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节点安全保障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节点安全保障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节点安全保障分析

一、概论

计算机的信息可以划分为不同维度,我们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一个维度设限,当这一维度被其他人提取时,是无法被获得的,即使其它信息被他人获得,也无法得到完整的有用信息。换句话说,被设限的维度,其上一层维度也将受到限制,逐层向上,直到顶层都将会受限。在使用计算机传输各种信息时,我们可以选取所涉及到的传输载体、传输内容、传输时间、传输地点等其中一个维度设限,那么其传输的信息就没有泄漏隐患。

二、维度提高安全保障

(一)维度思想

举例来说,我们经常使用QQ聊天软件,并为帐号设置多层保障(密码、密保卡、手机验证等),可是依然会出现诸多漏洞,依然会出现帐号被盗、内容被修改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计算机安全策略存在漏洞。其主要漏洞在于进行安全设计时,我们将多维的安全技术出现了强关联,使原本多维的安全技术降低了维度。如果我们同时使用密码和访问权限两个安全技术,则构成了二维。然而两者都是被WINDOWS系统控制的,迫使没有关联的两者建立的强关联,其安全系数降低,安全维度降至一维甚至更低。在这个时候,有人入侵到WINDOWS操作系统并进行操控,那么,密码和访问权限的安全保障都形同虚设了,系统会认为入侵者是合法的操作者,任其修改信息、抽取信息等都是合法的,不会收到限制。也就是说,强关联是计算机安全策略维度的致命伤,它可以将原本复杂的多维技术降低不同程度的维数,安全强度反而变得更加薄弱。

(二)硬件独立

要想减少强关联,提高安全保障,就要将操作系统和安全技术隔离,互不侵扰。由于硬件的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往往会使其中的软件发生通用现象,各维度发生强关联,因此,要实现维度隔离,先要实现硬件独立。

(三)实现隔离

首先,我们预先设计两个传输数据接口;其次,我们设计出两个能够独立完成加密、通讯任务并且相互分离的硬件设备和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最后,使它们通过设计好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由此,我们的安全维度就可以达到二维。在我们进行网络传输时,入侵者进入操作系统操控了我们的计算机,他得到的文件也将是一个加密文件,即使入侵者攻破了密码,但安全通道是独立存在的,入侵者必须再破译安全通道才能拿到真正有意义的文件。这就增加了攻破难度,是文件得到了保护。普通入侵者不会有很高的设备、技术和很长的时间来攻破一个普通人的信息,重要信息还可以设置多维安全策略,使安全保障得到了很大提高。大部分系统都配备了用以改进系统管理及服务质量的工具软件,但遗憾的是,这些工具同时也会被破坏者利用去收集非法信息及加强攻击力度:例如:NBTSTAT命令是用来给系统管理员提供远程节点的信息的。但是破坏者也用这一命令收集对系统有威胁性的信息,例如区域控制软件的身份信息、NetBIOS的名字、IIS名甚至是用户名。这些信息足以被黑客用来破译口令。另一个最常被利用的工具是网包嗅探器(PacketSniffer)。系统管理员用此工具来监控及分发网包,以便找出网络的潜在问题。黑客如要攻击网络,则先把网卡变成功能混杂的设备,截取经过网络的包(包括所有未加密的口令和其他敏感信息),然后短时间运行网包嗅探器就可以有足够的信息去攻击网络。因此,实现维度隔离,避免强关联是提高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要避免强关联,就要避免软件、硬件的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减少各个维度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各个维度之间的安全技术正交,实现硬件独立。

三、节点安全

(一)保护节点安全的方法

第一,使用技术手段保护节点。为节点加设保护层,我们通常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木马防御软件等。但入侵者往往会率先找保护出漏洞,采用新的攻击技术,使用者只能等到被病毒感染后才开始修补漏洞,这时计算机信息已经外流。第二,延长节点,节点后移。此方法不是高级科学技术,而是一种谋略,是军事家而不是科学家。它不需要最新的病毒库和解码技术来为节点穿上一件防弹衣,它采用已有成熟技术使节点最大限度延长,并将节点滞后,保护节点。

(二)系统内外保护

系统的保护分为两方面,一个是系统自身的保护性构造,也就是节点后移,另一个是外部对系统的保护。系统的内外保护都不能忽略,当系统的源代码被入侵者获得,或者出现其他系统外泄情况时,再完美的系统也无济于事,就必须依靠系统外保护。就如同我们设计了坚实的防盗门,并设计了复杂的锁芯,钥匙却被拿走了,那么再坚固、厚实的防盗门,再完美的锁芯的设计,入侵者拿着钥匙一下子就将锁打开了,资料、信息唾手可得。因此,我们用维度思想设立了计算机信息保护的同时,也要按照维度的思想对安全体系进行保护。就如同数据服务器的管理,越是重要的数据服务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就越严格,更要加强值班、监控、惩处等措施。

四、维度、节点设计

我们以三维安全策略维度为例,设计三维安全防御系统:

(一)三个维度分别与顶点相连我们不难看出,此种设计方法只有两级层次,节点后移无法进行层级管理,其组织结构也不能构成二叉树结构,整个设计安全级别过低,信息很容易外漏。

(二)预设两个顶点,两顶点相连,一个顶点连接一个维度,另一个顶点连接剩余两个维度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此设计比第一个设计安全系数高一些。但是,它的两个维度关联于一个节点,两个维度出现了强关联,一旦二级节点被攻破,那么就可以同时取缔两个安全技术。

(三)设计三个安全节点,三个安全维度分为四个层次当入侵者攻破下其中一个节点时,还需要攻破另一个节点才可以攻破二级节点,这无疑给入侵者的攻破技术增加了难度,其安全性能最高。总结:二叉树结构是目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中最可靠、最安全的计算机防御结构,二叉树可以将安全技术最大限度的分布在不同节点上,延长节点,保护系统。

五、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维度思想和节点后移可以加大防护力度、攻破难度,阻止入侵者入侵。无论是维度思想还是节点后移都需要加设软件和硬件,采用此种方式保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不可重复使用,因此在进行构建这样的系统防御是需要投入很大财力的。此种技术不适合普通网站和普通计算机的防御,我们不可能花那么大的开销去维护一个计算机。并且,当我们浏览网页时,每一次点击都要求输入相应密码、进行转换等等,我们根本无法接受一秒钟可以看到的信息,要等一分钟甚至几分钟还要进行不断操作、输入。但是,遇到一些极其重要的资料,我们就可以采取维度理论和节点后移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的计算机信息。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