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网络混合组网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网络混合组网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网络混合组网模式研究

1引言

目前,人们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社会,许多政企单位都开发和部署了先进的应用软件,比如公文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为了能够支撑这些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政企单位需要购买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机箱等建设一个先进的网络,以便能够实现软件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1]。但是,目前接入网络的设备不仅包括PC设备,还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因此网络中的设备既包括有线设备,也包括无线设备,传统的光纤组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本文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开发和设计无线和有线混合的网络,这样就可以提高用户的移动设备通信能力。

2计算机网络应用需求及组网模式研究

目前,计算机网络覆盖的楼栋非常多,因此有线需求和无线需求也大幅度提升,本文在分析常规的有线需求的基础上,还分析了特殊的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等用户的通信需求。目前,用户购买了许多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这些设备利用4G网络或5G网络随时随地地接入到应用软件服务器,访问软硬件资源,因此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通信需求非常大。另外,政企单位的用户还需要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将一些需要紧急处理的资料发送给办公人员,就需要远距离无线通信[2]。另外,目前社会上的高清晰视频、网络游戏等也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因此有线和无线网络传输需求正大幅度增加。目前,计算机网络组网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使用,主流模式包括三种,分别是星型架构、总线型架构、网状型架构[3]。(1)星型架构。星型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使用独立的线路将中央节点和其他各个节点集成在一起,相邻的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中心节点实现数据共享。星型架构采用交换机或集线器作为网络的中央节点,每一台计算机终端或服务器都可以通过使用网卡连接到中央节点,各个节点呈现出一个星型状态分布。星型架构的网络拓扑架构建设简单,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模式,得到了许多政企单位的推广和普及。(2)总线型架构。总线型架构中所有的网络节点都与总线直接连接,利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等传输数据,目前也采用光缆作为总线传输数据。总线型网络拓扑架构不需要外联设备,直接使用一条总线实现数据连接,所有的组网费用都非常低,这种网络节点共用总线带宽资源,传输速度会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增多而下降,总线型架构的网络用户扩展比较灵活,如果需要扩展用户仅需要添加一个接线器即可,但是由于局域网冲突比较大,因此连接的用户数量非常有限,单个节点失效不会影响整体网络通信,但是如果总线一断就会导致部分节点无法正常通信。(3)网状型架构。网状型架构是指可以将各个节点通过传输线连接在一起,每一个节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节点相互连接,网状拓扑结构的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网状结构的连接非常复杂,管理和维护也需要浪费很多的资源。网状型拓扑架构也拥有许多的优势,网络通信可靠性高,任意两个交换机之间都存在一条数据传输线路,因此通信路径比较多,如果一条路径发生了故障,就可以通过另外一条线路把信息发送给交换机。网状型架构可以采用多种信道和多种传输速率,网内的服务器或终端节点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均衡线路的负载,强化信息流量分配,能够帮助用户选择最佳的路径,传输的延迟也非常小。

3计算机网络混合组网模式设计

目前,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类型、数量的增多,访问网络服务器的用户也迅速增多,因此人们对未来计算机网络的要求也更高,比如,我国计算机网络主管部门规定,政企单位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需要达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的A级,这些机房的设计使用需要满足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机房还需要严格地遵循先进性、可靠性、规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原则,选择一个可靠的机房组网结构,选择一个合适的设备选型,关键线路和设备还需要采用冗余设计,保证数据资源的通信需求。因此,本文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计算机网络采用混合组网模式,这样就可以将网络划分为三个关键的层次,分别是服务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1服务层

服务层部署的设备包括各类型的服务器,比如DNS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这些服务器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数据资源,包括视频、音频、文档、图像等,提高了数据处理性能[4]。服务层部署的应用软件也很多,不仅包括传统的公文管理系统、视频传输系统,还包括当前无线网络常用的系统,比如手机游戏系统、手机视频系统等,大大地提高了数据交换和共享能力。服务器还可以实现信息存储,构建大型的云存储中心,实现信息加工和处理,保证光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光网络单元的容载能力。

3.2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转发,部署的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等,以及很多的光缆线路和光网络单元设备,比如OLT、ONU和ODN设备等,这些都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保证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非常快。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保证路由网络的完整性,路由器可以采用一定的转发策略确定数据路由转发,路由器也属于互联网的各个信息节点,能够实现数据不同网络的连接操作,基于TCP/IP协议可以完成数据传输操作功能[5]。路由器采用的传输协议较多,因此会导致网络传输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三层交换机。交换机可以实现数据存储转发操作,并且引入了三层路由协议功能,可以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工作。三层交换机工作于TCP/IP协议的数据链路层,能够按照端口地址表查找数据传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确定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以便能够实现交换机内部传输矩阵的发送操作,如果发送的数据包地址不在地址表中,就可以利用广播操作,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的接口,实现数据学习操作。

3.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为网络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提供一个配置使用功能。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应用需求调整网络存储设备等资源,以便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扩容功能,因此混合组网功能需要提供一个配置接口,及时地添加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网络运行状况进行维护,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4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接入网络的软硬件资源越来越多,网络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实现网络的智能化、共享化,进一步增强网络数据传输能力,本文提出一个分层化的混合网络结构,将网络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传输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不仅可以提高各层的管理便捷性,还可以扩展网络的容量,构建冗余线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朝晖,牛亚雷,余金磊.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区域性导控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17(22):60-63.

[2]王红艳,刘暐.基于稳定链路的WSNs拓扑优化算法设计及仿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19):45-48.

[3]汪强,葛俊强,常坤,等.基于协议无感知转发技术的信息中心网络:设计、实现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40(3):431-438.

作者:胡智俊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