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并结合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即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纲,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依据,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计算机的应用遍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此环境影响,一张计算机等级证书,成为广大学生能力的证明和应聘成功的重要砝码。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而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获得等级考试证书,学生便迈出了走入社会的第一步[1]。为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能力,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还将视角聚焦在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以全面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但是,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对计算机考试给予了重视,学生也积极报考,却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和学校的教学内容存在差距,二者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双面性。下面笔者即结合教学实际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展开探究,深入分析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我国关于计算机考试的制度建立起步晚,且没有系统的针对性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布置了一系列的与等级考试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且也积极依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2]。但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存在一些不利影响,阻碍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具体如下。

(一)形成了新的应试教育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之一便是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这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评估有着紧密联系,更与教师评优评先成正比[3]。于是,部分教师不再针对教学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而是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作为依据,重点教授考试内容,直接导致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面较窄,如不加以改进,久而久之,计算机基础教学便会变成一种应试教学,在偏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原则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大打折扣。

(二)等级考试内容较死板、不全面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大纲在系统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滞后性和不全面性,其题库并不能根据各个学校的水平层次及专业特点来建设。比如,早在2002年,计算机操作系统当时已发展到Windows2003,但直到2007年上半年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操作系统仍然使用的是Windows2000,滞后性明显。另外,在题型设置上也不够全面,理论考试的题型设置并不会有过多的变化,不需要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与学习[4]。即使是上机操作,学生也只要在考试一周前针对最近3年的考试真题进行强化练习便可轻松及格。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多数学生不愿再进行深入学习,而部分教师也盲目追求过级率,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思想包袱

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大多抱着应试的态度来面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加上教师的教学存在偏差,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错误的引导,更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错误认知。在学生看来,计算机等级考试前必须大量地做模拟题,只有这样才能拿到证书,而一旦拿到证书,便可以“一证在手,万事无忧”[5]。受此错误思想的影响,学生在思想上逐渐将等级考试变成了包袱,顶着极大的压力不断进行模拟练习。事实上,这种错误的思想对学生的危害极大,学生只能依赖于模拟试题,忽视了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便会对计算机证书考试产生抵触思想,即便顺利通过了考试,也欠缺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等级考试的长远实施。

二、基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当然,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不是全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利,只要利用得当,进一步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便可以将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动力,为实际的教学开展提供助力。

(一)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纲,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

目前,计算机已普及千家万户,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计算机课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山区或家庭条件较困难,他们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够,相比起城市里的学生仍然有着一定差距。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起点不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难以获得理想的水平提升[6]。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引了方向,让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一,更新教学内容。相对而言,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赶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但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涉及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提供了支持,让教师能够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7]。第二,改进教学方式。突飞猛进的计算机软件更新速度,给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更新。受此影响,分层教学开始实施。在新生入校后,可以练习打字的方式对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进行一次摸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具备扎实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高标准、严要求,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在保证等级考试通过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辅导,在各种考试中都要力争达到优秀的水平,获得相应的学分;具备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生,要在保证他们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时,向他们传授带有挑战性的内容,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毫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生,则要从零教起,增加他们的对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心,然后逐步提高,确保其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8]。另外,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多交流、多学习,增进彼此之间感情,形成团结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精神,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十分重视实用性,旨在培养更多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限的课时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突出表现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范围不断扩大,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而教学方式却始终局限于教师生硬的讲解上,导致多数学生只能麻木地边听边记,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另外,用人单位大多对学历证书有要求,这直接导致多数高职教育长期以理论考核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机等级证书自然成了衡量持证人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水平的标志。计算机等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是用人单位的重要择员标准,促使学生不得不积极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也促进了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无纸化练习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三)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依据,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存在,不仅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还会从侧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这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要求。鉴于此,就必须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便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复习辅导。一般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教师可通过专题报告、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期间,就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进行分析,将其纳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并注重精讲多练,重在计算机教学技能训练。需特别注意的是,在分离平常基础教学内容和等级考试经过教学大纲的同时,必需适量增加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且要融汇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依照大纲请求,积极地配套一些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作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第二,教师可借助课堂观摩、教案展评、教师沙龙等活动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提升自身专业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尝试更加新颖的手段,通过多媒体机房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直观教学,或者直接使用各种软件实时操作进行教学,强化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与深化。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可促进教师能力持续发展,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使学生通过有效的训练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

三、结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检验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确保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客观认识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不同影响,积极发挥其中的积极因素,减小或避免不利影响,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宇海萍,张丽,张晋.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1):96-98.

[2]姜漓.计算机等级考试负面影响之我见[J].大众科技,2009(1):181-182.

[3]陈黎,刘鸾秋.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3(7):345.

[4]黄晨曦,杨凯.浅论高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关系[J].消费电子,2013(6):220.

[5]刘敏昆,李莉.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导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6(6):71-74.

[6]黄小英.高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8):130-131.

[7]刘伟,张德民.浅析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中),2013(8):125.

[8]卢花.处理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10):50-52.

作者:解皓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