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辅助对翻译生态系统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辅助对翻译生态系统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辅助对翻译生态系统的影响

摘要:所谓破坏性创新即颠覆性创新,属于一种商业理念。本文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生态系统设计,详细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具体表现,即业余翻译者、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及其翻译技术、翻译众包等等。研究结果表明,翻译领域的破坏性创新,极有可能突破翻译服务产业既有形态,实现翻译服务行业的长远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生态系统;破坏性创新

1引言

就ClaytonChristensen等对于破坏性创新的明确定义可知,翻译生态系统中逐渐衍生了破坏性创新,特别是低阶破坏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翻译行业的健康生存与发展。具体来讲,破坏性创新主要包含业余翻译者、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机器翻译技术、译后编辑生产模式等技术与生产模式。这些技术与生产模式处于初级阶段时,主要表征为低阶性破坏,其中破坏性技术创新的产生是由于翻译生产效率要求提高,单位价格下降,面向只能够带来最低利润的客户提供服务,使得翻译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冲击[1]。

2翻译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

破坏性创新即基于科学技术创新改变既有产品或者服务,独具价格低的特性,面向特殊目标消费群体,破坏了市场预期,改变了消费方式。近年来,翻译服务行业衍生了大量新型技术与生产模式,即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等,符合破坏性创新定义,这些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生态系统。而正确认知评判翻译技术的破坏性创新,并充分考察其影响,不仅与翻译教育规划与社会密切关联,还直接影响着翻译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目前,我国语言服务/翻译行业对于破坏性创新的重视依旧有待加强。有研究表明破坏性创新技术特性即技术缺乏较强专有性,技术机会较多,此体制性特征导致颠覆机会更大,颠覆程度也更大。而当前既有翻译教育机构对于破坏性创新缺乏充分认识,极易引发经营难题[2]。

3计算机辅助翻译生态系统设计

3.1系统总结构

就翻译服务而言,设计计算机辅助翻译生态系统,可支持在线B/S工作模式,可防止不同翻译人员回收库的时候发生冗余现象,可减少反复劳动。系统基于自动翻译结果,通过机器翻译解码器中间结果、记忆库、词典等相关信息,进行机器自动翻译结果优化与完善,同时为人工编辑修改结果提供多元化交互模式,如此便可实现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有机结合,优化用户体验,同时还可保障翻译效率与整体质量。系统总结构[3]具体如图1所示。输入输出功能模块向系统翻译模块传输原文,然后基于翻译模块输出结果;语料库模块以数据库形式为载体存在,通过语篇级、语句级、语块级,实现相平衡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库中数据与翻译模块之间彼此实现数据衔接;翻译模块基于输入输出模块接受原文,在翻译处理过程中,结合式分割所需翻译的汉语语句、语块,同时基于最大逆向匹配法与语料库模块相匹配,其中句式主要通过诱导词实现匹配,以提供最为适配的译文语句[4]。计算机辅助翻译生态系统具体翻译流程,即通过机器翻译面向源语言文档,自动化翻译并生成中间结果数据;通过机器翻译解码中间结果,与记忆库、词典等信息共同作用,生成辅助翻译信息;人工基于辅助翻译信息,以辅助翻译调整方式,修正自动翻译结果,从而生成目标语言文档。

3.2翻译策略设计

就计算机辅助翻译生态系统设计而言,翻译策略面向翻译用户实际需要,通过系统人机界面,以翻译语料库为载体输出翻译结果,帮助用户完成翻译任务。翻译策略结构[5]具体如图2所示。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设计时,翻译策略语料库可支持大量双语原文语句辅助性平衡对齐,支持各种文件格式转换与字数统计分析,具备功能健全的语料对齐设备;具有搜索功能,可在翻译记忆库中面向词句查询并提供翻译建议;具备句段筛选功能,可就原文与译文筛选所需句段;支持翻译管理功能,便于翻译人员实现多文件同时管理,管理人员可通过管理端分配文件,查看翻译进程,导出翻译结果。 

4翻译生态性的破坏性创新分析

4.1业余翻译者增多

语言教学的快速稳定发展,导致双语与多语翻译者持续增加。在我国越来越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并由此获得了高层次外语技能训练,逐步发展成了双语使用者,其中大量非语言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也会选择从事专业翻译工作。就整体形势而言,缺少统一严格的准入标准,很多没有经过翻译专业训练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翻译行业,使得我国翻译服务行业整体水平明显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翻译服务价格下降。就高素质翻译人员紧缺的现象,高校专门设置了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翻译专业,但是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择业时,受劳动强度与薪酬标准等要素影响,极少选择语言服务行业,这样一来,不仅导致社会严重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翻译人才,还引发了翻译硕士等高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很少投入翻译服务行业的怪象,从而直接影响了高校翻译教育的稳定长远发展[6]。

