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添加思政元素,而是要充分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探索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分别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及课程教学实施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匠精神

1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素养,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紧迫并且非常重要的工作。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添加思政元素,而是要充分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

2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

目前,大部分学生是“00”后,他们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成长,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缺乏自觉学习的主动性[3]。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思想、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工作,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因此,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多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同时受益。《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网络的有关基础知识,能够配置常见网络服务[4],具有对简单企业网络进行设计、架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进行网络设计与架构时能够结合实际网络工程需求、综合考虑网络安全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思政教育具有一致性。

3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3.1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体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课程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的组织、任务的实施,能够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教学内容从实际应用出发,从工作过程出发,从项目出发,以近网、组网、用网、管网为主线,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方式,导入“企业局域网的搭建与应用”项目来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案例实操中,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项目划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走近网络,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第二模块是组建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网络。以windowsserver2012操作系统为例,包含操作系统的安装、用户管理、共享文件系统、打印机管理以及DHCP、DNS、Web、FTP等常见服务的配置与管理。两个模块又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模块一包含任务一至任务三,模块二包含任务四至任务十一。在每个任务中挖掘思政元素,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任务一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课程思政的融入点。通过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了解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许多IT技术员的辛勤付出,激发学生努力奋斗,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不懈地努力。任务二主要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方面的知识,包括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ISO/OSI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IP地址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操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对企业局域网IP地址进行合理规划。其中网络体系结构和IP地址的规划是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在讲解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时,首先通过介绍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协议,强调了规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其次,网络通信的核心是协议,我国已参与当前网络协议标准的制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在讲解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模型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5]。在讲解IP地址的规划时,由于IPv4地址数量的有限,所以在讲授IP地址时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IP地址,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和创新意识。任务三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网络硬件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常用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等方面知识;在技能操作方面,重点介绍双绞线的制作,以及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其中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和双绞线的制作是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讲解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时,说明所有数据的传送以及信息的交换和管理都是通过中央集线设备来实现,强调核心设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意识。讲解网络设备交换机时,分析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当交换机收到数据时,会检查数据的目的MAC地址,然后把数据从目的主机所在的接口转发出去。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应努力解决,学会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在演示双绞线的制作时,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精益求精,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意识。任务四引入企业项目,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点是通过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任务五是实现网络的组建。理论知识方面包括局域网技术概述、典型局域网技术等;技能操作方面,重点讲解项目网络的设计与架构。其中项目网络的设计与架构是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点。通过项目网络的设计与架构,培养学生具有对简单企业网络进行设计、架构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部署网络时能考虑安全、环境、文化、法律等因素。任务六至任务十一是应用网络和管理网络。理论知识方面包括windowsserver2012操作系统特点的介绍;技能操作方面要求完成windowsserver201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包括文件系统、用户管理以及DHCP、DNS、Web、FTP等服务的配置与管理。其中,在讲解网络应用时,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成瘾,加强学生的用网道德意识和防范意识。在讲解网络管理时,讲述网络泄密等案件,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3课程教学实施

如表1所示,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环节、课堂环节、课后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

3.3.1课前环节教师在课前通过学校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堂任务,学生了解任务并观看任务相关知识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完成课前预习作业,自主检验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学生自学并进行自我检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2课堂环节首先导入项目驱动任务,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提出后,对任务进行分析。通过问答式、分组讨论式、情景式、讲授式等方式,分析并讲解任务相关知识点,同时融入与任务知识点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这样,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任务分析后学生分组实施并完成任务。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先独立完成任务,遇到问题时可以与组内成员交流、协作并实现任务。通过实施任务,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通过团队协作、交流,提升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在任务拓展阶段,通过引导式,提出拓展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拓展任务,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3.3课后环节为了巩固难点和漏点,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测试题,学生在线完成测试,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结语

本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项目划分为十一个子任务,充分挖掘了任务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秀伟,马建朝,夏斌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备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20,34(2):131-134

[2]黄俊,季燎原.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20(9):32-33

[3]陈雪蓉.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例.福建茶叶,2019(11):128

[4]坎香.“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5):125-126

[5]孔德宇,孔若阳,张磊.课程思政在高校计算机通识课中的应用——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8):114-115

作者:坎香 金海峰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