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过程考评体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分析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及过程化考核的优势,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过程考评体系。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的“评”这个环节完美的融合到“教、学、做”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考核方式取代传统的结果性考核,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达到“以考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基础;过程化考核;微过程考评
1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由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两部分构成。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大部分院校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考核则普遍采用期末理论笔试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且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这样的考核方式以结果性考核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弊端:(1)考核形式单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在课程单元设计时需要考虑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考评体系考核形式单一,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而难以真实的考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或非专业课程多数抱着应试的态度,平时学习不重视,期末考前临时突击考点,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即心满意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对其他课程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3)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末考试试卷虽然是按照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出题,但是受题量和题型的限制,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期末试卷只能片面的反映学生在部分知识点及应用能力方面的学习状况。针对以上情况,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提出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相对之前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强调最后一个环节“评”的重要性。考评的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应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用过程化考核标准取代传统的考评模式,以考促学,以评促教,实现考核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完美统一。
2过程化考核的优势
过程化考核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施的考核,是对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的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比,过程化考核存在以下优势:(1)考核形式多样过程化考核可以以课时、周、月、学期等为考核单位,考核近期所学的内容。考核对象可以是个人、小组或团队。考核形式灵活多样,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或实践操作的不同,可以采用课堂互动、随机问答、课堂小卷、实践报告、课题汇报、团队作品、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考评环节的严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我要求,过程化考核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增强了主动学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平时放松,期末突击考试的情况。另外,小组或团队的合作也能让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3)成绩评定客观合理过程化考核会产生一个最终成绩。这个成绩是由教学过程中的每次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到,而教学过程中的每次考核成绩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的,成绩评定公平公开、客观合理。(4)考核结果实时反映教学状况结果性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通过考核发现了问题,但课程已经结束,为时已晚。过程化考核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时的反映学生的对理论知识或应用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自我修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改革的依据,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3微过程考评体系的建立
我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两大部分。理论教学一般在多媒体教室实施,班级人数100人左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数字媒体技术等;上机操作一般在计算机机房实施,班级人数50人左右,一人一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的应用。微过程考评体系是过程化考核的升级,对过程化考核进一步细化。近两年,针对我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的特点,建立了微过程考评体系。
3.1细化考核目标
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在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理论知识面宽,应用技能娴熟”的培养要求。为了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解构,根据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一级目标,从理论教学中筛选出100个必考知识点和50个选考知识点;从上机操作中筛选出50个必考观测点和20个选考观测点。其中必考点主要是满足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通识要求;选考点根据专业方向定制,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3.2实施考核流程
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由于两部分教学内容特点不同,因此采用了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论教学部分微过程考核主要由课课考、周考和月考组成。课课考以两课时为单位设计,分为课前考和课后考。每次课在教授新内容之前用5-10钟实施课前考,考核的内容是上次课中主要包括的2-3个必考知识点;每次课下课之前用5-10分钟课实施课后考,考核当堂课所教授的2-3个必考知识点。周考和月考过程中除了包含之前学习过程中的必考点,还加入一些贴近专业方向的选考点。上机操作部分微过程考核采用学生操作和老师观察、现场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每次课学生根据操作任务按步骤完成自己的作品,无需等待老师的检查。老师一直活动在学生中,依次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根据设定的必考观测点和选考观测点实时考核,现场给分。
3.3考核成绩评定
微过程考核相对传统的考核有些繁琐,单纯靠人工完成成绩统计工作量太大。我们根据考核标准中确立的所有必考点及选考点的权重比例,以及理论部分和上级操作各占总成绩的比例设计了一个微过程考核系统,老师根据考核点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或者多种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得到每个考核点的成绩,然后将每个考核点的成绩录入微过程考核系统即可,最后的成绩由微过程考核系统汇总而成。系统会根据每个学生对考核点的掌握程度给出学习情况分析报告。
4基于微过程考评体系的效果分析
微过程考核是我们在部分班级试点实施的第四个学期,效果非常明显。我们客观的在同一教学系的专业之间进行了对比,也在不同系的专业之间进行了对比,还在不同学期之间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实施了微过程考核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课堂参与度更高,虽然考核要求高了,但整体成绩相比未降反升。
5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课堂不是教师为主的课堂,学生上课有事可做,参与度高才是根本,微过程考评体系虽然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评促教”的目标。目前在我院试点取得的成绩为我们下一步的实施和进一步的推广建立了信心。现阶段微过程考评体系还是实验田,还需要对考核标准的制定、考核点的选定及成绩的评定等进一步优化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季毅.立足现实,构建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J].贵州教育,2010(7):35-36.
[2]夏玉果.电子技术专业实践课程过程化考核浅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5(1):43-44.
[3]何钦铭.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4]燕敏,杜开峰.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构建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9)167-169.
作者:印元军 王晓娟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