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模块化教学结合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需求,为每个知识点模块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引入实训项目,应用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方法,完成教学模块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实现课堂实训与岗位需求的零对接。

关键词:模块化;计算机基础;实训课堂

1模块化教学的涵义

模块化教学在我国一般称为“模块化教学法”,它以教学内容模块化为基础,把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单一的小知识,根据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合成知识模块,然后通过各个模块的组合来调整教学,使其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培养,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每个模块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适用于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课程,特别适合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2中职计算机实训课堂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实训课堂主要为教师讲授和示范,学生记忆和模仿练习,从而往往达不到指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被动”。主要表现为: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计算机操作能力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基础好的觉得教师上课内容重复乏味,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基础较差的觉得内容深奥难懂,容易失去信心。第二,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主要为教师讲和演示,学生按照教师讲的指令和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根据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育观念、学生实践、教学模式、考核等多方面均应“改版”。

3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实施模块化教学,需要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多个相对独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接的模块,并设立每个模块的考核标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计算机操作实训技能。

3.1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模块,设计模块实训项目

以模块化理念为指导,对接企业文职类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具体能力与素质为教学目标,将计算机基础实训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4个模块,明确各模块的能力目标,限定80个学时完成教学任务,适合中职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

3.2建立任务驱动项目实训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独立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实训以情景引入,将模块知识点融入案例,明确相应的操作要求和教学任务,给出具体的步骤引导学生边学边练,自主完成学生任务。每完成一个自主实训任务,教材安排了对应的实训提升项目,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操作技能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方面强化上一个小模块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学会灵活运用,通过实训要求发现并分析问题,制订解决计划,最后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Word排版设计中,学生自主完成实用表格的设计,再通过设计毕业生推荐表,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将项目实训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部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学到的操作技能应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3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通俗的讲就是当学生遇到问题后,可以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进行解决,教师只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的线索。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自己依据教材的指引寻求解决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实施构建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分析任务,引导启发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实训项目任务并将任务逐步分解,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子任务,通过解决这些子任务来完成原来的任务。工作任务是由浅入深的顺序设计,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有详细的提示,部分操作学生只要根据图文点击鼠标就能得到效果,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促使学生根据步骤一环接一环地持续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逐步变成“我要学”,自主学习得到较大提升。

3.3.2协作学习,探索研究

在任务下达后,学生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促使他们必须通过教材的指引、相互讨论来解决。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当遇到操作得不到预期效果时,学生习惯寻问邻座的同学,主动和小组成员进行询问和探讨,共同寻常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过程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较弱的一方,能力均衡的一起探索实践,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升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3.3讨论总结和评价检查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设计出的任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任务的完成情况没有一个具体的参考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最后,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有机整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 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

3.3.4巩固细化,拓展创新

每个实训模块可配备实训提升项目,就是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素质方面存在差异,设置拓展和课外的任务,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运用。这些任务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助的方式来完成,发挥各个阶段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建立模块化综合评价体系

完善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课程教学评价需要有效地对学生各个实训环节进行综合评价,才能达到以考核促进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生能力。模块教学评价由课堂教学评价(占40%)和模块考核(占60%)两部分构成,设定了每个模块的考核评价标准,每个实训项目确保能让学生掌握一项操作技能,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学生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都要参加本模块的考核,每个人只有通过所有的模块测试,才能评测该课程合格。如果有某个模块不合格,则需要加强练习直到通过该模块的补考测试为止。学生只有通过所有的模块测试,才能予以毕业。

4结语

职业教育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指导思想,以岗位技能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块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通过完成模块来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形成能适应工作岗位计算机操作的实训技能。

参考文献

[1]欧跃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2).82-88.

[2]蔚瑞华.模块化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8).144-147.

[3]陈萌.基于MOOC的公共计算机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12).86-94.

作者:李嫦 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广东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