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计算机教学是高等院校当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高等院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大多数高校已经将计算机专业作为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实现。基于此,有必要研究一下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计算机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提供创新综合实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的不断深化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用型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越来越明显。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对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亟须解决:计算机专业的教材选择不够及时,高等院校中的教学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1];传统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考核评定模式过于陈旧,因此很难准确地对学生的计算水平及实践能力进行更好的检查,因此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强调要通过计算机人才的切实需要以及用人准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更加全面化、科学化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检验体系,以此对学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给予更精准的指导教学。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了既具备开放性,又具备共享性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体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替换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上方便了高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将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2]。通过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方位的开放型教学空间,以此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培养以及能力拓展,将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将网络看作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介,以此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的全方位支撑,其内容主要包含了教学网站、教学资源库以及教学管理平台。其中,教学网站涵盖了计算机专业中的所有基础课程体系、学生的网上选课服务、学生论坛、在线指导与在线考核等多个平台,以此组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3]。在高校老师的个人网站与教学网站之间建立了联系,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库主要作用是将原本分散、无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完美的衔接,以此构建一个专业齐全且内容丰富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中主要包含了视音频资料、教材课件、电子教学内容、历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优秀作品、典型案例等。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点或难点,老师可以通过视音频资料公布到网络中,以此让老师的教学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老师还可以将历届中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后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并共享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典型案例是经过老师的选择与设计,其覆盖面十分广,包含可计算机专业中的所有基本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4]。
三、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的学习服务,根据每个学生对各自专业的不同需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技能的培训。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技术训练;为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程序的设定方面的技能训练;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多媒体方面的技术训练。学生通过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掌握与其专业更加匹配的计算及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基础。
四、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创新综合实践体系
构建一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创新综合实践体系,在以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前提下,将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研发相结合,以此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引导,通过适当的增设科研项目、科技竞技赛、专项训练以及产品研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从而构建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创新综合实践体系。
(一)发挥科研带动作用
创新综合实践要充分发挥科研的优势,将老师的引领与制度化的科学管理相结合,以此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到老师主办的科学研究项目当中,为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加独立的研究项目,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科研项目的兴趣爱好,通过老师专业的指导,完成整个科研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研究创新的能力。此外,建立创新实践体系要加强成果与计算机理论基础之间的教学转化,将学生中优秀的科研成果向各个高等院校推广。将创新研究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让学生自主的设计出反应计算机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实验,自主研发高水平的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当中。同时,创新实践体系还将科研创新与网络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自主研发学生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提升网络教学的管理能力。
(二)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科技竞赛
创新实践体系的建立鼓励了高等院校中的学生踊跃参与到国际、国内以及校内不同层次中的计算机科技竞赛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专业类型的项目参与其中,在老师的辅助下,自主设计项目方案,并通过不断的验证完善设计的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自主研发的创新意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将学生尽早培养成为应用性的创新人才。
(三)将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指将高等院校、科技研发机构以及生产企业相互合作,通过结合,相互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体化的先进体系,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综合的优势。其关键在于,促进高等院校、科技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做到真正的融合,实现三方的紧密连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同时,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要严格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即将本专业权威专家、管理者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引入到学校当中,并让其担任老师对学生授课,又要将学生输送到生产企业或相关的科研机构中,进行实践性的培训。此外,高等院校还与生产企业或相关的科研机构建立起研发合作平台,通过协同研究推进高校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加强高等院校与国际间的公司及相关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国际领域上的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五、计算机教学改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化作用
高等院校中,计算机教学是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阶段,通过计算机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
(一)将计算思维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
高等院校负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同,其最重要的内容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加入了计算思维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真正具备计算科学的理论与运用相结合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树立起以人为本、提升综合素质的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出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
目前高等院校中的所有专业都需要通过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才能解决重难点问题,因此计算机教育改革建立了将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与在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推动了其他领域学科产生巨大的成绩。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其他领域专业教学融合,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融合,将计算机中具有长期性以及基础性的计算思维渗透带其他领域当中,运用抽象与自动化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科学思维的层面上进行讨论,找出所研究学科的根本问题。将二者结合还可以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融合,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应用所需,为学生构建一个计算机科学最小知识集合,并将基础且合理的课程配置内容进行知识模块化,从而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锻炼,实现分类、分层次的教学实施。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相融合,将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方法加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将以专业思维训练为目的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构建了一个既具有有效性又具有可观测性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考核体系。
(三)加强课程建设
随着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启动,各高等院校的精品课程的品质逐渐提高,开设了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也因此在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中提出了对教学工作者更高的要求,对于已有的优秀课程教学进行了新的升级和改善,实现了精品课程向着精品开放性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型与优化。计算机的基础课程也逐渐加强了共享性和开放性,利用各高等院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和谐发展,将每个部门中的课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做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以计算思维能力为中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师资力量,加快师资队伍的观念转化以及知识点的更新成为了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开始聘请计算机专家学者对老师提供相应的学术讲座与课程培训,以此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知识与技能的改革,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进行优化配置。完善了教师的管理体系,并聘请优秀的教授担当起高校的教学督导任务,帮助年轻教师快速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优秀的教师资源,激发年轻老师的教学热情。
(五)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自计算机教学改革后,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网络教学课程,实现了从传统的开放式教学资源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本质性转换。以推进各高等院校教育的共同进步为目标,建立起面向各地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制约,通过平台的学习,将各地各高校中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并鼓励和支持各个高校积极参与到互动与交流中,学习并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此实现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六、结束语
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找出科学的发展策略。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借鉴计算机教学课程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完善教学内容,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还要根据自身的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有利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宿翠香.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迷,2017,42(2):54-58.
[2]魏莉.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互动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54(22):58-59.
[3]赵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J].科技展望,2017,27(14):25-26.
[4]张一帆,史素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J].中文信息,2017,78(1):105-109.
作者:谌裕勇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