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略谈软件工程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工程软件人才需求出现的问题分析
工程软件人才需求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国内计算机软件教学内容与模式主要是以培养理工科人才为主,涉及的均为理论知识,不符合工程软件的实际需求。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第三,大多数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与外界隔绝,并与社会脱节。当毕业后,由于未能与时俱进,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未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的职位,其主要是因为,在高校中,学校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在一些学校中,老师主要对课程的理论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多加背诵;而学生也只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背诵,缺乏学习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不仅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需要员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随机应变,并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可见,高校专业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相违背。
关于软件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本文主要从教学体系、设计思路、阶段划分等方面进行分析。
2.1软件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指导思想关于教学环节的指导思想,学校应该树立明确目标,对学生进行工程能力以及基础理论教学方面的培养。并明确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对原有的教学进行改革,充实软件工程实践性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才能多与社会接触,增加实践经验。举个例子,某高校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课教学之前,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必须要将实践规划到教学内容当中,教师通过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精品”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主要是利用学校资源,开拓新的实践基地,从而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该学校老师还为此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育+实践训练+社会实训+学生就业”教学模式。
2.2工程教学的阶段划分工程实践阶段的划分非常重要,本文建议将工程教学的阶段分成四部分,即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以及软件工程项目实践教学。这四个部分中,主要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从基础到专业,到最后的工程实践,由浅到深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基础实践教学必须要从大一开展教学,其中主要是进行一些软件基础设计方面的讲解,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在大二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该阶段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软件程序设计水平。到了大三阶段,学生在拥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后,学生能进一步接受程序设计、高级编程技术、NET构架技术等方面的实践教育和培训。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软件工程项目实践教学,该阶段主要在大四进行。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将实际的工程项目融入到毕业教学当中,老师通过工程技术和相关理念渗透到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和实际的软件开发技能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软件开发的实际操作水平。
2.3建立软件学习基地建立软件学习基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模拟环境中,体验社会企业软件开发的实际操作和工作内容,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此外,学生还必须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企业中不断探索实践。在实践基地当中,学校能与企业互相合作,并通过企业提供的相关项目,让学生亲手完成项目的设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要对基地的环境、合作企业、设计内容等方面进行考虑。举个例子,某高校已经对大四学生开展实践基地,教师在开展实践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基地环境、实践工具、培训指导等。在实践基地当中,该学校老师将学生分成4-7个小组,每组3-5人,小组成员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并将分工后的工作名单上交,包括企业交流、会议记录、设备管理等。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应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领悟,必要时给出相应的指导。在完成实践之后,学生要各自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老师也要对学生的情况(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反馈给学校领导,优秀的地方要继续发扬,做得不足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调整,以便能让学生能在更加良好的教学模式下成长,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3结束语
目前,软件工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高校专业教学中得到实践和发展。学生能通过实践性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软件工程开发能力。根据市场调查统计发现,在经过实践教学之后,毕业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开展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吕超 单位:呼和浩特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