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

摘要:随着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落实,思政教育已经渗透到各科各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目前各高职类院开设的通识教育类课程,覆盖面广,影响因素很高。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研究与示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全新剖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思维,扩大视野的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采用“项链”模式,通过挖掘与课程紧密关联的思政教育案例,巧妙融入课程教学,让思政要素像“钻石”和“珍珠”一样镶嵌在课程主干内容“项链”上,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不断将思想政治元素渗透进课前、课中和课后。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教育并行模式,完善教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思政;通识教育

1引言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是很多国家都把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的爱国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宗教性和传承性,涉及的学科领域多种多样,更多时候是通过各种节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碑,公园等形式来进行。国内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普遍开设思政课程;逐步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逐步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上海课程思政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9年启动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建设一批示范学校、示范团队和示范课程。

2高职类院校学生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和独立院校的兴起,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高职类院校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中,他们各种能力相比本科院校以上学生的能力都有所欠缺,特别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思想高度上。因此高职类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更需要在各科各业课程中落实。因此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我们教师必须了解这类学生的特点。首先,高职类院校学生基本都是二本院校录取分数以下的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够,自制力不强等特点,导致入学后需要辅导员时刻监督,课程教师督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自主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的学业和就业没有很好地规划,导致学习失去动力,时间浪费。第三,自身能力不足与学院高要求得不到满足相矛盾的现象频繁发生。由于自身素质能力较差,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3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

伴随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思维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计算思维的概念已经渗透人的脑海了。就教学内容方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做到及时性,合理性和针对性。首先,及时性,科技信息时代,技术发展速度永远跟不上人类的需求。那么作为高校通识课程,各类教材及资源的更新换代也需要跟上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很难做到师资,资源等同步。比如操作系统的版本更换,基本办公软件版本的更新,实验器材的更迭等等。随着00后作为学生主力,这一代人的思想越来越超前,计算机还有便携设备的普及,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像90年代那么陌生。因此不仅客观因素需要不断得到更新,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第二,合理性,大学计算机课程作为全校的通识课程,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编写不同的教材以及讲义课件等资源,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内容。比如新时代的网络特性,催生出很多的教学变革方案。比如网络教学,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直播空间等,都在合理地布局不同的教学场景,全方位地传授不同的知识领域。再比如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介绍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将二进制理论贯穿整个课程范围;重点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最核心部件—CPU(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等等。第三,针对性,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均使用相同的教材和资源。那么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差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讲解,实践训练不同的应用软件。在教学初期,教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基础排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材料进行更改,以突出重点和实际应用为主,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理论教学环节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学生根据教学大纲线上学习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通过动画演示、问答、考核等方式扩展教学内容。在实践操作环节,以Of⁃fice办公软件为主导,就专业性质不同合理安排其他操作软件为辅的方式进行技能训练。比如工程机械类专业可以辅助学习AutoCAD画图工具;艺术类专业可以学习3DMAX,Photoshop等;金融专业学习Matlab;等等。

4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此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必须得到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方法必须得当,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必须得到落实。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不是简单的课程与思政的相加,而是“如盐在水”。以下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列举一些实践案例:

4.1勇敢应对挫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第一章就将设计计算机发展历史,在讲到计算机重要组成硬件材料就会提到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半导体转变的过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倍的摩尔定律,使芯片的发展成为一种科技爆炸,下一个半导体的转折点还不知道在哪里。由中国自主研发并生产制造的计算机处理芯片——中国芯,半导体领域发展起步晚,而且技术基础薄弱。华为等中国企业任重而道远,面对艰难,不畏惧,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以“中国芯”的毅力发展我国经济。

4.2强化创新精神

在讲到计算机的应用时,我们从基础的人与人的网络通信过渡到物与物的连通。5G时代正在逐步到来,“万物互联”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在“万物互联”的趋势下,物联网的发展带给MCU行业新的发展周期。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是21世纪的十大创新技术之一。这种创新有利于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极大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如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面对如此巨大规模的应用市场,我们要强化创新精神,应对未来生活形式的巨大改变。

4.3关心身边事

2020年初,肺炎疫情肆虐,我们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我们用网络传播我们的关爱,借助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高疫情信息管理精准度、推动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做好常态化防控。

5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思维,扩大视野的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采用“项链”模式,通过挖掘与课程紧密关联的思政教育案例,巧妙融入课程教学,让思政要素像“钻石”和“珍珠”一样镶嵌在课程主干内容“项链”上,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不断将思想政治元素渗透进课前、课中和课后。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教育并行模式,完善教程资源。

作者:聂小燕 周海燕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