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教育发展思路(8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教育发展思路(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计算机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思考

科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计算机教育中寻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途径,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于意见》明确指出:“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这一时期接受的教育,既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又能够对下一时期重新接受更高更深更新的教育产生促进作用的能力。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将会面对各式各样的软件,只有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其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教学的软件可以被淘汰,但所培养出的能力是将来胜任工作的基础。职业教育就是保证为个体生活做准备,使其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它的目的是就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扎实基础

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起指导作用,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过深的理论知识,那么他的成就很快就会达到瓶颈。正如“关系数据库之父”科德那样,起初在IBM身居要职,事业有成,但是他感觉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在技术领域发展,于是在年届四旬之时重返校园,继续充电,最后大放异彩。只有将基础知识讲清讲透,学生才能对计算机有较深的理解,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以后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足够的基础知识的支撑,才会走的更远。

二、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不只限于传授给学生传统的知识,而应该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在培养学生现代意识,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教师才予以指导,这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气氛可能相对活跃,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既要保持好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对教师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说,则是能得有所偿失。

三、注重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做一做,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来得更具体、更全面,也更直观。对于技术性的工作,最优秀的往往不是学历高的人,而是有操作倾向、操作能力和操作经验的人。个体实践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基本要求。走上岗位后,学生们面对陌生的软件,可能只有产品说明书,没有人会,也没有人教,甚至于可能没有人可以商量、没有一本相关的参考资料。面对将来可能的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营造类似的情境,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限定时间独自解决,借以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实践课时数,保障学生的实践时间。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加强应用性实践,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更新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训项目,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及综合性实训项目,使学生逐步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鼓励相互协作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观。而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特征在于团结合作,和平共处,这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也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例如第一节课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第二节课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其协作能力。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计算机知识,将来走上社会,协作是最有效的手段。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当协同创作时,创意在群体成员间浮现;创意火花飞舞得更快、更激昂,整体成就也高于个别努力的总和。在团队的协作过程中,有创意的解决办法常会出人意料地出现。没有协作能力,寸步难行,协作已经成了现代社会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人的素质。

五、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学生应具备多种能力,而学习能力则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校期间学会所有的知识与技能。唯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不断发展的潜力。总而言之,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技术的出现与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何娟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计算机教育改革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进而关于计算机的教育就成为了国家政府以及社会高校关注的焦点,同时对于计算机的教育改革也日渐的提上了教学日程中,而本文则是就关于计算机的改革教育展开探讨,从进行计算机改革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学科结构同时探析我国关于教学改革给与的指导思想,最后研究了在计算机改革教育问题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构想以期为后续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教育改革;研究;计算机人才

时代的发展促使了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早在1957年就在高校进行了计算机教育的开展,同时在专业上制定为了“计算机的仪器装置专业”而后随着计算机教育的不断推广以及深化,到现今高校已经将计算机教育进行了普及。从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将近六十年的岁月里我国对于计算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教育也应该跟上发展的脚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1初探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通常来讲计算机这门学科是一门包含着众多理论在内的综合性学科,同时相较于传统的物理以及化学这种学科来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社会中实际的应用范围也比较的广,而对于社会来讲这门学科也有着重要的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可以说一门学科进行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累专业知识的过程,而这种改革的过程也可以将学科进行不断的壮大。因此从计算机本身这门学科上来讲进行改革对其本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社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便利使得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将计算机的应用作为重要发展载体,从这些方面来讲该项举措对于社会各方面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

2关于计算机教育学科结构改革构想

从本质上来讲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学科结构改革探析其实就是对计算机这门学科人才培养结构的探析,总结来讲关于计算机的学科结构改革主要是从三方面来讲的:①是计算机是建立在计算方法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学科,在人才的培养上就必须体现出学生对于算法的实际应用;②计算机是建立在电子科学以及数学两门学科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就必须体现出学生对于电子科学的实际掌握以及对于数学的实际掌握;③计算机是建立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因而在人才的培养上就必须注重将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际的社会实践相联系。也就是说基于以上三点计算机学科结构下的人才培养最终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具有计算机的初步技术开发能力以及熟练的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和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的实际能力[2]。

