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学生个体差异巨大
按照教育部规划,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由于地区经济差异,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程度不同,个人文化基础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高校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师教学效果。
(二)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急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业压力的提高。一方面,学生暂时失去学习目标,导致学业的松懈。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形成的误区,学生习惯了中学阶段跟着教师走的学习模式,对教师依然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依靠各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化、个别化的学习,完全依赖于课堂上的面授,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进行复习和训练,学习兴趣低、缺乏自信心,把学习当成负担,这致使他们有严重的厌学心理,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学模式单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学,许多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为了应对大班教学,许多老师采用讲授法教学,该方式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师生之间缺乏活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管理难度大,难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纪律涣散。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这种实践性强的学科,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应对策略的过程中,我发现分层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和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了解差异,分层建组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的不同,对计算机的认知也不同,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计算机基本操作很熟练。也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很少接触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计算机认知程度的差异,再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组,A组是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组的同学的帮助下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简单操作;B组是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即能掌握课堂内容,独立完成练习或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能积极地向C组的同学请教;C组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即能掌握课堂内容,独立完成操作,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组、A组同学的难点,与A组学生结成学习伙伴,能主动学习计算机新知识。分层次教学要以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率。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差异,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基础较差和有一定基础学生的要求,即满足主流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兼顾其他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1)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求不宜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也不能太低,降低教学要求,放慢教学进度,以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2)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换言之,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以分层教学的思想为指导,要保证A组“吃得了”,B组“吃得好”,C组“吃得饱”。
(3)根据学校的师资能力举办专家讲座、选修课,组织计算机学习社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进一步要求。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均兼顾到,使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三)分层练习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经典文化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相比,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交流技能的培养。因此课堂布置多层次练习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合理安排练习类型,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专业、由单项到综合的相互衔接和层次化的实践教学环节链。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让A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B组学生进行基础练习,C组学生则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练习。既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练习(掌握简单技能),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练习(熟练运用技能),C层是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练习(综合运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各。布置练习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四)分层考核,异步达标
一方面,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该分层次设立考核标准。分层考核的基本操作法类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于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可使B、C层次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同时,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在计算机教学中正确的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能力高超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陈晨 单位:莆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