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应用型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日益突显,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应用型院校重要的支柱。青年教师大多从博士直接进入院校任教,缺乏充足的教学培训,教学学术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青年教师在教学学术能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着环境、需求及思想等层面的困境。应用型院校应在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氛围、改革学术制度、构建学术性服务组织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学术指引,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学术活动,构建学术共同体;强化教师教学责任感,提升教育专业性,注重教学反思,积极开展合作对话。
[关键词]反思性实践理论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一、反思性实践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D.Schon率先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理论,在理论中诠释教师应践行“反思性实践者”的身份,并在理论中明确知识的界定、知识的获取途径和知识对行动的启发作用。他在博耶教学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诠释了行动研究产生教学学术,认为教师的自我理解和本能是教师在面临复杂问题时采取行动的主要思想指引,教师往往会忽视他们在行动中产出的知识。这类知识的产生通常需要两个程序:一是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情境性描述,二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D.Schon认为,教师应注重在第一程序中产生的知识,这类知识属于“行动中的知识”,应将这些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应用到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同时,D.Schon在其“反思性实践”理论中形成了“在行动中反思”和“对行动反思”两种教师实践性知识思想,即教师通过研究教学中的情景以获得“行动中的知识”和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在教学情境中的行动以获得“实践性知识”。“反思性实践”理论认为行动与思考的结合体是实践,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思考自身已经发生的行为,以获得知识并加以重视,进而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理论成为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提升学术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青年教师要想提升教学学术能力,不仅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高校应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合理评价,提高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二、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的困境审视
(一)环境层面的困境
首先,制度保障的“利益化”取向严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教师发展的管理方面多采用行政约束方式。这种方式会在无形中给青年教师制造压力,使青年教师过多地关注科学研究,忽略教学学术问题。在这种状态下,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难以潜心教学学术研究工作。其次,组织机构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使得应用型院校不能致力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评估教学成果等工作,影响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
(二)需求层面的困境
首先,活动支持的针对性不强。应用型院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主要内容比较笼统,不能对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职称的青年教师安排有独特内容和形式的活动,活动缺乏吸引力。青年教师在活动中没有足够的交流机会。其次,教学学术实践机会有限。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实践机会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安排不尽合理,青年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参与教学实践,无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找出问题。二是由于应用型院校尚未基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学术发展要求建设研究团队,青年教师往往忽视团体合作的重要性,仅依靠自身的理论学习寻找答案。
(三)思想层面的困境
首先,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意愿不强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打消其主动参与教学并探求答案的积极性,以致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中,无法及时调整教学观念和行动。其次,教育专业性相对缺失。当前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够完整、知识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对所在专业领域知识基本熟悉,但对相关专业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储备相对欠缺;二是青年教师往往拘泥于原本的知识储备,较少进行教学实践创新,对本学科新知识认识不足,制约教学学术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学学术成果公开化程度不高。这是青年教师教学分享意识较差的外在表现,反映了青年教师未形成开放的心态去分享教学和研究教学,不能使教学交流发挥原本的意义。
三、反思性实践视角下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的出路选择
(一)环境层面的出路
1.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氛围。回归学术本意意味着应用型院校应该明确教学学术的理念,明确将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视为学术过程,给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足够的重视,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重新理解教学价值。高校应立足于院校发展情况,根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时长,以保障其合理安排教学与反思的时间,使其可以在充分参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主动研究与反思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的行为。高校应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只有从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学术发展才能促进和支撑专业学术的发展,鼓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高校还应主动营造宽松的教学学术氛围,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教学施展空间。青年教师学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其创新和努力息息相关,要想使青年教师主动进行创造性教学并积极进行教学交流,应将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让他们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选择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还要通过权力下放,让教师的发展与院校管理相结合,使青年教师与院校都获得长足发展。
