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微课程教学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基础微课程教学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计算机基础微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基础课程逐渐成为高校学生需要进行了解、掌握的知识,“微课程”教学也因此成为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微课程”教学优势进行探讨,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现状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探索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1.教学体系未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更多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区域信息化发展存在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致使部分学生觉得教学课程过于简单,无法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而部分学生也因之前接触计算机少,而学习过于吃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需求。

2.实践课程学时设置不合理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逐渐增多,课程安排也逐渐增多;但高校常用的教学模式为“机房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教学学时有限,学生需要自行熟练掌握,并在课外花不少时间进行自我巩固学习,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3.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高校课程大多是将期末统一考试作为教学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某门课程总体学习情况,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无法在成绩中体现。

二、微课程概念分析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应用

1.微课程起源和制作理念

(1)微课程起源。“微课程”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首创的。“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高校老师将原来的课程知识按学生掌握情况,分化成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微信课程体系。

(2)制作理念。“微课程”制作的基础是制作工具,制作关键则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微课程用户主体为学生,一个微课程只有一个知识点,10分钟为最佳时长。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提问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字幕点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程模式构建分析

(1)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对即将开展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分析,保证向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知识掌握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要求与实施目标,以此满足各个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

(2)课中互动。微课程教学有利于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针对课堂知识点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课后巩固。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的具体化,包括知识内化与知识传授。知识内化是指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与实践练习而获取的知识,知识传授则是教师通过课堂传授实现的,因此,课后巩固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针对已结束的教学知识进行反思,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则通过学习知识测评、课后练习以及总结分析来实现知识内化。

(4)各阶段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微课程教学中实施要点主要为:①教师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导读设计,以围绕教学目的且能引起学生学生兴趣进行导读制作。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任务布置与问题设计,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也要具有一定挑战性,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根据学生自我评价、个人讲述、学习报告、小组互评等综合表现,并结合学生统一考试中的测试情况,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微课程”教学属于新教学方式,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自主讨论能力与探索能力。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堂,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26-33.

[2]高杨.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2014,(15):152.

[3]黄莱青.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7):88-89.

作者:饶龙飞 梁谦慧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