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因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意义】通过分析高校教学人员信息查询行为的特点,探索教学信息查询的影响因素,帮助改进高校教师教学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教学培训方法。【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查询为的相关数据,分析其行为特点,并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得出影响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教学任务、工作环境、个体特征和信源特征对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根据调研分析和扎根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1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调查及分析

1.1问卷发放与收集

为了解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特点,本文从基本信息、信息查询意识、信息查询渠道、信息查询技能、信息评价、信息利用等角度设计问卷问题,利用微信传播在吉林省、河南省、辽宁省、河北省各高校发放调查问卷。数据收集时间是2018年6月25日至8月5日,共收集问卷320份,全部完整有效。整理发现,问卷对象的年龄集中于31-54周岁,男女比例各占50%。学历方面,本科学历5%,硕士研究生学历60%,博士研究生学历占35%;职称方面,助教5%,讲师35%,副教授55%,教授5%。

1.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2.1教学信息查询意识较强

调查发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几乎100%的教师都能敏锐的发掘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并保留偶遇信息,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却有近50%的教师常找不到曾经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意识,但是却欠缺有效的信息整理能力。有70%的受访者回答对于教学信息的查询源于其具体的教学需求,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特点,仅有少量人员是出于平时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1.2.2网络查询渠道为主,人际沟通渠道较少

问卷调查显示有接近90%的人回答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习惯于使用网络搜索平台进行信息查询,甚至有接近30%的人回答已经不再选择使用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在获取教学相关信息时,教师对于同事或课程组的帮助利用率不高,仅有45%的教师经常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仅有25%的教师会选择在课程组内求助。同时,调查发现有近20%的教师反映并未从同事那里获得积极的信息支持和帮助。

1.2.3信息查询技能较高,专业数据库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有近75%的教师能够使用网络高级检索功能进行信息查询,擅长于选择关键词进行信息查询。但是也有近45%和30%的教师不会使用专业数据库的订阅功能和反馈功能,对专业数据的利用率不高。

1.2.4重视信息整理和评价,信息利用比较谨慎

90%教师会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提炼拆分,并重视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对网络信息的利用保持谨慎的态度。在使用信息之前会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修改,甚至会根据信息内容调整教学方案。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在教学信息的人际沟通和网络交流程度不高,仅有25%的教师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相关信息,仅有40%的教师会在单位内与同事沟通教学信息。

1.2.5教学能力和信息查询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有近20%的教师未参加过教学能力培训,有近50%的教师未参加信息查询培训,但是有85%的教师愿意或者在适当条件下愿意参加教学能力和信息查询技能培训。

2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的扎根研究

2.1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特点,分析其行为影响因素。本文对长春市部分高校的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利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影响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了使访谈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所选教师尽可能来自不同的学科,最终有来自管理学(6)、经济学(5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人)、法律(4人)、机械制造(4人)、化学(2人)、艺术学(3人)、体育(3人)等不同学科的32名高校教师参加了访谈。访谈时间为2018年7月1日至8月10日,采取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每位教师的访谈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最终从得到的访谈记录中随机选择了27份进行编码分析,另外的5份访谈记录留作理论饱和度检验。

2.2资料分析

2.2.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指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抛开脑中已有的观念,将收集到的资料打散,按照一定的段落进行编码,然后对资料中的定义以及现象进行凝练形成概念。首先对原始的访谈资料进行逐字编码、标签和录入,然后对其内容进行比较、辨析,从原始的访谈资料中发现初始概念。为了减少资料整理者个人主观想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所选取的语句尽量保证其原始性。最后提取其中包含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语句和结论,将其概念化。

2.2.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将归纳出的概念进行归类、抽象、提升和综合从而形成范畴,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炼主轴范畴,发现和建立范畴和概念之间的各种联系,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通过开放式编码阶段,将访谈资料处理得到的影响信息获取行为的概念进行了重新整理,合并重复的概念因素后归纳出相•关概念和范畴。

2.2.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又称核心编码,是指围绕核心范畴,与经过系统分析总结出的主范畴建立联系,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核心范畴必须在与其他范畴的比较中一再被证明具有统领性,从而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范畴有关的代码、概念和范畴上面,使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本研究的核心范畴是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蕴含的基本准则为:教学任务因素、工作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和信源特征因素等4个主范畴对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2.2.4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文研究在27个访谈记录时就达到了饱和状态,为了更具有代表性,又选择了5个团队进行饱和度检验。将访谈内容进行随机抽取,最终并没有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4个主范畴内部也没有产生新的构成元素。由此可以认为,本文的范畴编码和因素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2.3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2.3.1教学任务因素分析

