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包括坚持创新型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能力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得计算机应用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由于区域性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在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就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但还是有部分地区直至学生大学入校才接触计算机知识,这也使得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3-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针对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因此,本文针对我校动物工程分院和药物化工分院的2个大一新生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情况做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玩游戏、看视频、上网聊天等更多娱乐性的应用上,对于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的相关应用了解较少,有些甚至对于基础的打字练习也是从零开始,这些并未达到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大学课堂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知识,提高其对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兴趣,对于之后计算机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材并没有达到与时俱进,有的教材甚至几年也不更新;传统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讲授教学,即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其知识面相对较窄,这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软件”和“硬件”资源上没有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无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5]。因此,作为大学基础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想完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一)坚持创新型教学理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高职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一门比较注重操作技能的课程。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理念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创新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型教育理念是主流趋势。细致来讲,创新型教学理念,就是倡导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创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该以开创性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为基础,将“互联网+”思想融入各个教学要素,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6]。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把课程内容、学生需求知识点和等级考试等内容相互融合,在开放性摄取知识的环境下鼓励学生多方式和多形式获取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并丰富教学内容,获取内容包括课程总结知识点、学习视频资料和操作视频等,其教学环境已从线下授课变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智慧型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精神、集中思想,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能力,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分享网络获取的知识小视频或操作小视频,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把上机演示的实验项目做成微课共享到班级群里,以便大家学习或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开放网络在线课程,把课堂内容、课后习题、课程测验和意见互动等在网络在线课程中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在这种创新性教学模式中既满足了学生追求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整个教学过程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翻转课堂就是非常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单元设计的一种教学新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程模块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的作业展示,提醒或启发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资源、“云端资源”或学校网上图书、视频资料等完成翻转课堂的展示内容。这样学生就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讨论,合理安排每组成员的项目内容,他们可以通过网上课程学习、搜索查找相关知识点、下载资料、软件等方式完成个人的分类内容,使每个学生在项目作业完成和展示的过程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自身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完善教学评价

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和单一性,在“互联网+”基础上完善教学评价可以实现对大数据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数据整合,形成综合型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评价学生后再进行综合测评,这样才能较为完善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同时,针对学生期末考试阶段的突击式复习,教师还可以把课程考核平分到每个课程单元中,这也是课程教学中学习数据的动态记录,这样也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便于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也可帮助学生根据单元考评结果调整自身学习情况。这些都是“互联网+”对教学评价内容丰富性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较为全面综合地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考评。通过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能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课程掌握和理解程度做出判断。

(四)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生多是从课本、图书资料、课堂等环境获取,范围相对狭窄,而“互联网+”时代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获取方式。课堂资源已从静止的课本资源变为动态的、可持续延伸的动态资源,学生已不必拘泥于课堂授课中单纯的获取方式,通过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学习资源。虽然开放的网络平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迅速和海量信息获取的便捷,但也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于庞大信息量的筛选、判断和应用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开发相应的智能学习App或是适合上机操作的答题软件,也开设专题网站,帮助学生梳理各类学习资源,供学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搜寻学习资料和视频等。把课堂学习内容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知识相结合,对于网络课程的筛选可以不局限于班级,放宽至同一专业,同时也可达到课程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这样既带动了课堂教学的多成果体现,又便于学生在课下继续学习,对于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加强、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加强各类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和学习,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已产生的相对成熟的教学新技术,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要深入了解,实现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自身能力提高的要求,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教育素质的学习,及时补充课本延伸性内容,尤其要掌握课程的前沿信息技术。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需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和学习,并通过信息平台和专家进行授课经验交流,也可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定期对新、老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学习和专家讲座。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教学的专业知识,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的设计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教师的新知识延伸,同时也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结语

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涌现出多种教育新资源、新形态和新模式[7]。“互联网+”时代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机遇和调整,在“互联网+”背景下使得教学模式呈多元化发展。作为高校基础性课程的教师,我们更应该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把传统授课模式和“互联网+”技术思维有机结合,从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利用“互联网+”的授课方式和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课堂中和教师充分交流,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都能掌握学习内容,并且在课后完成知识延伸,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顺应时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占军,王桂玲.“互联网+”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51-53.

[2]尚红.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J].电子制作,2016(4):62-63.

[3]王鹏英,庄红,黄晓平.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49-53.

[4]郐媛媛.分组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15(20):65-67.

作者:李龙 李文凤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