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政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政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政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摘要:为落实国家和学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在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元模式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教学知识点中,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慢慢渗透应有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活泼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思政;多元模式融合;案例驱动;翻转课堂

一、融入思政教育的多元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求和当前课程缺乏思政渗入的矛盾,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有限的学时数之间的矛盾,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材更新缓慢的矛盾,传统教学方法的乏味和学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四大问题,采用多元模式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1.思政和教学知识点的多元融合。将思政精神和教学知识点完美融合,如,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中,对大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律知识的普及,正确引导其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其在参与网络社交活动时,体会到思政理论课中所展现出来的对其思想的教育是基于主流价值观对他们思想的忧患意识、阵地意识及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让大学生接纳对其传递的思想理论教育。在某些案例中,如关于网络安全的教学中,加入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案例,提高理论课的趣味性,同时,有效地进行思想渗透。2.教学时间的多元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课时较少,教师选择有针对性的可进行思政理论教育的某些热门网络知识,提前给学生布置网络编程、网络安全之类的研究课题,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思考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精神,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3.教学资料的多元融合。市面上计算机网络教材繁多,侧重点不一样,单一教材的知识面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新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教师查询相关教材,搜索相关资料,兼顾传统的网络理论知识,又能反映最新网络技术,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的引导、渗透,精心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4.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针对这门课的特点,采用课堂讲授、作业巩固、辅导答疑、学生自学参考资料的多元融合方式,针对某些课程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例如探讨学生如何在网络的大千世界里,彰显个性的同时,不能迷失自己,像传统的知识分子一样关注精神的永恒价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使自身的主体性在网络文化中得到充实。同时,自身的主体性又能使学生成为网络真正的主人,而不是“网中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示例

汇总所有教学内容,把知识点和思政精神充分融合,比如:1.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进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教育。“概论”除了讲授专业词汇定义外,还要深入学习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学习网络信息的关键点、着力点。2.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行爱国强国意识教育。计算机网络诞生自美国,我国发展较晚,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蓬勃发展,并发展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但网络技术目前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3.通过“域名系统”进行科技强国的教育。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重要的域名服务器,在网络里上共有13个不同IP地址的根域名服务器,可以说谁掌握了根域名服务器,谁就掌握了整个网络控制权,可我泱泱大国,却没有一台根域名服务器,只能通过镜像来完成域名解析,而国家安全问题只能靠其他的附加技术实现。4.通过“网络安全”进行网络安全的教育。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安全时代。网络安全已经不仅仅是网络本身的安全,更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城市安全、人身安全等更广泛意义上的安全。5.通过“密钥体制”进行保密意识的培养。数据的共享,数据的网络传输,网民保密意识的淡薄,唯利是图的奸商,导致下到个人隐私,上到国家机密信息的泄露,从我做起,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6.通过“数据网络传输的原理”进行强烈的法律意识教育。在拥有了专业知识,成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后,不能因为任何理由,撰写编辑病毒,传播病毒,更不能进行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给他人和社会带来隐患和损失,做任何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7.通过“下一代因特网”进行提升强国意识的教育。目前大多数网络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在新的技术面前,教育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未来掌握网络的核心技术,把我国发展为网络技术强国。

三、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慢慢渗透网络应用的道德规范和丰富的技术价值观内容,使学生体会网络与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倡导网络道德自律,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的习惯,认同网络的价值,正确地认识网络、网络技术应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信息素养,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案例驱动教学。秉承问题性、真实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精选、精编特色化案例,打造课程教学案例库。如,在讲解计算机安全时,介绍全球较出名的一些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如熊猫烧香病毒、磁碟机病毒、机器狗病毒及震网病毒等,并要求学生从中反思,如果病毒影响到自己或国家安全,该如何解决。2.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专注地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如,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应用中,老师提出探讨内容并给予部分相应电子资料,学生提前查阅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共同探讨网络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并研究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以及自己在参与各类网络活动时,碰到类似问题,该如何解决。3.课程网站建设。做到所有电子资源上网,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涵盖所有教学课件、上课视频、讨论题目、师生互动内容等。4.考试考核方式。为使学生重视每个教学环节,全面掌握课程知识,保证教学效果,课程成绩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知识点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中加入思政相关讨论和思考总结的分数项,如关于网络安全,思考并总结一旦网络被攻击而彻底瘫痪,除了对生活的影响外,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等的影响。闭卷考试题目中,加入思政思考题,如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从计算机网络学习角度看,我们该如何做。

四、总结

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课堂讲授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令群,袁小华,何世钧.多元模式融合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73-75.

[2]肖本新.高校思政教育如何实现“供求平衡”[J].人民论坛,2018,(1):116-117.

[3]裴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18,(7):67-68.

[4]张慧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7):7-7.

作者:王令群 袁小华 张天蛟 王振华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