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的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转变,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微助教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实践结果表明,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程标准;混合式教学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开设的内容也较为宽泛。该课程目前在理论及实践的教学上存在诸如不深入、硬件条件跟不上等问题,为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与新任务的客观要求,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课程教育问题,本文结合学校实际,重构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制定了该课程标准,构建了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2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2.1理论与实践内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且多数期末考试为闭卷理论笔试。这导致教师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宁愿靠临时记忆通过课程期末考试,也不愿在实验实训项目方面花费太多时间。这种重理论而轻实践动手能力的现象[1],不能满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要求。
2.2新技术知识
随着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一些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多数教材都以OSI/RM模型为主线,融入各协议进行讲授[2],致使刚接触到计算机网络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对最新网络技术知识掌握不深入、不透彻,削弱了这门课程本身所应有的功能。
2.3学生之间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受教学场地及实验设备的限制,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仅按照既定计划及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即使有部分教师想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但受限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往往也很难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2.4实验实训设备
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即使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也只是一个普通计算机机房。无论是在计算机网络软件,还是CPU、内存等硬件配置,都很难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实训要求。这导致学生进行的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很少涉及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甚至部分实验实训项目组织实施起来都相当困难,如“交换机配置与管理”项目。
3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方面进行分析。有一些来自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学生,如部分学生来自县市区,在中小学就学习过计算机相关课程,甚至家庭购有计算机。而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前连计算机都未接触,更不用说熟悉双绞线、RJ-45头等网络介质。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动手操作都是知之甚少。从学生学习经历进行分析。有些学生源自中专升学。这部分学生网络基础较好,通过以前的学习经历和平时上网积累了大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有的甚至还可以组建简单的小型局域网。而对于大多数直接参加普通高中考试升学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理论及实践知识还是比较难理解,学习起来相对困难。结合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程改革的工作可由以下几方面展开:(1)注重实践性教学。增加实验实训课时,减少理论性授课课时。在教学过程中,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进行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另外,期末考核时可适当考核实践操作内容。(2)教师应多参加校外培训或企业挂职锻炼。教师除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学习相应专业知识,在课余时间也应到公司或参与实际项目,学习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改变思路,更新知识与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3)进行差异化授课。由于学生自身水平参差不齐,可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有针对性地布置难度有区分的课堂作业及测试题,并让各学习小组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4重构教学内容
目前很多任课教师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本文认为首先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4.1课程教学目标
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学生特点选编讲义或教材,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基础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同时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为学生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础。
4.2教学标准拟制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常见的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内应该达到的水平)[3]。要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大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脑网络调试技术、电脑网络应用技能、掌握电脑网络维护及排错等相关技术,最终来满足电脑网络技术人员的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性人才[4]。以2019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职业工种为依据,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参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4],结合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关于技术技能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精神,拟制本课程标准。总体设计思路是突破以往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中心转变,让学生在设计实现实验项目的同时弄懂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及能力。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4]。课程结构体系为项目化+案例教学型课程体系,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重在实践应用的高职高专课程本质,整合项目、创设学习情境[2]。结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学,在学中适应岗位。
4.3理论教学内容重构
根据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通过分析相关就业岗位的特点,打破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置,本着“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精神,重构理论课堂内容及实习实训项目。在重构实习实训项目中,重在实践动手应用,融入各个项目和任务中。如在“掌握双绞线线缆的制作标准”实训内容中融入“传输介质”理论部分,形成“实践驱动理论”的教学内容编排。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仿真模拟企业教学,形成“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实施中根据不同专业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设计教案、安排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以及相关的课程内容设计。如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兼顾到后续《路由交换技术》《局域网组网与维护》等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要求学生更多地学习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由于后续网络方面课程较少,故重点在于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知识及网络设备、产品使用等,重点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4]。
4.4实验实训内容重构
实验实训内容的设置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类如网络系统维护等岗位能力培养为主,以企业小型LAN组建与管理需求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遵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和开发实验实训课程内容典型的项目及任务。争取使重构后的课程内容难度由浅入深,突出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模块,融入诸如网络测试仪、网线钳等网络工具的使用,网线的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工具的基本能力。
5教学改革实践
5.1网络教学辅助平台
微助教是依靠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来实现辅助教学管理的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微助教中的课堂属于“在线”课堂,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且上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微助教扫码进入课堂[5]。它也是集师生资源共享、课堂互动、线上测试、课堂讨论、作业管理、移动端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是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有效补充。微助教平台包括教师用户、学生用户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建立如线上课堂、共建以及共享教学的资源、组织一些随堂测验、教学互动,同时可以管理学生成绩[6]、分析学生成绩等;学生端可以参与随堂小测验、师生互动、提交作业与查看相关成绩等。教师可将教学相关的资源上传到所属各个班级的资源库,从而完成线上资源的搭建[7]。利用微助教平台任课教师还可创建组卷,设计一些不同层次及不同形式的题目。基于微信微助教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也属于混合式教学的一种[8]。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建立了课程组,并分工精心编制授课课件,组织课程内容,编排课程练习题,力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易于理解及掌握。可以随时发起测试及供学生查阅、复习。
5.2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
(1)精讲多练。对于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采用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们安装、配置相关仿真软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每次实验前先简单讲授实验目的及相关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接着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操作并设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开始进行独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如在“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等模块,采取情景教学法,假设学生是某公司新入职的网络管理员。从角色上要求学生们首先熟悉公司采用的全系列思科网络产品,在投入使用前要对交换机进行初始化配置,应用基本命令进行设备管理。然后分解任务,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利用PacketTracer模拟器和VMwareWorkstation虚拟仿真软件,模拟交换机、路由器等典型设备进行实践演示和操作,让每个学生在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里反复进行操作。(2)勤考核。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有重点地进行任务布置,并及时讨论题目,公布学生做题答案;配合课后自习任务,随时检查学生自习情况,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根据学生即时反馈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指定每组的小组长进行总结陈述,当堂点评或打分,并及时记录在微助教系统里。每次课后,教师再通过平台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手机端进行答题,并上传答案,及时进行知识的复习[5]。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同时可将答案及解析进行公布。以上结果,均作为学生过程考核平时成绩。(3)加强测试频度。如每次课前进行复习或理论讲授结束后,利用微助教5-6小题的限时5分钟的小测试。测试结束后,学生立即可以看到自己作答的情况及得分。教师可以及时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讲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5.3课证内容融通
鼓励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多报考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初步引入了网络职业内容,把行业资格认证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内容融入课程标准,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准入考核内容相结合,如全国网络工程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等。
6初步教学效果分析
为验证本文提教学模式的效果,在20级电子专业(20电子101班、20电子102班)学生中进行了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实验组(20电子101班)和对照组(20电子102班)各48个学生,通过课前了解及测试,两个班级均为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其初始能力、计算机网络知识、认知水平等基本相同。在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组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其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同学平均成绩更高,说明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图1所示。
作者:田建立 曹伯强 孟凡佳 汪垚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