3关于计算机改革教育中遵循的原则构想

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以及基础和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同时还要进行这三方面内容的有效分配,而对于其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构想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讲:(1)要遵循优先发展的改革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计算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知道思想,在此基础上实际设置计算机课程以及实际选择计算机教材内容。从设置计算机课程上讲一定要做到精简,把最能展现学科内在特点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科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技术方法的内容选择在计算机的教材中。(2)要遵循实践大于理论的改革原则,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人才的培养往往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认为计算机教学只有是不断的强化理论知识才能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而这种错误的思想正是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枷锁,因而不仅仅从社会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上来提出进行关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同时还是针对于这种较为落后以及较为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而提出的改革要求。注重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教育不仅是现今计算机教学改革构想同时也是未来计算机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4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往往会在其中加入计算机能力的考察,同时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各行各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应用计算机,而这种发展背景也就加剧了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往往是重视其理论知识的讲解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得计算机人才培养停滞不前,对于这种状况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实际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对本身这门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以及国家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林.《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解读[J].计算机教育,2013,20:58~64.

[2]李靖.基于区域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3]高海燕.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探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作者:莫柳娥 单位:广西柳州商贸技工学校

第三篇:计算机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研究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至今已三十余年,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计算机教育目标和课程与多元智能理论表现出惊人的耦合和适切性,这种契合性及多元智能理论对计算机课程开发的潜在指导价值,是当前计算机教育改革研究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的切入点。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计算机教育

多元智能化理论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逐渐迸发出惊人的契合性。尤其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育当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现代计算机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旨在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相结合,最终推动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水平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1多元化智能理论的简要概述

相对于传统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更高层面上的人类智能理论,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内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智力的单一性,颠覆了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狭隘观点。因为多元化智能理论旨在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并且实现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的有机统一,最终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1设置计算机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刺激其不断学习、探索。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的计算机教育逐渐向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向不断发展,拥有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衡量每位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重要标志。考虑到计算机教育是一门更多的包含实践性内容的科目,因此学好的关键点就是能否对计算机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起爱好。因为很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初衷大都是因为用计算机玩游戏或者上网,加之很多学生只是在初期接触过计算机而并没有激发出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使得计算机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实践应用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综合来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其中,学生的心理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需要切实重视好认知因素的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对于认知的需求认识,让学生迸发出对于计算机教育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要重视好学生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用外部的手段和方法来减轻学生自身的内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且要切实根据学生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2设计、开发计算机教学案例

计算机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上进行的课堂内容设计。这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整体目标的规划下,将多元智能化理论引入到实际的计算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当中,尝试利用典型案例争取将学生引入到需要的事件和场景当中。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集体讨论形成进一步探究、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多元智能化理论案例教学法是综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会随着实际教学实例的开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分析,进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学生特色的案例。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进行过程中,要分阶段的制定每个任务,同时要融入学生的行为品行以及审美使之完成教学目标。但同时要保证教学案例的实施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以及特长,还要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制定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兴趣,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一步步实现计算机学习的任务。

3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带到现代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开发创新的能力,在其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推广,引导学生不仅仅要停留在完成计算机的学习上,还要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3.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变教学的主导者向着引导者角色过渡。使得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探究知识,然后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又能满足人才的评价规律,这必将会极力推动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现代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应用于计算机教育教学中,为现代的计算机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拓展了更多的途径。目前,我国的多元化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计算机教学当中,可以为而现代计算机教育,以及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发展提供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平台。当然,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教育技术来丰富和完善计算机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国的现代计算机教育技术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周凯.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教学课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0.

[3]李雪梅.试论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165.

