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专计算机弹性学分制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专计算机弹性学分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专计算机弹性学分制研究

一、目前中专学校学生现状及特点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加,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处于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有调查表明,中专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时间不够用、感到孤独寂寞、苦闷、容易烦恼和激动等一般问题。还有包括厌学、同性恋、网恋、厌世、对社会不满等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厌学,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一些中专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习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才发展到厌学、逃学。从目前情况来看,应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为主的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一张证书。这固然从一定程度上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走上社会时多了一张“通行证”。殊不知中专学校在教育大环境中实际上扮演着多重角色,即它不应该单纯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训机构,还应该是为有志深造的学生打基础的教育基地。培养人才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影响成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学习风气。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培养班级的学习风气呢?方法有很多种,诸如: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习惯、建立激励机制等等。其中明确学习目标是重中之重。有实验表明,学生学习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放松要求,意识模糊,效率低下;反之,效率就会提高。由此可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目前中专学生参差不齐的特点,结合学习风气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以下教学目标改革措施。

二、教学目标改革

1.树立“能力本位”观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即“学以致用”,这是教学目标改革的出发点,是“根本”。

2.分层次目标

(1)基础目标。简单的课程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磁盘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稍有难度的课程有:常用工具的使用、计算机英语、编程语言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脑的组装与维护等。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编程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对计算机日常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2)专业目标。要求学生人人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术业有专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分成“网络班”、“数据库班”、“硬件班”和“软件班”,让基础好的学生形成各自的“特长”,初步确立自己未来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网络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的搭建等。使学生具备局域网搭建、维护的能力,能胜任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的工作岗位。“软件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可选开):VB和VC的学习和应用、FLASH动画制作技术、图像编辑处理软件、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及视频编辑技术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制作能力,能胜任多媒体制作或者软件编程的工作岗位。

三、弹性学分制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其他一切教学内容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即使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也并不代表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两者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结合中职教育的现状,在中职教育中引入弹性学分制是实现分层次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就弹性学分制的整体思路作以下阐述。

1.弹性学分制下的课程结构

计算机的专业很多,课程也很多,概括而言,计算机课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

(1)必修课模块。这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指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语文、政治理论、法律常识、职业指导等。专业必修课是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学会本专业的入门知识和技能。不同类的专业,其专业必修课各不相同。必修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为40%左右。

(2)分组必选课模块。这类课程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拓展专业技能的课程。此类课程采用如下形式: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若干不同方向的具体专业课组,每个课组包含若干门课程,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其中1~2组,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分组必选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为50%左右。

(3)任意选修课模块。这类课程是与专业密切相关、拓宽专业技能的课程,选修这些课程,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任选课应包含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和其他与专业技能相关的课程等。此类课程占课程设置比例的10%左右。学生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在第二模块中可自己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进行修读取得相应学分,获得相应的技能。这样构成的宽基础小模块的课程模式,是学分制理想的教学计划模式。

2.学分计算

(1)基本学分的制定。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分的确定,以中等程度学生3年内可完成的课程总量为基准制定。结合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基本学分定为120学分,学生修满基本学分准予毕业。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可以提前或延长,最短学习期限为2年,最长学习期限为5年。

(2)学分的计算。一般课程以每学期每周1学时为1学分,即:一门课程的学分数=该课程的课内平均周课时数一门课程课内平均周学时数=该课程的计划学时数÷16周所有学分数一般都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对于技能训练课程的学分数,为课内周学时数乘以加权系数1.5。以学校计算机专业为例,展示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方案中学分的积累与计算情况。

(3)学分的取得。学分数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学生每学期所修读的课程,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取得学分。一般必修课及分组必选课为考试课,考试不及格必须重修。任意选修课可以为考查课,考核不合格可以重修,也可另选其他课程修读,取得相应的学分。

四、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教育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1.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已经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多元化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2.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能力差异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点参差不齐,而且有的学生由于兴趣所在,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而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特有的一个“怪现象”,就是学困生不听课,好学的学生也不听课。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行分层教学,效果较好。将起点和能力接近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不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存在着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实行因人施教。

3.劳逸结合,适时总结

一个人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会导致疲劳。结合中专学生的特点,教师授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节课最多讲30分钟,同时,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自己总结、反思学过的知识,教学效果会更佳。

五、教学评价改革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智商)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情商)却惊人的占到80%。可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而评价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广泛应用评价激励,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进而更加接近成功、成才。

结语

管理是任何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大的环境、良好的学习风气一旦形成,学校的良性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