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产教融合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产教融合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产教融合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摘要:“产教融合”是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为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相匹配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提出混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混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1引言

在习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各界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每年对政校行企调研结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还相当溃乏。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就是应对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社会人才短缺的问题[1]。但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育教学却显现出诸多问题,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急需采取有效的策略,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高效提供保障。

2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课内容抽象,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时没有结合实践,停留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课堂。学生深受应试教育毒害,早已麻木,难以静心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2]。例如,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时,还在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说,学生听,缺乏实践环节,未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

2.2评价方式

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地处偏远的县城。进入职校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普及率较低,掌握的信息技术存在较大差异。而任课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这种差异缺乏重视,仍使用统一教学设计、评介标准,从而造成教学质量整体效果较差。学校培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以服务德化陶瓷企业、陶瓷电商企业为主,没有过多的让企业用人单位参与到教学评价中[3],从而造成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应用专业技能没有进行更多的积累、学习,而且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存在盲目性、局限性,实际应用能力也较低。

2.3教学模式

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滞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4],专业课教学活动局限开展,未能合理利用理实实训室开展教学,导致专业技能课教学效果差。例如,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新增《智能家居》课程,但实训室建设滞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间较多,没有实训条件,未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未达到理实一体的教育教学目的。

2.4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强调培育应用型人才,强调加强校企协同育人[5],充分发挥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技能教学,发挥“产教融合”功能,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利用企业实践场所,把企业真实岗位应用于实践教学,以岗位任务驱动教学,可以确保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未能有效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

3计算机专业混合教学模式

3.1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明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德技双修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与企业合作,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6]。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培的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要开设什么课程来达满足市需求,要通过每年一次的政校行企调研,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市场需求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本着宽基础、模块化的原则,深层次地对课程进行整合来解决课程设置改革,召开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会,最终确立新的课程体系。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先进性和前瞻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主线,紧跟专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另外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不同区域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不同,要在计算机大专业库中筛选,选择实用性课程,或设置类别课程。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差异,在选择课程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专业课程按照技能类别进行项目化,项目再细化成模块或任务。

3.2教学评价模式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分析专业岗位需求后,确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素质需求,以此为据,合理设计课堂结构。根据技能模块特点,从浅入深、逐层递进、互相交织融合的学习,充分利用“产教融合”中的企业背景或实践环境[7],学生就可以掌握与专业岗位相符的素质和技能。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考虑各专业课程与知识点的分层衔接,结合岗位需求合理安排教学。目前,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如在VB程序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又如VB实践课中,可增加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引企入校或入企实习,增加企业实践课程的设计内容,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对学生安排差异化岗位,达到最终学习效果。同时让一线企业技能“老师”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让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参与到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流程如图1所示。

3.3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拥有高素质、高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8],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企业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密切关注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现状和区域专业应用方向。很多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课堂教学的相关技能和经验,严重影响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在上岗前进行系统培训,一方面巩固相关技能,另一方面使得他们更加适应职业教育教学需求。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和参加企业实践的机制,使教师有渠道提升自身素质,增加指导实训经验,及时了解和掌握计算机专业新兴技术,把握计算机行业发展方向,成为现代“双师型”教师。

3.4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是以传统教学理念为指导[9],依托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应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如图2所示,该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观念设计、课堂校企环境组织、多种信息技术,校企多元评价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混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信息化环境为前提,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对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让行业参与专业课堂教学与评介。为授课对象创设职业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目的。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学习时间可以随意支配,可以根据时间安排调整学习进度。课堂上,教师主要以解决问题为主,同时利用线上资源延申课堂教学。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多方参与教学评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5育人模式

积极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如图3所示,采用双导师制,加强实践性教学,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10]。

4结束语

近年来,国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各级地方政府、各行各业以及全体职业院校,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许多工作。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地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着力点,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11],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校企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也需要各地企业、行业、政府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保障机制,企业利用学校的科研成果、人力资源发展企业经济,学校邀请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或指导学生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建立校企多方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共同建设生产与教学一体化的教学场地,为建立长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金安.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淇县职业中专专业建设案例剖析.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1):137-138

[2]梁永东.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数码世界,2018(07):100

[3]马友忠.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南教育(高教),2019(12):100-102

[4]曲玮玮,雷泉龙.浅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中国新通信,2020,22(01):203

[5]金月辉.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辽宁教育,2020(02):87-88

[6]刘頔.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2018

[7]宁莉.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策略研究与实践.商讯,2020(03):144-145

[8]金钢.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路径——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时代金融,2020(05):140-141

[9]陈继祥,张一春.引领式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33(04):65-70

[10]李辉,尹英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2020,19(02):22-25

[11]卢穗华.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职教发展.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1):18-20

作者:陈忠性 单位: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