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汽车理论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仿真的优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汽车理论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仿真的优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汽车理论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仿真的优点

本文作者:杨年炯 单位:广西工学院汽车

1《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

《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比如:汽车行驶条件和动力性分析计算、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方法及相关因素分析、汽车使用条件及使用性能指标的关系、汽车燃料经济性分析计算及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能、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其中涉及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存在部分理论比较深奥,推导过程比较晦涩难懂,不够直观形象的现象。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决定了其适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点,无需推导,只需直接陈述讲明即可,此类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中的文字、图表和动画等方法,既可达到直观明了的效果,又可提高教学效率。而对于受力分析、公式推导之类的教学内容,对推导过程的依赖性较高,宜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方式[4],引导学生一步步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对推导结果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对于比较复杂、抽象的理论,除了利用黑板板书推导外,还可以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其形象化,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其获得更好的理性认识。另外,部分实验,由于实验设备条件以及实验成本的原因,只能做最基本的实验,不方便重复或者不方便微调参数后再做实验进行比较,通过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则可以方便实现。

2教学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点

计算机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模仿实际系统的响应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通过对仿真试验过程的观察和统计,得到被仿真系统的仿真输出参数和基本特性,以此来估计和推断实际系统的真实参数和真实性能,使系统性能和长期的动态特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机得到全面的实现。

针对《汽车理论》教学中部分理论推导比较复杂,部分实验在通常的实验教学中难以实现的现实情况,在此,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其有以下优点:

(1)成本低。实验设备通常比较昂贵,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利用计算机,并装上仿真软件,可实现多门课程多个实验的仿真,可以使所有学生同时获得上机机会,可部分地减少实验经费支出。

(2)灵活性、直观性较强。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建立多个不同仿真模型,可以通过调整模型的输入,或者改变仿真模型的参数值,比较仿真结果,从而分析影响系统特性的主要因素。仿真结果可以用图形或动画的方式展示,方便将复杂理论形象化,提升教学效果。

(3)安全性高。《汽车理论》教学中的部分实验,如制动性实验、操纵稳定性实验等,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仿真软件下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并对结果对比分析,不存在现场实验的危险性。

3实例分析

《汽车理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以下以空气悬架性能分析为例,阐述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汽车平顺性教学中的应用。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对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悬架刚度、不同的控制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控制效果。如果在实验中,现场装用不同刚度的悬架,并应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成本将会比较高,也比较耗时,不能保证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完成应做的实验。而采用计算机仿真,成本较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可以调节不同悬架刚度值,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直接仿真得到不同的结果,并以图形的形式显示,方便对不同仿真结果的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改善授课效果。

以下采用Matlab/simulink作为仿真工具,以某客车的1/4车辆模型为基础,采用PID控制算法调节空气弹簧的刚度,输出车身垂直加速度,考察其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除了车身垂直加速度外,还应考察悬架动挠度、轮胎动载荷等,本文为简明起见,只取车身垂直加速度值来分析说明),并与被动控制空气悬架下的车身垂直加速度输出对比,说明PID控制与被动控制对车身垂直加速度的不同影响,同时展示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优势。其步骤如下:

(1)建立二自由度1/4车辆模型,如图1所示。

(2)建立路面激励模型。车轮受到的路面随机激励,可以用白噪声通过一阶滤波器来模拟,其时域数学模型可以用下式描述:q觶(t)+ανq(t)=w(t)(2)当车辆以50km/h的速度行驶在B级路面时,仿真得到路面垂直位移时域信号如图2所示。

(3)建立PID控制和被动控制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以上述(2)的路面激励作为输入,建立仿真模型,进行时域仿真分析。采用PID控制策略时,Kp,Ki,Kd三个参数对系统的控制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以经验公式做定性参考,选择不同的PID参数进行仿真,并与被动控制仿真进行对比。以车身垂直加速度为评价指标,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上述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产生了不同的控制效果。PID控制空气悬架和被动控制空气悬架相比,在B级路面情况下,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18%。这两种控制策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却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地展示,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理解。

4结束语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汽车理论》教学活动中,其优势在于:

其一,调节系统的参数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系统响应,能比较直观地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在教学中,能以简明、形象的手段,加深学生对深奥、复杂理论的理解。

其二,在仿真过程中,调节系统的参数值,可以比较容易而省时地做到。而在实际的实验中,要改变系统的参数值,有时意味着重新安装零部件或者改变结构,比较耗时,甚至难以实现。因此仿真技术的应用,在相等的时间内,增加了课堂授课内容的容量。

当然,计算机仿真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有时仿真结果过于理想化。在理想的系统中,可以得到完美的仿真结果,但是,实际系统与仿真模型是有差别的,实际的系统输入与仿真输入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实际的系统输出(响应)往往与仿真结果有差别,有时差别还很大,这是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之处。上述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不足,也正好说明其能很好地适用于课堂教学中。因为在理论推导中,往往忽略各个具体系统的差异,将系统抽象简化为一个具有共性的理想化系统,得到普遍性的结论。因此,可以用仿真技术很好地再现理论推导的结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