作者:张春龙 单位:驻马店财经学校

第四篇: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

【摘要】我国教育各方面各层次改革已成大趋势,针对高校当前的计算机教育一些弊端及改革思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在计算机教育模式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讲授内容还是讲授方式上都不能完全胜任时代的发展,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对大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计算机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计算机教学在大学学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计算机老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计算机技术的知识,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也不够练,很容易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是对大学生能力水平以及知识结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进入社会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知识。但是由于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高等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计算机教育观念,对大学计算机教育进行改革。

1.大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投影设备、远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比较落后。落后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课堂理论教学上,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及计算思维的课程,但是在很多高校中,仍然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计算机的理论教学比较抽象,单纯只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比较难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也很难掌握有用的知识。

1.2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

计算机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大学生校园,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水平应该是领先于社会的,或者说应该紧跟社会的发展。但是在高等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往往落后于社会,计算机的内容很多都过于陈旧,很多学生也反映计算机教材都是用好几年前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得的计算机知识都是过时了的,那么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更新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到的知识根本不能为学生所用[1]。

1.3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机的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大学校园,计算机的教育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开设的上机课比较少,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实际操作,学习的知识点很容易会忘记,等到下一次上机课的时候理论知识基本已经全都忘记了,教师又要花费时间讲解理论知识,使原本就很少的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又减少了。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足够的实践课,在实践课上学生也都非常积极,但是最终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在实践课上,按照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操作,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学生就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或者玩游戏或者看电影等,没有起到实践课的应有的效果[2]。

1.4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计算机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水平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校园的计算机教师在承担教师的角色的时候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自己,要及时了解计算机发展的新动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计算机教师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比较落后,只能根据计算机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学方式也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在教学之外忽视了自身计算机水平的发展,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计算机知识,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措施

2.1提高教师的素质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成败与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联的关系,想要成功对大学计算机教育进行改革就必须提升计算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从教师队伍的选拔、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及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首先是人员的选拔,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使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都合理,使教师队伍也呈现多元化形态,避免教师队伍结构的单一。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参加在岗培训或者外出轮训,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让教师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教师在对计算机教材进行讲解的时候还能够根据自身掌握的技术和知识补充相应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3]。

2.2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充分说明了我国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在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创新上,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高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网络教学,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宣教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对网络信息加强监督和控制力度,让学生在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下学习。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辨别的能力,让计算机教学更加民主开放[4]。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转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教案,对学生容易出现疑虑的地方应该做重点讲解。其次就是要注意计算机讲课的顺序,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善于先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再将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手段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改变这种教学顺序,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将效果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下讲解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3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为学生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每次上机时都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并对每一位学生的上机操作进行检查和评分,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验证,还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且难度和综合度都要适中,题目太简单不利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设计的题目太难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设计难度和综合度都适中的题目,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的提升。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3.结语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计算机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大学计算机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对大学生计算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校计算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理念,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燕涛,楼静.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与大学生信息素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5,52(52):58-60.

[2]李俊杰.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J].理论观察,2013,32(61):70-71.

[3]李方,刘晓玲.教学中的建构主义:高校教学理念的转换[J].高教探索,2013,25(72):45-48.

[4]曾庆森,李娅,张建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14,52(36):146-147.

[5]赵学军,钱旭,吴翠平,等.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21(35):12-14.

作者:刘钺 单位: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第五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日益广泛,为了迎合时展与现实需要,计算机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普及奠定了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突出,无法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创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

1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基本现状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强调,基础教育中普通教育与中职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与普通高校相比,中职学校的生源和教学内容都有自身的特点,虽然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1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相关的知识不扎实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在招收中职学生时,对文化课基础要求比较松,很多学生由于基础比较薄弱,接触复杂的计算机知识感到乏力,甚至出现厌学倾向。另一方面,部分生源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不到位,平时对电脑接触比较少,缺乏应有的常识了解。

1.2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差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文化课的必要条件。在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待文化课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只要把相关的技能学到手就万事大吉,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习惯较差,行为懒散,表现出低落情绪,缺乏学习热情。

1.3计算机课程比较复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都有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呈现丰富化、深层化趋势。而且计算机上机操作更是繁复细致。学生要想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做支撑,更需要培养良好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必须下定决心,坚定信念,长期积累和实践锻炼才能达到。

