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新工科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基于应用导向的重要性,结合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特点,探讨应用导向的新工科计算机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应用导向;新工科;计算机课程
引言
“互联网+教育”建设背景下,新工科大学建设应运而生,这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超智能学科专业建设,日渐当前工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1]。计算机课程建设是超智能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而具有高素质的“新工科”计算机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才能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基于应用导向下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2应用导向的新工科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导向”在新工科大学建设中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计算机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性明显不足、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就业指导理论为主等,使得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陷入困境:(1)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不足。实践性明显不足是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如今,在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难以满足学生的应用需求,实践性明显不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新工科大学的理论教学课时比重较大,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等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实践部分的课时较少,“实践性教学”停留在形式上,计算机课程建设忽视了对实验和课程设计,目前计算机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缺乏系统观,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内容掌握不够,没有很好地建立课程之间内容的关联,使得学生综合分析、设计、应用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较差。(2)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制约着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提出要考核形式多样化,也在积极采取计算机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型发展,新增写报告、无纸化考试、撰写论文等考核方式,但目前来说,以试卷考试的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这一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尤其是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削弱了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3)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是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发展,这一问题在本科类的高校十分普遍。校企缺乏长期深度合作,就目前而言,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层次不高、亮点不够、形式不够丰富,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缺乏企业参与,又或者是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学生与岗位不适应,教学与岗位不接轨,校企组织目标分歧,导致的最直接问题是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4)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就业指导理论为主。就业指导理论为主致使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缺乏实践性的指导。目前,很多学校的普遍做法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以理论讲述为主,有些教师自身缺乏计算机课程就业的相关经验,往往不能结合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使得理论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中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不足以解决实际的就业问题,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探索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策略势在必行。
3教学策略
为进一步发挥应用导向的作用,在了解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问题的基础上,优化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1)突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关键。将“实践教学”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应用导向作用,从课程体系建设上做好对计算机课程的统筹规划,增强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综合分析、设计、应用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内容,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在具体做法上,应建立历届学生的成绩基础数据库,利用关联性分析技术,分析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利用关联性分析的结果,预测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能力,从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课程建设在实践环节减少验证型题目,让学生掌握实际所需的知识,增加设计型题目,同时教师要突出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学生进行研发、制作和测试,不是直接给出答案。(2)侧重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应用能力考核。应用导向下的新工科计算机课程建设,应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侧重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应用能力考核,力求突出学生应用型能力的检测,在考核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便于后期学生的学以致用。在一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选好题目和团队,鼓励学生网络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所学知识,完成课程学习。后期课程考核的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考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解并展示系统,在考评方式上细化考核目标,综合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考核人员可根据作品的创意、完成度、学生的表现等因素综合给出他的评分。这种评价模式主要突出实际效果,对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特别适用,如《单片机原理》《物联网应用》《创业培训》等。同时,对《科技论文写作》这类课程,我们主要采用论文写作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3)加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校企合作深度。加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校企合作深度,是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由浅入深地发展,加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校企合作有机融合,走向深层次的发展,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用集科学研究、项目研发、项目实施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训机构的合作,加快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如对应用型课程的考核,要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可以采取以业界为主体的考评方式,接受企业的考核,由任课教师和3~4名企业人员组成考评组,学生讲解并展示项目,考评人员独立打分,然后综合评出成绩。(4)提升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就业教育实效。就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或创业,以应用为基础的就业教育可以提升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就业教育实效。在就业教育过程中,新工科大学应引进“双师型”专任教师和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开展“以实践为主体,校企合作为辅”的就业教育。一方面,对新工科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而言,应考虑到在就业教育中增加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采用以剖析真实实例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用实实在在的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和讲解适应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学校提供创业孵化园,并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办公环境,也让学生了解到以后就业的具体情况,了解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技能和方向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4结语
应用是计算机技术的主旋律,基于应用导向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要重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点从突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侧重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应用能力考核、加强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校企合作深度、提升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就业教育实效等方面,针对当前计算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多措并举采取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新工科大学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浅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12):146-147.
[2]谷宗运,阚峻岭,谭红春.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8,17(12):223-226.
作者:吴谋硕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