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

摘要:现今,全国各高校将“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及相关课程。然而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应将其融入大学课堂。本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授课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未来的创业,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适应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

一、创业创新教育

创新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最终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将创新的思想或成果反过来服务于社会大众,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服务,就是创业。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及相关课程。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创新,结果在创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是大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社会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促进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学生放在主导位置,大力开拓他们的特性,激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学有所用,促进未来多维度的创业就业。总而言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课堂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新世纪的教育培养理念,现今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从教师到学生都应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学习创新创业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是各高校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与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满足现今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第一学期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学期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础教师团队一直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从实验教学到理论教学,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为实现学生将计算思维能力融入学习和生活,促进创新创业,高校教师默默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挑战。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从课堂走向课外,实现了课程深度和宽度的拓展,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

为了不断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计算机创新实践人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及大学生将来的就业,通过深入研究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教学中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翻转教学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将学习的中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实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解决,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同学沟通,真正成为教学的主角。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进行的是教材更新,由原来的理论陈述为主的教材,更新为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其次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学生为主导,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点后,由学生自由发挥,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和老师同学一起分析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最后翻转课堂在实验课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积极主动实践操作,并在基本任务要求基础之上,通过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美化了实验任务。学习兴趣浓厚,实践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为了适应牡丹江师范学院全院三千多学生共同学习的目的,我们建设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实验平台,平台上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全部内容。教学随时随地,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学生都是自己学习的主导。通过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特点实践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讨论式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过程中,教师以案例为导向,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中来,积极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2)任务驱动教学,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中,实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学生有目的的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努力完成实验任务,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教师引导在任务基础上创造发挥。(3)案例教学,每堂课布置1-2个基于理论知识的案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理论知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思维方式慢慢改变,创新能力增强。(4)教育心理学的社会助长现象融入课堂,鼓励心有余力的学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在实际授课中,同学们通过案例激发创新思维,在案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成度的创新,促进了未来的创业。

(三)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虽然计算机技能相关课程普及到中小学,但因为升学压力,新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分为三个教学层次:理科、文科、艺体。理科指的是生物、化学、物理、数学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具有理性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计算机语言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讲授过程中注重逻辑思维及计算思维的培养,操作过程中学生总会有一些新思路、新想法。文科包含文学、英语、历史、政治、教育、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文科生偏感性思维,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实际授课中,首先增加实验课学时,然后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艺体生主要是美术、音乐、体育专业学生,因为专业特点,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授课计划制定降低难度,加强实验课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内容。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要求高,因此各专业均增加实验学时,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都能完美的完成实验课布置的操作任务,个别动手能力稍差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愉快的完成。学生对自己上交的作业特别有成就感,并能进行作业基础之上的创造,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充分利用交互式信息平台做为教学补充,基于本门课程实用性要求极强的特点,让学生真正熟练地掌握所学软件的操作技能,是本门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把大学计算机课程实现时间及空间的延伸,充分利用现有交互式信息平台做为实践教学的补充:(1)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实验平台;(2)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务管理系统;(3)电子邮件及微信。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课程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授课方式为主,网络课件、网上资源作为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教学模式改革之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现有知识内容的扩展,激发学习兴趣,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PPT动画效果实现翻书特效、EXCEL中如何实现复杂计算”,创新意识及创新素养能力的提高,促进授课教师不断扩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四、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养都有所提高,最终促进了学生未来的创业,满足了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适应了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期待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真正实现起步于大学,实践于社会,受益于国家。

作者:宋丽 王立梅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