2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计算机人才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网络和机房,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2.1教学模式传统单调

课堂模式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较深,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操作的弊病严重存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往往收效甚微,不能很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课堂上单纯的理论灌输,学生只会理论知识,操作动手能力较差。

2.2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老师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职学校由于受到资金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在聘请专业老师时选拔标准不严格,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找在校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兼职代课。

2.3课程设置欠科学

职业教育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更新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导致中职计算机教育脱离“市场”轨道,学生进入基层岗位工作后,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3改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对策建议

3.1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打破学期安排的模式,探索分段教学模式。通过分阶段的学习,随时监控学生接受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中职学校的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尽管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缺乏,不能及时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针对该现象,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时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前沿知识。同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的合理布局。

3.3完善课程设置体系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正确选择。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需求,与市场紧密相连,决定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有明显差别。中职学院的教育活动更多地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探索深层次的规律,真实反映了企业的需求。所以,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科学性、实践性、动态性和系统性。做到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体现最新的市场动态和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4结语

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落后如果不能紧跟时展,将会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对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加大投入,加快改革步伐,采取多种措施,为我国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向小红.中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田[J].职业技术,2006(7).

[2]卢明星.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田[J].中国科技纵横,2010(22).

[3]王丹.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开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4]姚小岗.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职教研究,2006(4).

[5]王武兵.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7(37).

[6]川孙爱均.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J].职教通讯,2009(1).

作者:李洁冰 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

第六篇: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这就迫切需要推陈出新,研究和尝试新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实践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积极思考,主动尝试,不断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努力搭建一个积极、主动、探索、实践、思考及合作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新课题。

一、提倡积极主动、探索及实践的教学模式

面对标新立异的知识时代,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传授知识的方式,要引导学生怎么去学,重在学习方法及思路。所以现在的教学模式应该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主摸索及总结,最后得到适合自己学习的一套方式方法。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实践及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暑假期间,我要求写一篇有关节约水资源的作文,并且要求学生自己搜集数据,总结结论。结果有的学生抄写了小区住户的电表,有的学生挨家挨户询问了用水情况,有的学生不但问了本月的用水、用电情况,还询问了住户们前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用水、用电情况,根据自己的调查数据,做成详细对比及有说服力的表格,然后得到一个家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平均的资源使用情况,采用列数据法有力地说明了我们资源即将面临匮乏的局面,倡导大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一个小小的作文题目,不仅锻炼了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努力实践的能力,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感受及体现。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采取量体裁衣的教学模式,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对症下药,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比如,在去年我所任教的高三(2)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把学生分为优秀、中等、一般,在备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把问题分成了难度比较大的、难度一般的、较容易的几个等级,在课堂提问时,就可以搭配合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理组合,最后要求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讨论的过程,互相参考。而且对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另外布置了一些难度大的题目,而对一般的学生侧重于基础性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进入了积极学习的态度,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大的提升。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重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逐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作者:李学庆 单位:湖北省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七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计算机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授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能满足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计算机教学方面就有了一定的考验。我们既要与时俱进的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1计算机教学之问题

1.1计算机教学与就业脱轨

在当代的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教学弊端,造成学生所学计算机知识与市场、社会需求脱节。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计算机知识的运用层面也越来越广泛,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更应该以培养实际操作、技术扎实的一流计算机技术人才为目标。但是很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大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学并没有实现专业与就业紧密结合,计算机并没有成为该专业学生的一技之长,即便将来步入工作岗位,也并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适应岗位对于技术层面更高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是更加贴合现在就业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以便适应将来的岗位。

1.2教学违背实际运用

在计算机教学中,课程比较单一,许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实际操作的水平很低下,并没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浅显,所以学生既不能理解深入剖析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也跟不上,必然与市场需求脱轨。时代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只是机械的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缺乏自主创新思维、缺乏主动学习的激情的结果。有一些老师虽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却缺少实际计算机实验项目的经验,没有去相关企业有过实践,导致了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呆板,不能适应当代市场的需求。