4.2翻译众包模式

翻译众包模式是基于高速互联网衍生的新型翻译服务形态,但是翻译界对于其评价褒贬不一。目前部分研究表明大多数职业翻译人员对翻译众包模式一直保留反对意见。其中Flanagan明确指出,众包并非劳动力免费,但是极有可能代表着所需支付费用比职业翻译人员较少。而且就可为自身或者他人带来一定利益的项目而言,一旦有机构选择翻译众包模式,利用低价甚至免费翻译人员,便会引发一系列翻译服务伦理性问题,因为翻译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低价、免费利用专业翻译人员存在严重的矛盾性。除此之外,翻译众包模式还面临着质量管理失控的不良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翻译众包于短期内招聘许多自由翻译人员或者业务双语翻译人员参与翻译活动,其水平与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翻译众包模式虽然能短时间完成翻译任务,但是根本无法保障翻译质量。

4.3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实现了从专业领域向通用领域的转移。在不断推广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逐步构建了独属壁垒,即可熟练应用此技术的翻译人员,效率可显著提升,更易于与他人组建队伍,更易于接受外包翻译工作,但是不会此技术的翻译人员极易被排斥。大多数企业在外包翻译工作时,会明确指出翻译人员必须使用规定软件,以此不会使用特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人员便不会被考虑聘用。而且部分客户在购置翻译服务时,同样会明确指出翻译服务提供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或以特定格式整合翻译结果。不仅如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还会造成价格与产出质量降低。而基于互联网的翻译平台是当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的主要趋势,其部署便捷,价格成本低,这种破坏性创新更加凸显[7]。

4.4机器翻译技术

机器翻译技术所生成的翻译文档,在语序与选词方面依旧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然而可读性却相对较高。在谷歌与百度等各家企业逐步推行在线机器翻译引擎之后,翻译文档的语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相近于人工语言的水平,并且在初步翻译参考文献资料以筛选关键性信息,翻译引擎界面,日常口译等方面,呈现出了一种可取代初级翻译人员的趋势。尽管机器翻译尚未直接阻碍口笔译核心工作,但在机器翻译逐步完善成熟形势下,其逐渐呈现为所谓的破坏性创新,具备可直接颠覆翻译生态系统的潜力。

4.5译后编辑生产模式

译后编辑即人工修正机器翻译生成翻译文档,以满足翻译质量要求。译后编辑主要包括简略译后编辑与全面译后编辑,在实际落实时,译后编辑人员应提前与客户达成一致,遵守合理质量标准。其中,简略译后编辑即最小程度地干预机器翻译生成文档,摒除比较明显的错误,以获取相对通顺流畅的翻译文档,以助于客户了解文档大概内容;全面译后编辑即译后编辑人员全方位深层修正机器翻译文档,以促使其达到人工翻译质量标准。谷歌推行的译者工具包可默认通过机器翻译预处理文档,其标志着大规模使用机器翻译完成译后编辑工作的生产模式面世。就目前现状可见,译后编辑生产模式与机器翻译技术发展密切关联,即优质机器翻译引擎可带来良好译后编辑体验[8]。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设计了翻译生态系统,其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且能有效保证翻译效率与质量,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深入交流沟通。而翻译生态系统所呈现的破坏性创新包含两个层面,即技术与生产模式。所谓破坏性创新不仅会促使翻译市场格局发生转变,还会提高市场对于翻译人员总能的要求。就翻译教育机构、学习者而言,都应全面做到高度关注创新发展,根据具体形势,适度调整应对策略。其中翻译教育机构则应根据破坏性创新现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育模式,以最大程度适应市场与企业的人才要求;学习者则应就自身需要,注重提高译后编辑水平与能力,健全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满德亮,皮强,莫爱屏.译者工作台的生态系统——以职业为导向的翻译技术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8(6):78-83.

[2]汪辉,徐蕴雪,卢思琪,等.恢复力、弹性或韧性?——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Resilience”一词翻译之辨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29-39.

[3]姜秋霞,权晓辉.翻译在社会系统中的文化生态位研究[J].中国外语,2015,12(5):100-105.

[4]王雪明.多元系统论的制衡机制:一个生态翻译学的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30-33,45.

[5]钱春花.基于译者认知的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2(2):98-101.

[6]王朝晖,余军.计算机辅助典籍英译生态系统的构建[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140.

[7]徐彬,杨珍.翻译生态系统中的破坏性创新[J].山东外语教学,2019,40(6):123-130.

[8]马丽娜.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汉英翻译研究——以《中国文化读本》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8.

作者:张蕾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