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的校际协作与共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的校际协作与共享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的校际协作与共享

摘要:我国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是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是所有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目前很多高校都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但是学生只能通过校园网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无法做到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为了保证教育质量,需要探索多种网络协作方法进行教学。校际协作机制研究主要包括共建教研团队、共建共享精品资源网站和计算机导论学习订阅号、尝试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际协作;“计算机基础”;资源共享

1“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背景

2012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要起到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支撑、引领的作用。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发展逐步进入了内涵式发展,为了均衡教育资源,协作和共享资源是未来的教育教学趋势。区域校际学校协作、共建教育资源,有利于加速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索,推动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的创新机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1-2]一书中提出:“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在高校,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众多,网络教学平台相应的教学资源相对较丰富。在广东省的高校中,普遍采用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考试管理中心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高校版”的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授课、考试等。其是以知识点为中心、能力测试为手段,提供一个集学习、辅导、测试、评价、交流、知识沉淀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登陆学习。但是,出于网络安全管理的考虑,大多数学校的平台站点只允许校园网访问,有些高校的学生宿舍网络不属于校园网,这给自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些学校的师生不愿意使用校园网的教学平台,只在期末考试时采用考试系统。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探索利用多种网络资源进行协作教学[3]。

2校际协作机制的研究

在欧美发达国家,校际协作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非常广泛,在国内,2000年以后开展了协作共享的研究,主要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科研机构主导来进行。本课题主要是立足于肇庆市周边地区的高等学校和开放大学,开展教学资源的协作与共享的研究。

2.1共建教研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在合作的学校中,选出一名老师担任项目负责人,一般由相关课程的负责人担任,共同制订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参与研究的成员,参与成员的职称比例、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要体现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进行立项研究。在课题研究中要注重团队师资的培养,对团队老师的培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互联网+”背景下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2)“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3)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的培训。(4)微课程制作的培训。通过共建教学研究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2.2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2.2.1协作建设在线精品课程网站,保障教学资源共享借助UOOC联盟平台,建设网页版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模块包括基本介绍、章节目录、考核标准、教学计划等,各模块的子模块设计如下:(1)基本介绍,课程简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参考教材。(2)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共11章,包含计算机概述、计算机中的数据、计算机系统组成、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道德法规、Windows7操作与应用、Office2010操作与应用和网页设计与制作。(3)考核标准,采用自动组卷、闭卷机考的形式;线上计分标准,观看视频占10%,平时作业占10%,平时测验点10%,期末闭卷机试占60%,网络讨论占5%,上课签到占5%。其中每单个视频的观看进度大于90%才算完成,否则该视频不计入已完成视频个数;讨论的评分标准为—2分/条,回复2分/条,加精5分/条,置顶5分/条,最高100分,再按权5%折算实际得分;在线的视频学习和测验类任务完成数在60%以上才能参加期末考试。(4)教学计划,总课数为48课时,其中师生面授24课时,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24课时,具体分配如表1所示。

2.2.2协作建设微信订阅号,拓展教学资源共享创建计算机导论学习订阅号。订阅号主要分3大模块:精品课程、考试中心和学生作品。教师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录成微课,到公众号,并将优秀学生的微课到微信订阅号,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调动学生积极性。创建订阅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所谓碎时间,一般是指没有安排任何工作或学习,未被计划的时间。因为零星、无规律,所以被叫作碎片时间[4]。如果把每天的闲余时间能够合理地运用起来也是一段不短的时间[5]。根据抽样调查,广东省的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在95%左右,其都有微信号。因此,计算机导论学习订阅号的推文学习时间主要定位是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2.3重视学习各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新时期的本科教育教学要求“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动起来、让管理严起来”。校际协作资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保障了教学模式的改革,课改的试点班采用“自主、协作、探究”的模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重视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课前准备。开学第一节课,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学进度表,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小组,组长负责将知识点分配给每个成员。要求学生提前一周将课件发给教师,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备课合格后才能上台讲课。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有3种:在校园网内,可以使用广东省教育中心教学平台,在校园网外,可以通过计算机导论学习订阅号和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自主学习。(2)课堂上。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导演兼主持人,每一节课都需要精心设计,有计划地安排全体同学承担主讲角色,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上台汇报自主学习的同学,教师要多用肯定、赞扬的语言评价学生,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需要指出不足,让学生知道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3)课后。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建议建立课程教学讨论群,全体学生都加入群,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同时,利用广东省考试中心的教学平台,作业给学生作为课后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结语

通过采用网络学习平台、课程精品资源网站和微信订阅号为信息传递的媒体,以学校电脑室的硬件为支撑,综合形成适用于本地区切身实际的网络教育系统。通过协作与共享校际间的优质资源,提高了合作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玉英.计算机导论“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J].无线互联科技,2019(9):84-85.

[2]桑雷.“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演进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6(3):79-82,92.

[3]黄德胜.高职学习文化视阈下开展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为例[J].教育界,2013(13):146-147,161.

[4]李长东.新媒体影像初探[J].魅力中国,2017(29):224.

[5]郑淑芳.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16(3):26-28.

作者:梁玉英 黄伟恒 黎金萍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