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计算机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职计算机教学注重学生基础能力,更应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为学生更好地创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研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和现状,采取有针对性地创新措施和保障,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创新学习实践氛围,有更加可靠的创业指导保障,真正培养社会经济发所需的创业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创新创业能力;意义;策略
在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建设需要的是创新人才,社会经济发展依靠更多的创业型人才。因此,高职计算机教育应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于课程教育全过程中去。高职计算机教育要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通过教育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这样,高职计算机教育才能获得有利的发展,同时也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更好的就业保障,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1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
1.1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之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高职计算机教育也需要能够积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够随机应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立足市场经济大潮,在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创新创业活动,这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广泛,应用价值突出,并且这种技术发展很快,如果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志向,就很难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更不能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加强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1.2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现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我们对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志向不明,创业意愿不强,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第一,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不够成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多数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仅仅是个概念,是一种宣传口号,不能真正理解创业的内涵。多数学生会选择自己直接就业,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有创业想法,他们不愿意受到用人单位的束缚,不愿意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他们想自己创业,但是创业目标也不是很明确,一些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设想是否可行,是否能够符合社会需求,是否带来社会效益。很多学生有创业的念头,都是一时头脑兴奋,缺乏系统的计划,对创业没有真正的强大驱动力。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不成熟,他们缺乏创新,创业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坚定的创新创业信念。很多学生浅尝辄止,多数学生半途而废,本来在创业起跑线上的人就不多,中间很多掉队,最后能够冲刺创业成功的学生凤毛麟角,这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第二,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很难坚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即使一些学生设定了自主创新创业,但是由于缺乏别的资源,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对行业规则和市场前景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尝试了创业,但是,他们的创业活动基本上是与社会脱节的,而学生在经济上依靠父母,对市场机遇把握不到位,对消费人群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学生的创业项目很难有效开展,最终在上学期间,学生就终止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活动。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创新创业之后,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能坚持,真正的走持之以恒创业道路的学生非常少,而创业成功的案例更少。没有充分准备,缺乏足够的资源,创业需要的各种素养严重不足,让很多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很多学生感到创业困难重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当前大学生创业中最为明显。
2高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2.1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计算机教育全过程中去
计算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在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育人理念。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融入创新创业精神,能够设计开放性的课堂内容,并且在计算机教育中要能够设计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模块内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参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自我努力构建完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并且教师要多听学生的想法,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以此为立足点,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全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育人理念,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取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了上去,并且学生的成绩也有显著地提升。融入这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后,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项目中去。也有一部分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大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师更新育人观念非常重要。
2.2加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创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育必须能够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从重知识传授教育转变为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展与实践。教师要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够先对学习情景进行预设,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判断,并先设计应对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方法进行互助式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基于学生的个体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采用不同的方式、多角度地设计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动画制作中,就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基于主题充分想象动画制作的内容,以小组方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综合完善,最后进行小组专业展示,选出最优作品。通过这种实践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的同时,获得创造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都是极大地促进。
2.3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就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要构建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校内计算机实践站和校外计算机实践基地等多种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完善计算机教学平台体系,为学生创新实践实验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学校还需要定期聘请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计算机专题讲座实践活动,举办专业学术性的论坛活动,计算机实践活动提供专业化的指导。要设立专项的计算机创新创业基金,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活动,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团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借助于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时,引导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参与开发一些项目,通过引导学生进入企业中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相关产业及工作流程有完整地认识。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开展创新创意活动。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还需要能够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能够通过各方面的合作,为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环境,引领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不仅如此,学校还需要能够多开展一些双创比赛活动,以比赛的方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比如,学校可以设置为某公司创建网站的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比赛,学生创造性地应用自身所学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引领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站创建能力,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创新素养得以锻炼。学校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创新比赛活动,通过相关比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潜能所在,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这种实践比赛活动中,学生能够有效地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信心都能得到有效的提振。
