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多元化的加入,让混合式学习模式灵活丰富起来,让教与学更有针对性,时间更有无限性。本文通过借助多平台多种学习方法及学习工具来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让中职的学生更好的实现“技能人”和培养深度学习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课程;计算机技术

1.混合式学习模式内涵

简单的说,混合式学习就是一种“线上+面授”的学习方式,既不是单纯的线上学习,也不是传统的课堂面授。它的目标是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式学习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灵活运用其技术支持,更好的实现教与学,灵活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利用技术支持,来提高学生持久的深度学习能力,创新学习思维分析能力。“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由互联网衍生的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契合了当代学习者的特征,成为智慧教育时代的重要学习模式。“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在5月14日教育部新闻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对未来高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线教育仍然可以和课堂教学并行,也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刘广博士则评价道:“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有适合的技术来支撑,才能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数据支撑下的评价和适应性学习。”综合来看,针对中职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是大势所趋,最大化的实现教与学的针对性,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构建搜集有趣案例,联系生活实际,社会所需的工作内容,让学生真正灵活运用技术,合格做到一个技术人才。

2.多元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思路

针对课程而言,结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多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灯和优点,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信,教师清晰概括出课程的内容背景,简要描绘出课程内容框架,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深度学习能力。中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职业教育的学校对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技术人,而目前针对计算机技术课程而言,笔者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这门课为例,由于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是最为广泛的领域,包括VI图标,包装设计,手提袋设计,各种印刷品设计,写真喷绘设计,户外广告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海报,宣传单设计等,其内容知识点零碎复杂,想要真的弄清楚每一块知识点和流畅完成任务需求,针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言,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新时代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在新时代下,教师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高超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这样的标准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借助多平台,多维度,多元性的支持和配合,让学习资源丰富如山,让课堂时间不再拘束于45分组,让评价形式不再仅仅是考试的形式。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为培养知识、技能、创新创造三维一体的新的职业人。对于教师而言,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真正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形成自己的经验积累。而教师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则可以为学生设计合理合情的科学知识教学。

3.多元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应用

中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设计。分为三部分,基础,提升,实战。利用思维导图和钉钉平台的辅助工具,合理锻炼学生的说,练,想的训练。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更加丰富。教材依托学、练、测、讲、写为一体的线上内容,打造线上线下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调查问卷为基础,了解学生对《Photoshop平面设计》这门课程的认知,基于网络平台广泛收集资源,除了课本内容之外的教师还要给学生预设一些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并且引导学生从自己收集的资源中提取有价值信息,教师通过学生的信息进行了解学生的水平特征,进行合理的学前分析。教师借助雨课堂平台在课前提供知识单元微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线上的课前预习;通过平台的记录,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教学目标,进行线下教学的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推动课堂革命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线下针对学生线上问题进行答疑之前,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首先问题一是你通过线上的学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吸引你的兴趣点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会有怎样的效果,可以实现什么内容。第三个问题是假如是你运用这个工具,你如何设计,获得的理解感受其如何使用工具构建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这是笔者认为在线下最值得深究的内容,只有我们真实思考这三个问题,进行协作讨论,互相对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观察,分析,理解,这样“教———学———做”在主动性的驱动下,进行创新学习环节,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深度学习能力,这也是深度学习三步法;第一步观赏和兴趣,第二步提问,带着问题和思考,第三步转换角度,假如你会怎么做。看内容,看观点换角度,获取理解感受运用。结合社会进步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在教师的借助引导下,合理牵引学生。同时作为现代计算机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吸取能力是不断进步的,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迅速,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技能不断更新,需要不断自觉进行思维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不是一次性培训,而是培养终身制的成长。教师要自身做到学会学习分析,自我分析,掌握学习习惯,带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终身成长。在新时期智慧时代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融通思维,教师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进行扩展,利用技术手段,形成高效有趣的教学设计,针对课程可以设计智慧课堂形式,线上线下引导学生实时进行学习。对于实践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的实践训练,充分利用学习空间进行学习,开展多样智慧化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进行对学生引导总结。以身作则,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在考核评价中,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环节也是想落实实际的关键,用思维导图写出对今天学习内容的理解框架,同时针对案例分析,教师利用钉钉平台支持,实现对知识点带案例的讲述过程,有针对性的讲评和学生互评原则,在课下进行,统一固定时间,进行连线讲述。让学习有系统的完善。在一天的最后时间内容,合理运用平台,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技能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了解,而需要的是学生真正学会工具背后的使用能力,能灵活运用工具实现目标工作。在传统的考核评价中,仅以传统的案例为规定,让学生作出即可,没有吸引性,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一旦长时间不练习,就会把知识点遗忘,从而技术没有得到真正掌握。多元考核形式包括了线上的学习情况,三问题进行情况,思维导图的理解情况,最后案例的讲述结果,是自述与他述,定量与定性多元混合的综合性评价,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综合化特征。线上线下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用一体,讲练得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线上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讲授风格来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对于教育者而言,只要认真负责不放弃,观察学生,热爱学生,真正为学生设想规划,是最重要的。对于学习者而言,以兴趣为导索线,主动思考分析理解,认真分析案例,制作案例。对于技术型课程,熟而精,精而灵。线上线下多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教与学变得灵活,自然,更亲和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核心能力,有针对性的学,有目标性的掌握学。

4.结语

中职计算机技术课程多元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平台+方法+工具的辅助,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让学习者可以以兴趣驱动,在灵活多维的氛围中掌握学习技能,通过说,练,想的形式,让学生敢于走出校门,以技术水平在社会上立足,从而有效培养深度学习能力,达到终身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2]朱珂,孔晓靓.“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演进态势研究[J].数字教育,2018,4(05):15-20.

[3]李晓宁,郭佳艺,余远航,张心瑜,陈镝.基于MOOC的精准教学模式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6):160-163.

[4]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5]李建波.中职学校“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职业,2018(23):34-36.

[6]刘邦奇,吴晓如.智慧课堂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7]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等.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2):25-31.

[8]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

作者:王祯琪 李晓宁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