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的运用

摘要:在探讨项目教学法参与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二是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此在回顾项目教学法内涵与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教学探讨了教学项目制定、教学项目执行及教学评价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教学;应用研究

1项目教学法

在教育界,自从美国人发表《项目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一文后,项目教学法就诞生了。在其引入、传播的过程中,曾有不同的称谓。有的老师称之为“专题学习”,有的老师称之为“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载体、师生围绕项目开展教与学的一种教学方法。”[1]引文很简洁,但它却概括出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所在:首先,项目是教学中的载体。项目这一教学载体联系着两个教学主体:老师和学生。教学项目是由老师提前设计的,学生是探究这个项目的主体;而在探究项目的过程中,师生的合作最为重要。其次,项目体现着全部教学要素。项目的设计要依据学科的教学任务与基本目的,项目的构成要体现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项目的探讨要与教学的全部过程整合为一体,项目的最终评价是教学效果的客观反馈。因此说,项目之中蕴含着全部的教学要素。这一点也是我们设计教学项目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实现多维的教学目的,提升多方面的教学效果。再次,项目教学法的评价。既然是一种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对它就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针对项目教学法自身蕴含多维的教学因素这一特点,对项目教学法的评价标准也应体现多样化的特点。从项目的制定到项目的运行再到项目产生的效果,我们都应该对其进行客观而详细的评价,只有如此才能在反思中提升这一方法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

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环节:项目的制定、项目的运行、项目结果的评价。下边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

2.1项目的制定

项目的制定是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前提。项目的制定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学项目制定的原则。教学需求是项目制定的唯一原则。教学需求可以分为“教”的需求和“学”的需求。对于前者而言,教的需求主要是指教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对于后者而言,项目的设计要体现出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学习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通过已掌握的知识拓展到即将学习的知识,这也是教学的需要之一。因此,这里的“教学需求”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词语。它的外延包括一切与教学相关的需要。从教的角度讲,知识的传授、方法的讲解;从学的层面上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潜能的激发等都要体现在教学的需求之中。其次,项目选题要有针对性。计算机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操作到原理;从问题到解决,所有内容、所有的环节都是教学的重点。因此,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教学项目能够实现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覆盖,更不必说通过一个教学项目来完成对素养的培养。所以,基于这样的教学现实,我们教学项目选题应该有针对性。如,丢失文件的恢复等。再次,设置项目的情景。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取决于项目的选题,但项目情景的设置也不容忽视。在计算机教学中,丢失文件的恢复是一个基础性的教学项目。针对文件恢复这一教学项目,有位老师进行了这样的准备:在《丢失文件恢复》的项目路径中,教学设备为:一台完整计算机、一个移动存储设备(U盘、手机等),三人一组(设一名组长),FinalData企业版数据恢复工具软件(电脑上已安装)。[2]分析引文可知这位老师的项目情景是如何设置的:首先,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是执行项目的教学工具,通过它与恢复软件FinalData的组合,可以实现丢失数据的恢复;移动存储设备是准备恢复数据的载体;一组的三个人之中,一人是组长,一个人扮演存储设备的拥有者,一个负责恢复执行过程中的记录员。当移动设备的拥有者向组长提出数据恢复申请后,组长要制定恢复计划,安排恢复数据的具体过程。另一位组员是数据恢复的执行者。他既要记录自己恢复的每一个环节,又要负责向组长汇报数据恢复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这样的项目分工就真实地演绎了一个生活中的场景。从而使项目更加贴近生活,项目教学能够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数据恢复方法。

2.2项目的执行

项目的制定是项目教学法运用计算机教学的前提,而项目的执行则是项目教学法真正参与计算机教学的关键。项目执行的过程与教学项目的制定同样重要,在执行中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可供老师们选择:首先,生与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组合可以完成对项目的探究,从而在探究中提升自己的素养,这样的方式早已被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了。在上例中,老师只负责数据丢失项目的设计,而真正的数据恢复过程则是三位同学完成的。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这三位同学通过角色的扮演要完成对数据恢复诉求的表达,对数据恢复方法的选择,对恢复过程的记录。数据恢复软件并非只有FinalData一种,互盾数据恢复软件也是一款相当不错的。如果选择了后者进行数据恢复,那么根据软件的使用特点就需要这位组长首先确定数据丢失的原因。如,误格式化造成的丢失、误删除造成的数据丢失、误清空回收站造成的丢失。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其恢复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数据恢复不仅是专业人员的事情,而且普通的计算机用户也会涉及数据恢复的问题。为此,互盾数据恢复软件还为不懂计算机的用户提供一种万能的恢复方法。虽然这样的方法相对费时较长,恢复速度较慢,但它却颇为实用。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执行数据恢复人员是一位“非专业”的学生,那么他完全可以选万能法进行数据恢复。其次,师与生的合作。我们所有的老师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模式,树立新的三中心观念,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3]这是众多计算机老师在参与教改中形成的一种共识。项目教学法也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的参与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师生组合进行项目探究更具教学意义。还以数据恢复为例,如果由一个老师扮演一数据恢复的需求者,那么根据学生数据恢复的具体操作情况,老师可以灵活地提出各种数据恢复需求,从而提升学生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恢复能力。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文档恢复,然后再依次进行各种图像数据的恢复。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旅行爱好者会需要对相片的恢复,一个公司的秘书,他可能更需要对文档资料的恢复,一个程序员,他的数据恢复需求可能又与前两者不同。因此,只有满足各种类型的数据恢复,才算是完成了计算机的教学。针对不同的数据恢复群体,提出不同的恢复诉求,更能使项目教学接近于生活实际。从另一个方面讲,通过对不同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也可以使数据恢复更贴近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能在举一反三中提升学生对数据软件的运用能力。

2.3项目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项目教学法究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需要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估才能得出结论。为此,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一定会谈及项目的评价问题。从项目的选题再到项目情景的设置;从项目的执行到执行结果的反馈,几乎与项目相关的所有问题都纳入项目的评价体系之中。鉴于评价内容的复杂性,项目教学法的评价标准也理应体现出多维的特点。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对象,反馈不同的结果,这才是项目教学法评价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3结束语

总之,项目教学法对计算机教学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为了把项目教学法这种积极的影响发挥到极致,我们详细解析了项目教学法的内涵,然后谈及了项目教学法运用中的项目制定、项目执行、项目评价的问题。以期实现广大计算机老师对项目教学法的关注、探讨及经验总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翔,郑铭海.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17.

[2]何苏宁.中职计算机项目教学模式下有效性教学探讨——以丢失文件恢复教学为例[J].福建电脑,2018,34(09):164-165.

[3]李叶.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76.

作者:贾燕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