2.4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我们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提高的基础。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习惯和态度的养成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必须加强良好教学学习环境的营造,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品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要不断地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开放、民主、进取的环境,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在育人过程中,教育者要加强个性培养,分类培养,能够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给学生更多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者要多发现学生的亮点,发现学生的个性潜能,并能够把这种潜能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全体教育者要通过共同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5建立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高水平的教学教师团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的支持。学校在计算机教师引进方面就需要能够积极地引进。高水平的人才能够不断壮大自身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要做好教师的前面培养工作,能够构建完善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平台,通过有效地管理,使每位教师定期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另外,学校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引导计算机教师参与学术研究,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学校定期要能够聘请丰富经验的专家到校进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指导工作,聘请专家开展一些讲座活动,从多种途径增强师资力量。学校要能够构建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培养观,能够构建完善的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体系。投入一定的经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要定期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推广活动,使教师接触到计算机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还需要积极地引导教师深入到社会企业实践活动中去,参与到计算机领域研发的项目中来,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师真正成长为“双师型”优秀人才。只有这样人才才具有强大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团队,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
作者:周克荣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高职计算机教育篇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应用到各行各业中。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和信息科技的进步,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重要输出场所,其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质量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中,需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直视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问题,做到教育教学模式、方式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概况
1.1课程内容落后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出现,专业理论知识并不能及时更新到教材中,导致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现状不匹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更新,除了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以外,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由于长期处于高校环境中,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专业知识落后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课堂知识和课件、实训项目陈旧落后,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踏入社会的门槛。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内容陈旧落后,难以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相匹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根据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情况,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1.2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采用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约束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高职计算机专业老师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影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踏入企业专业岗位工作的适应期较长,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
1.3人才管理模式不合理
高职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采用闭卷考核等传统模式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模式较为简单、直接,以期末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缺乏教学的全过程跟踪,难以体现学生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学反馈和教学改革。人才管理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课堂,课外师生间互动极少,老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授课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软硬件的限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教学专业团队缺乏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中,专业团队的老师由于长期处于高校环境中,脱离社会和行业,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由于计算机教育教学中需要实时跟进计算机最新技术,教学团队专业老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停滞不前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同时,缺乏创新教学意识,以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方式进行教学,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难以在树立专业榜样形象,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2.2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近年来不断扩招,生源多样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多数学生在报考专业前对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行业不了解,同时对自身能力和兴趣不清晰,盲目跟风选择计算机专业。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能力跟不上或缺乏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出现放弃学习等现象,给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带来极大的挑战。
3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3.1革新教学模式,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由于计算机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老师需要不断更新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中,老师可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上加入微课、网络课程平台、慕课等多种授课模式,把专业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传授给学生。同时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将新技术、新专业知识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专业资源进行整理,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1]。由于计算机的资源较多、较为散乱,高职院校老师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整理专业资料,并建立课程共享平台,在平台上发布作业、进行实时讨论。同时也让学生能在该平台上搜索专业信息资料,加深和拓展专业知识,实现灵活教学,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2搭建课外学习平台,增加学习交流机会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课堂质量,忽视了课后的交流学习。课堂交流时间普遍短暂,仅限于课堂提问、课间交流学习,贫乏的交流严重约束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高职院校老师可增加课外学习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建立课外学习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交流机会,方便师生、学生之间实时交流学习专业知识,推动学生横向和纵向深入专业学习[2]。如高职老师可建立与课程相匹配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提供权限给学生进行课外实时互动、交流学习。利用微信公众号,建立专业课程学习公众号,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发布专业知识推文,实现移动学习。开发专业学习APP软件,班级学生和老师都能通过APP进行资料共享,实时讨论。
3.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老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计算机教育教学需求,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改变以自身为主动灌输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弱化老师的作用,改变传统理论知识的教授模式,把课程内容设置成项目任务板块,讲授完专业理论知识后,按模块分布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项目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课堂的影响,发挥其主管能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4注重多元化教育,引入校企合作
计算机教育教学对知识的时效性要求较高,对学生的专业培养需要摆脱传统固定、单一的教育方式,引入多元化教育,全方位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培养的更新,也锻炼学生自主实时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3]。此外,引入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联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岗位实践机会。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检验专业技能的平台,也能给学生带来企业的新理念和新技能,有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前建立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3.5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个性化追求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在物质充沛的社会条件下,对学习的追求也与传统有差别。高职院校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和学习喜好作充分的调研,提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有效的课程体系。老师要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课堂教学增加视频、图像或实操过程演示,让抽象理论可视化,使得教学更简洁、生动形象,增加学生学习信息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3.6重视学生差异,展开分层教学模式
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生源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同一个班上有可能出现学习的两极化。高职院校需重视学生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基础较差、专业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降低要求,对专业基础较好、学习兴趣强烈的学生可增开专业选修课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教育教学中实现分层教育,有利于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傅红波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计算机教育篇3
21世纪以来,教育变革正在催生教育评价领域的巨大变革。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重点,因此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方针,让学生从被动转换成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1在高职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面临的困难
1.1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体系并没有完善
