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加密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加密技术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时,时常会出现信息泄露或信息被破坏的问题,数据加密技术的出现有效改善了这一现象。本文阐述了数据加密技术的特征、造成计算机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以及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据加密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应用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数据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计算机系统安全漏洞的隐患以及数据仓库系统的漏洞都阻碍了计算机安全性的提升。为了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用户或个人用户需要重视数据加密技术的正确运用,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减少数据泄露带来的财产损失。

1数据加密技术的具体特征

1.1数据加密技术的原理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指定的函数或密匙对数据信息进行转换形成没有实际意义的密文,密文被传送且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翻译密文才能了解其中含义,还原数据信息,这种技术便被称为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更好地保障了网络的安全。一般而言,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指定的密匙,通过密匙实现数据的灵活转换,可以说密匙是数据加密技术的核心[1]。数据加密技术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有效隐藏和编码,原始数据安全性较高,只有在拥有掌握密匙并在特定环境中时才能解读原始数据,为人们的隐私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数据信息在重新编码后难以被他人识别,避免了信息窃取事件的发生。由于数据传输是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来保障,提升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1.2数据加密技术的种类以及特征

目前,数据加密的具体方法可以分成四类,即非对称式加密、对称式加密、混合加密和传输加密。对称式加密方式中,密匙是计算机数据安全性与密匙的安全性密切相关[3]。因为对称式加密的应用用户主要是掌握同一密匙的人,密匙的破解难度极大,数据信息的内容难以被其他用户发现,且用户可以利用同一密匙完成数据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任务。在对称式加密技术应用时,需要用户做好密匙的保密工作,如果出现密匙管理失误的问题,则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威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也难以实现。非对称加密技术与对加密技术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两个密匙,即公开密匙和私有密匙。如果用户使用公开密匙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解密时必须用到私有密匙,反之亦然[4]。此外,混合加密技术是指以素数为基础生成算法后得到素数p、q,再利用RSA算法中的密钥生成算法,便得到私有密钥和公开密钥,私有密钥被保存起来,而公开密钥被公布出去。DES算法的密钥是依赖于线性模数法生成64位随机数,同时利用DES算法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解密和加密任务。最后,传输加密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信息的加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输加密主要采用IPSec、SSL、SSH等技术,其中SHH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远程登录的过程中数据信息丢失的情况,且IPSec技术拥有开放性的特征,结构较为准确,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造成计算机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2.1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计算机病毒攻击时造成计算机安全隐患的常见因素,它极大地威胁了数据的安全性。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病毒可能会悄无声息地进入并发起攻击,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5]。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性较大,同时人们难以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的隐藏之处,计算机网络病毒凭借其隐蔽性在计算机中潜伏,如果没有找到去除病毒的有效方式,很有可能导致病毒长时间窃取信息但是未被发现问题。例如,执行程序是计算机应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程序,而计算机病毒便可以伪装成安全的、能够有序执行的程序,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数据信息的复制和传输,并以文件拷贝、文件执行或文件传输的形式进行传输,造成数据泄露。

2.2计算机系统安全漏洞隐患问题

计算机系统还存在自身的安全漏洞隐患,影响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这一漏洞与计算机病毒相比破坏力不强,但是也给网络运行和数据信息的正常使用带来了阻碍。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运行系统的故障,相关人员应该重视计算机系统的完善和改进,及时进行网络维护,减少计算机系统安全漏洞隐患的出现频率[6]。

2.3数据仓库系统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安全隐患还有可能来自数据仓库系统的漏洞。很多企业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料并保障数据资料的安全性,常常会建立专用的数据仓库。这种数据仓库与个人用户的安全性相比更有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黑客为了盗取重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在SQL中注入漏洞来实现从数据库中窃取数据信息的目的。

3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利用防火墙以及各类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的防御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应用在防火墙以及各类杀毒软件中,实现对病毒的实时防御,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7]。防火墙的设置能够检测电脑中存在的危险,例如用户在下载资料或者访问某些页面时,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防火墙的存在可以检测资料和网页是否存在危险因素,检测到危险问题时会给用户提供警告信息。防火墙的建立需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同时在防火墙使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服务器后面安全平台,及时扫描和检测电脑当中的数据,消灭安全隐患。

3.2在云服务中的应用

现阶段,云服务呈现出来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问题。云服务模式下,数据信息安全性的保障可以通过利用身份验证技术来实现。在云服务中,可以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操作进行隔离处理、对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有效的设置,从而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条件下,有效提升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例如,为了减少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静态密码和动态密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身份信息的动态验证,或者通过数字签名技术来保障信息安全。

3.3在计算机软件当中的实践应用

计算机软件的加密保护工作可以为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提供保障,减少人们生活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信息泄露问题出现的频率。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工作可以利用常规的密匙加密技术。计算机软件的正常使用需要用户输入正确的密匙,而用户多次输入密匙错误的话计算机软件便不能使用,有效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与此同时,如果计算机系统被恶意的病毒入侵,具有防御功能的计算机软件会自动提醒用户病毒危险,用户可以及时发现病毒并消除病毒,计算机病毒便没有机会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或数据信息传输造成干扰,有效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

3.4数据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也正在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商品贸易的主要形式。然而,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关系到商家和顾客的财产安全,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例如,电子商务交易中会存在银行卡号、家庭住址以及手机号等信息,为了避免用户信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来提升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需要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例如人脸识别功能以及交易前的密码输入验证等,都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保护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中积极采用的SET、SSL安全协议与数据加密技术相互配合的方法也是保障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性的核心方法。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数据加密技术的综合应用,确保了用户的信息不被不法分子利用,保障电子商务信息安全。

3.5在局域网当中的实践应用

数据加密技术还可以在局域网中应用。局域网的使用也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的使用有效提升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数据能够自动存储到路由器中,同时在数据向其他路由器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将数据信息进行自动解密。这种形式的传输保证了传输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并且方便用户快速读取信息,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8]。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对人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人们应该积极利用数据加密技术,例如在防火墙或杀毒软件中、在局域网中以及在计算机软件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同时人们还需要不断拓展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范围,有效防范病毒入侵、黑客攻击或计算机系统漏洞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徐大海.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0):88-89.

[2]闫亮.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3):212-213.

[3]宋强,王荣,尹婧,等.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3):223-224.

[4]张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形势及其相关防护技术探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3):139-141.

[5]刘喆.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12):162.

[6]赵长明.公安应急物资保障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9):146-147

[7]陈春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9(20):180-181.

[8]孟祥智.大数据下信息通信数据加密技术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10):148-149.

作者:关天文 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