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析

摘要:阐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教学改革的设计,包括改进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改革考核方式、提升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任务驱动。

0引言

信息化时代,掌握计算机知识,运用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如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既能满足技能人才培养所需,又能为各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是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1]。本文基于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各专业岗位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抓手,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究,从而改善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大部分职业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问题:(1)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是以公共基础课的形式来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程采用合班集中讲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训课程转到实训机房小班上机实践。(2)教学内容滞后。各类职业院校教学的内容以教材为主,任课教师并没能及时将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对新知识以及重难点把握不足,从而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3)教学目标一体化。大部分职业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各种不同的专业使用统一的教材,实行统一的课程标准,进行统一的考核方式。这明显满足不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需要。(4)教师缺乏改革动力。在大部分职业院校中,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都是入职不久的新教师,新教师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缺乏课程教学改革动力和能力,教学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

(1)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基础课程应以学生为本位,由原来的“学什么”转变为“如何学”,由原来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的培养。改进为小班制授课,每个班的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任课教师在机房进行授课,教师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和操作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或者是自己的显示器观看演示过程,如同教师在旁边亲身讲解、指导一样。任课教师还应更新老旧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学生学情,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这样更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2)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操作性的综合基础课程,涉及广泛的知识范畴。在课程教学的初期,任课教师要为学生介绍计算机当前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前景,使学生能正确认知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并深度挖掘出其学习的动机,使其能树立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和延续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实时关注时代发展,结合具体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设计不同教学案例,例如某某医院数据信息分析、某某商场销售分析处理等,以若干个与岗位相关联的实际案例为载体,形成紧跟时代发展同时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运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教学理念[2]。任务驱动法的关键是任务的设计,下面是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Word文字处理软件部分的章节内容所设计的教学案例,其教学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课前摸底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信息技术课,其中13%的学生能熟练操作Word软件,84.1%的学生会一些基本操作,只有2.9%的学生基本不会操作。学生处于青春期,普遍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动手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说教式教学比较反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弱。教学内容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三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部分,该软件广泛应用于日常办公,课证融合,将“1”和“X”有机衔接,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优化设计教学内容。以Word2016软件为载体,选取“Word2016的创建和编辑”,“格式化Word2016文档”,“Word2016图文混排”三部分共12学时内容,分别设计了制作“最美逆行者”文档,“最美教师”小报和“龟兔赛跑”绘本三个由浅入深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引导学生“晓基础,会操作,能应用”。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将课程思政融于课堂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教学的全过程有效融合学习通软件、腾讯课堂、在线资源库、教学动画、微课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利用学习通软件,课前发布学习任务书,强调课程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利用微课小视频,优化介绍操作技巧,化解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最美逆行者”“最美教师”“龟兔赛跑绘本”为任务案例,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职业担当,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检测。教师需注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结合线上课程教学经验,将考核分为四个部分,即平时学习过程考核、线上学习考核、项目作业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强调教学的全过程考核评价,力求能够做到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3]。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可以有效结合项目作业考核共同开展,例如Word部分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自行组织材料、制作龟兔赛跑故事绘本,展示汇报作品。以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作为最终项目作业的考核成绩。线上学习考核由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点,系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自动生成线上学习成绩。期末成绩通过实践操作进行考核,实现“无纸化考核”。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价体系。

(5)提升专业技能,完善教师素质。任课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情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小组分层协作学习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计算机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前进,向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目标继续努力。

作者:彭茜 吴姗 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