教育是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为了培养更多现代化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教育要持续革新,构建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计算机行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很重视,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阻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1.2计算机基础存在差异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如本科院校的文化成绩好,有好多学生也是补录过来的,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和授课的时候考虑的是整体的接受情况。这就又让学生之间有了更远的距离,教学效果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3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传统培养模式下课程缺少特色课程设置缺少特色也会影响人才培育的质量,近年来计算机市场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高校也需要完善专业建设给予学生更高质量的教育。但是由于大部分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缺乏特色,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传统的课程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计算机理论学习,二是计算机制作学习,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教学上,从而使课程特色缺失,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4传统培养模式下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也是课程设置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通过考核检验出来,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们大部分通过测验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深入检验学生的全面技能。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缺乏兴趣,更别说主动学习了。对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教师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的关注度不高,没有就学生的创造性成功给予高度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比例没有合理的设置,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分析在教学计划开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问题,这样就发现在实践内容上有很大的缺失,这对计算机教学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此问题在教学计算中应重点解决。
2计算机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2.1加强实践学习,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网络的普及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有一定的掌握,如果在课堂中只传授理论知识,那么教学质量会严重降低,还会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枯燥乏味。学习计算机,不仅仅是只为了考计算机证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教学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在社会中有一技之长,为以后的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在计算机的实践课程中,教师应设置符合学生兴趣方向,摒弃学生的消极心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融入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举办PPT比赛活动,网页制作,文本排版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住的那个积极性,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自己的反思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有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益处。
2.2在高职计算机教育理念中树立就业方向
创新教育理念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就业指导纳入计算机教育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出计算机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让学生对就业方向有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往往是教师最注重的,但是也要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计算机教育中让学生为以后的就业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高职和本科在计算机专业上的区别。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对自身有一定的就业认知。
2.3创新教学理念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是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新模式。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在课前给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传统课堂教学的预习环节与翻转课堂的预习环节虽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目的只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不是注重实际的预习效果。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更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测试,即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完成预习。根据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的存在,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微课教学。“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问题的形式为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况,然后教师通过合理引导学生扩大和延长课堂知识。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高职计算机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大纲,有针对性地做微课,然后以游戏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微课。通过这种直观的讲解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这种形象化、生动化的微课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我们可以测试学生的学习质量。
2.4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专项发展,多途径提高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高职培养的人才必须与岗位职能挂钩,基于行、企、校合作建立联动机制,达到“行企校”一起开发、一起培养、一起考核的目的,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和动手操作水平,让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让学生职业技能得到真正提升,让学生的职业技能获得充分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依据计算机市场发展的需求就课程体系做出调整。新媒体时代下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创新人才,还需要计算机管理人才,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培养不同领域的计算机人才。大力发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高校要加强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重视,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作品更新速度加快,对计算机人才的制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新媒体更新、更快、质量更高等需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实操能力。实践教学就是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公司实践中,同时企业也要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5建立专业的师资团队
学校要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给予学生更先进、更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定期组织教师到动漫企业进修,掌握当下市场需要的计算机技术,从而把一些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引入教学当中。还可以从国外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让学生接受更新的技能教育。老师自身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国际计算机发展的关注,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以及计算机制作理论,定期进行教学总结,制定更符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方案。
2.6增设选修课程,多授课外知识
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十分迅速,高职院校所授课的教学几年不更新,教材基本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无异于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社会脱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达标,而创新只不过是用已有的只是获取新的知识。因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排演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增加选修课,会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并能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掌握。把课外的只是引用到计算机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事件能力的好方式,也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授课内容要与生活相关,教师在搜索教学案案例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要与学生相互讨论所收集案例的意义。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计算机时间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7开放实验室提供创新实践环境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好的条件
提高学生对支持的创新,建立实践,注重实践的重要性,研究性实践教学要加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果学校条件允许,为学生设置单独的中心机房,全天为学生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综合开放实验室、教学研究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都设立,在这方面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会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这实验项目这一方向,适当拓展试验项目的范围,试验项目可填设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较强的。最好由学生提供实验项目,在实验具体操作的时候由教师指导。收集和查询相关的实验资料,在进行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方案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系统进行开发和实验,这实验完成后,要写书面报告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试验过程中的主要职业是起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试验方案进行审查和严格控制,学生在试验过程中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给予评价,找出实验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综合能力。
3结束语
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探讨了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笔者切身体会了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过程。通过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实现了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方向。
作者:陈俊义 李宏霞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