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索计算机教学特色和过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1.1文字图形并用,操作简单快捷
每种教学媒体都有其特点,长短处不宜,有的教学媒体需要多种设备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多种设备的应用就需要精心的准备和调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一节课,需要使用录音机、录像、幻灯机,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需要忙碌这些设备的调换上,减少了上课时间,影响讲课质量,因此,这样的课难以推广应用,只是限于示范课和公开课。而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拥有多种媒体的功能,其视频功能能方便的播放光盘影像,可把录像转换成文件存入电脑,随时调节出来使用,声频系统可录音放音,操作简单,电脑演示幻灯,屏幕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图形文字的并用,每个功能只是需要按一个键即可,避免了来回换设备的痛苦,虽然准备工作比较麻烦,但只要编号程序,运用起来就简单快捷,可推广应用。
1.2可随意设置程序,在错误的指令下可提示用户
电脑是可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任何要求,可根据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甚至可以对错误的指令做出提示。教学可应用此功能,输入具体的编程,让学生自己上机学习,病根据个人的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层次,从而达到因材施教。
2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2.1网络化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的使用情况是“无机不联,”计算机的联网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共享,在教育教学领驭,计算机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且会继续大有作为,网络不但拥有最全面最前沿的教学知识,还给在校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视频讨论的场所,学生、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教学学习中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得到更完善的服务。发达的计算机网络缩短了教学的距离,我国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理想大学的教学知识,不同的地域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
2.2计算机信息量大,方便快捷计算机
可以给老师提供大量的信息,这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使课程全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教师利用互联网,也可以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学更加顺利。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可以减少粉笔的灰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课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3计算机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计算机教学,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转变成为一个主动参与,手、眼、耳立体使用,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教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
3计算机教学的实施
3.1确定教学目标
作为老师对计算机教学设计要作到四个清醒认识: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学习水平有清醒认识;对计算机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有清醒认识;对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清醒的认识;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和个体激励的方法有清醒认识。确定教学目标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
3.2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应以启发式内容为主
科学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上。课件的内容多为疑问式或启发式,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若计算机的课件多为讲述式、解析式的内容,则可能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思维的断层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退化。可见,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计算机课件内容的选择。
3.3注重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动手能力是使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物质成果的中介能力,是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常出现一些学生不主动操作,在上机课上做一个参观者,或随意操作的现象。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训练。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并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筑起来的科技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作者:刘训广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