1.3评价方法陈旧

本人在计算机改革实践过程当中,发现原来的计算机考核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考核的内容大多寄托于教材中陈旧的知识,考试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眼界局限于校园内,不利于学生们专业的提高;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考核方法没有能很好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埋没了学生身上的个性与闪光点;没能很好的突出计算机的特色,与现实的工作环境脱离开了,对于以后学生的就业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现在的计算机评价对于学习成果的重视大于学习过程,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重视学习结果、忽略过程的误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而且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养成不正确的认知以及习惯,还限制了学生们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思维;现在大多数计算机的考核主要以基础知识的积累、记忆为主,考察内容简单,方法单一,这样的考核制度是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的,更别说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了。

2教学模式之转变

2.1提倡“做中学、学中做”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过“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实际操作能力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来传递发展的,而是通过学生们自主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尝试着解决问题来获得进步、取得发展的。而计算机专业又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真真正正“做”起来,才能在其中“学”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们实实在在的动手去操作,才能防止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化”。作为老师,更加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学生们创造实践的机会。例如,我在教授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时,我先简单的讲解Access数据类型及用法、字段属性及功能。然后组织学生们自行建立一个“班级人员档案管理”数据库,其中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党员与否、照片等班级人员基本信息。在教授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时,我先带领大家熟悉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然后给予同学们充足时间、空间去浏览网页、使用搜索引擎、下载音乐文件等等。这样让同学们自主的去实践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

2.2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不能机械的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应当与课程的目标相结合,用“教学案例”贯穿于计算机知识当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有机的结合自身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从而来选择适合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围绕着案例中的知识点开展教学,用实际的任务来驱使学生们积极的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要点,代替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单调乏味的讲授加操作模式。

2.3以就业为导向分析

从当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来看,以就业为指导方向变得至关重要。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方向模式教学,针对当前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能力,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就业导向”意在希望中职学校能够培养出一批毕业之后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当中要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准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创建计算机教学模式,形成计算机教学中的办学目标、专业模块、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指导就业以及课后评价等多元化的细节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4抓准就业导向

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职教学模式必然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么首先教学理念就要发生改变,要把以前单一的“理论+上机”模式改变为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适应社会需求。在充分了解计算机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关注市场动态、人才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的状况,从而来制定相应的学生们学习目标、方案和计划。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特性来为每个人量身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们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3教学方法之我见

3.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上机操作的时间占“七成”,理论的时间占“三成”,在实践时,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刚开始学生可能还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学生们的热情往往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笔者每周抽出两到三次课后时间开展兴趣小组。目的在于:①巩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②增强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开阔自身的眼界。兴趣小组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装卸电脑组件、制作电子简报、设计学校的网站、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参加省市举办的计算机知识大赛等等。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机的利用一些辅助软件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练习打字指法时,可以使用金山打字软件当中游戏的环节;在练习拼音输入法时,可以适当开放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运用QQ等聊天软件进行聊天,起到练习打字的效果。利用多元化的辅助软件来创建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从学习中品尝乐趣,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努力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们可以突发奇想、发展自己的个性。

3.2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在利用好计算机基础书籍的同时,也要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与计算机基础内容相结合,多媒体可以产生音像同步、动画效果、人机对话等效果,而书本中知识是静态的,两者相互碰撞,有利于营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提供出生动直观的效果,有着传统教学方法达不到的优势。

3.3展现“个性教学”