2.改革学术制度。首先,为青年教师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应用型院校应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领域、教龄、职称等不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通过座谈会等方式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教会其如何开展教学实践。培训应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为主要目标,随时关注教师的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方式;应侧重于对教学案例的讲解,鼓励引导其讲述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等。其次,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教学学术工作机会。应用型院校应给予教学实践问题足够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从事学术研究的机会;应积极鼓励青年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申请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学术能力。另外,也可将教学学术课题的立项与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薪资挂钩,鼓励其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工作。最后,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进行公正评价。应用型院校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为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评价设立独特的评价制度。
3.构建学术性服务组织。应用型院校应针对目前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加强学术性服务组织建设,主动为其教学学术成长提供帮助。一是要明确学术性组织的定位,关注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激发其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其进行反思性实践。二是学术性服务组织应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协作者。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三是学术性服务组织应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学术项目,如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避免过多的理论讲述。
(二)需求层面的出路
1.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学术指引。青年教师的成长特征对应用型院校提高教学学术引导至关重要。一方面,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过程会存在瓶颈与停滞。高校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寻求各方帮助,引导青年教师顺利前进。另一方面,高校可充分利用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差异,推行教师导师制,让高职称且具有较高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师对职称较低或教学实践能力较差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分享教学学术案例与经验,对青年教师进行方法指引。
2.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学术活动。应用型院校应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并促进青年教师广泛参与,共享教学实践经验与资源。要提升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必须顺应其发展诉求,对其发展诉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高校可组织实践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实践潜能。针对当前不同青年教师对教学学术的发展需求各不相同的问题,高校应积极与学术性服务组织合作,针对教师的不同诉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营造活跃的教学学术氛围。
3.构建学术共同体。首先,院系内部、院系之间青年教师的合作应以学术共同体为载体开展,帮助青年教师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创建学术共同体,鼓励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教师主动分享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相互学习、共同反思、共同进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学术的自主发展。其次,学术共同体本身就是青年教师主动合作与交流的成果。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观念、知识领域和教学认知等形成了独特的对教学学术的认知,通过学术共同体平台,帮助青年教师对教学学术有更全面的理解与认知,通过不同主体间认知的碰撞,推动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增强。
(三)思想层面的出路
1.强化教学责任感。首先,青年教师认真理解教学工作的价值。教师通常将科研活动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而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活动,与科研活动具有同样的意义。青年教师应改变“教学非学术”的观点,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加大在教学学术方面的精力投入。其次,青年教师应具备强烈的教学学术意愿和正确的教学态度,这是其投入教学学术研究工作的内在驱动力。青年教师应逐步意识到教学不仅是教书,还包括对知识的研究,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自身对教学学术能力的发展需求。最后,青年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教学责任感。教学学术的发展是一个持久战,只有青年教师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将教学学术的发展作为己任,才能不断推动教学学术研究工作的进步。
2.提升教育专业性。首先,将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青年教师应扎实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关注热点话题与新闻,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素养;应学习与本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突破惯性思维,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更加专业的教学实践知识。其次,生成新的学科教学知识。青年教师应在掌握了一般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另外,青年教师还应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积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设置独特的授课方式与教学内容,对学科知识进行灵活整合。
3.注重教学反思。青年教师应根据教学思想的进步,审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在实践与反思中增强教学能力,提高自信心。一是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只有进行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不断意识到自身问题,为教学研究提供突破。二是青年教师应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教学研究。将教学工作视为一项长久的、有探索价值的研究工作,并意识到科研与教育是相互融合的。
4.积极展开合作对话。首先,青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师生间的交流。青年教师应注重“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自尊与知识见解,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合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师生共同进步。其次,同行间应将教学问题作为讨论对象进行合作研究。青年教师应注重总结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同行间的探讨,进行合作式研究,这不仅能吸取到他人的经验,也能顺利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相似问题,实现教学创新,使青年教师在处理教学问题时考虑得更加周到、全面,进而形成完善的教学学术理论。
作者:张凌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