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普通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加大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1引言

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方面并没有优势,要想保证学生的就业率,需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改善教学,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1]。在传统计算机教学中,普通高校缺乏自身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竞争中没有突出优势。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普通高校的主要教育目标,并积极将其付诸实践。基于此,本文剖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讨论更加有效的培养模式。

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2.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并不统一,同时也没有哪种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普通高校。基于此,普通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2]。不同的普通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特色,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以及经费的投入等方面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普通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但是无论采用任何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都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要以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而不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来开展,这样可以使计算机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2产学研的结合

产学研结合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部分普通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做得不到位,因此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企业往往都不太愿意与普通高校合作。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得知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与普通高校进行合作,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开发能力,相较于企业员工,大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在企业中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并且所表现出的学习意愿也不够强烈。这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印象,使得大学生即使能够进入到企业的产学研活动中,往往也无法胜任关键性岗位,甚至企业会直接将学生排除在关键性研发岗位之外,导致大学生得不到锻炼。面对这种情况,普通高校应主动联系企业,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运营,会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只有学生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使企业愿意接纳大学生进行产学研合作。基于此,普通高校要在教学中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做出调整,结合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来开展教学,使学生具备满足企业岗位的能力,这样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愿意与普通高校合作,并且能够使普通高校与企业都能在合作中获益,进而为大学生搭建一个长远、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3]。

2.3课程改革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因此需要普通高校计算机课程及时做出更新。要秉持发展的原则来构建计算机课程体系,使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能够紧随时展的步伐,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最全面的计算机知识,使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尖端领域。例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在新生入学前制定好具体的教学大纲,然后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学习,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更新相关内容,使计算机课程能够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2.4课程体系

学习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应用,这使得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了应用性质,因此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如果课时不足,则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抽查,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实践任务。普通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来构建更加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切实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4]。

2.5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普通高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如果只单纯地依靠高校四年的教学,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普通高校要在学生刚入学时便主抓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步入大学校园起便注重自主探究。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并且相关知识的复杂程度高,理解与应用起来比较繁琐。因此,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困难较大,需要大学生具备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由此可以有效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的知识。此外,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很容易过时,当他们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不及时掌握最新、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2.6师资队伍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引进需要具有灵活性,不能一味地以博士学位作为衡量标准,而要扩大招聘范围。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校可考虑吸纳那些高级工程师来担任实训教学[5]。高级工程师实际开发经验丰富,动手实践能力强,他们的实训教学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普通高校要鼓励教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奖励,对失败的教师同样要肯定其探索精神。要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积极打造双师型队伍。

3结束语

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训等方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和企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磊,黄同成,谢兵,许又泉.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3(32):48-49,71

[2]李浪,邹祎,魏书堤,邓红卫,刘辉.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3):131-135

[3]樊洪斌,田晴,章才能,何杨,莫盛富,李祖汉.基于ACM竞赛的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湘南学院为例.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9):101-102,105

[4]李金忠,黄雪梅,刘昌鑫,孙凌宇.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台州学院学报,2018,40(06):75-80

[5]李仁璞,邹海林,吕海航,张海舰.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计算机教育,2011(20):26-28

作者:徐濛 单位: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