中职学生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们如果能够做到既能够按时讲完相应课程,又能做到讲课很有趣的话,那么这样教师上课必将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作为中职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创新教学方法,把书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生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突破计算机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3.4改善考试方法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考试大致分为两个模块: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测试。但是平时上机操作的时间占课程时间的70%,而理论部分仅仅占到课程的30%。所以应把考试的侧重点放在上机操作测试上面,用来考察同学们实际操作水平。为了提高学生们实际操作的综合水平,老师还应该在实操课上增加课程设计环节。例如:在办公软件方面,带领同学们学习各类表格制作,用Excel管理班级的名单;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以“我的家乡”、“个人简历”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平面设计软件,简单的运用Photoshop软件来设计专属于自己的名片,设计学校文艺晚会的宣传海报、橱窗里的校园宣传报等等。增设这些软件运用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综合掌握水平。在演示一部分之后,让同学们自主动手操作演练,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让学生们在过程当中既能够学习汲取到知识的精华、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能够意识到学习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如果只是单一的讲授而脱离了实际动手操作,那么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做”是计算机实践活动中的生命力所在,如若不动手操作,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实践性是很难体现出来的,谈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谈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明艳.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6(8).

[2]王桂芝.谈案例教学法[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3]郭劲元.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4(11).

[4]金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学研究[J].网友世界,2013(Z3).

作者:杨子瑕 单位:江苏省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八篇:高校本专科计算机教育发展思路

【摘要】计算机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更新,已经成为一门基础技术学科,几乎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与此同时,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有了很大变化。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算机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计算机教育发展入手,分析本校本科、专科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

1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非常重视计算机专业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不仅仅面向的理工科学生,甚至文法艺术类专业亦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但是一些非工科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比较浅显,注重表面,对考核的要求不高,其实这并不利于综合技能人才的培养。

2计算机教育理念的转变

社会日益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更为迅速,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固有模式上,要及时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自身学校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创造出自己独有的特点。我校的计算机教育主要分为本科、专科两个层面,应深知专科与本科教育应用型的不同,专科教育应该以就业为方向,更注重技术应用,而本科的教育更为全面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这就要求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目前主流的嵌入式、物联网、软件等热门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改革。

3对计算机教学变革的思考

3.1提高计算机教育文化氛围

人们都说计算机是年轻人从事的工作,所以计算机行业也是一个年轻的领域,高校应该重视计算机教育氛围的提高。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使得本学校计算机的教学与社会计算机潮流相协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在校园各个角落展现出计算机技术的魅力所在。

3.2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专科层次不同,生源素质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别,所以我们对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和相关的课程建设定会不同,在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实验实训设计、课程设计、考核目标要求等自然也应区别对待。本科和专科,首先都要加强理论学习,充分考虑到学生走出校园后的专业发展,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专科教育中,加强实训环节,重视技术和素质教育,保证二次就业的竞争能力;而本科教育实验实践环节更多,注重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

3.3如何做好因材施教

教材的选用,直接奠定了本门课程的基础学习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应选择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教学过程中,在重视理论的同时,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要求,但同时要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更强的实验环节,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4教学内容的传播

以所选教材为主,贯穿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尽可能使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并适当选择几本相关的参考书,使得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使用各种工具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钻研,勤动脑,勤动手。

3.5重视实验、实训、实践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验、实训才能巩固理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实训改革理论教学。实验随着理论走,加强实验、实训内容建设,所选做的实验要充分体现本课程内容特点并与实际结合紧密,重视课程设计环节。

3.6课后环节

教师上完课,只是开始,带学生做实验,进行课后的答疑也同样重要。可以现场解答,也可通过网络等工具进行在线辅导,将教学资源上传,方便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

4师资队伍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应该不断的在课程上有所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利用假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研讨、辅导班学习、企业顶岗实践等等,目的是为了拓阔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计算机不同研究方向教师间的交流,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5总结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计算机技术始终作为前沿学科领跑科技,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根据本科、专科教育的不同,分别完成各自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完善。在现有课程体制下,突出专业特色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要充分体现知和行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学习是基础,要通过实验、实践来证实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以理性认识带动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二者的每一次循环,都会达到高一级的程度,这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参考文献】

[1]蒋东兴,张继才,罗念龙.高等网络教学现状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4.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张波.素质教育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体现[J].潍坊学院学报,2005.

[4]刘世蕾.计算机教育中的人才素质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5.

[5]张基温.关于高校IT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出版信息,2002.

作者:王钰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计算机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