行为由需求引起,教学任务即是影响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核心因素。面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查询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所选信息渠道也会有所差别。同样,不同的授课对象也会影响信息查询的内容和方式,比如在给研究生教学时,需要更多的学术素材,专业数据库成为首选;为了应对网络信息快速的迭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也不得不走进网络,了解网络。

2.3.2工作环境因素分析

工作环境因素包括单位环境、团队环境和时代环境三个部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协调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在家时可以利用网络查询公开信息,在单位时可以下载专业数据库资源。单位内部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师是否选择同事互动和交流的主要因素。其次,在研究中发现,教学课程组的作用发挥的并不明显,有的教师未参加课程组,有的教师虽然参加课程组,但是并未充分利用课程组协作的精髓,课程组流于形式。第三,时代环境的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沟通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大量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出现,纸质形态的数据利用率急速下降,必然影响和改变教师信息查询的方式。

2.3.3个体特征因素分析

个体特征包括个性、经验、习惯和技术能力等四个方面。教学过程可以因为学生的不同和教师的不同而变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访谈中就发现,由于个人教学风格的差异,有些教师并不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而选择独自摸索。同样,教师教学经验和经历的丰富与否也影响信息查询的内容和数量,教学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进行补充性信息查询,而教学时间短的新教师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课程准备,所以需要更全面、更系统的信息查询。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查询坚持省时、省力原则,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分享习惯。同样,技术能力会影响到教师能否采取高级检索方法进行信息查询,是否能够提高检索效率。

2.3.4信源特征因素分析

整体而言,信源信息的全面性、时效性、可获得性、便捷性会影响渠道选择。虽然在调查中发现,有较多的教师选择网络渠道进行信息查询,但是也有部分教师仍然钟情于图书馆资源。分析中发现,教师是否选择图书馆资源受到节省精力习惯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是否具有熟练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的影响。虽然有个别教师反映图书馆资源陈旧,难以获得有效信息,但是同时也有部分教师指出图书资源很丰富,包含信息充足,能够很好的满足教学需要。

3完善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对策

综合对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分析和扎根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步完善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对策。

3.1提升信息查询和组织意识提升信息查询和组织意识,提高信息查询技能

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主动信息查询和信息组织的意识,注重日常偶遇信息的积累;同时要避免对网络信息的直接使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注重对所获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以便于在需用时能够方便使用。另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技能或信息查询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法,频率不应过于频繁,持续时间不应过长,参加人员不仅仅局限于新教师,所有教师都需要更新观念和意识,提高信息技能。

3.2发挥教师团队功能发挥教师团队功能,加强团队互动

业界公认教学团队或课程组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梯队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即使在研究中发现,有部分教师反映课程组效果一般,但是要仔细辨别其成因。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团队考核、激励机制等方式推动和鼓励团队互动。

3.3构建良好的信息查询环境构建良好的信息查询环境,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

信息查询环境涉及教学的工作环境、图书资源环境和电子数据库环境。首先要搭建一个适合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的硬件环境,方便同事之间的沟通学习。其次,注重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建设和宣传,明确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求,注重图书资源的专业性、时效性。第三,要加大电子信息资源建设,突出学校的特色网络资源建设,发挥图书馆信息查询和导航功能建设。同时,不断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从传统的服务模•式中走出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查询和信息获取方式,提供远程数据资源服务和虚拟服务。重视教学类信息资料的建设,重视文献信息开发利用,重视信息宣传,提高教师对图书馆的认同和信心。

4结语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获取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在信息查询过程中虽然具备较强的信息查询意识,但是仍以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为主,在平时的信息积累和信息整理工作方面并不如意。教师信息查询渠道主要以网络为主,少数教师仍然选择图书馆。但是在人际沟通和交流学习方面略显不足,或许与同事之间见面机会不多,缺少健康的教学协作机制有关。研究发现,高校教师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查询技能,但仍有待提高。研究发现,教学任务、工作环境、个体特征和信源特征对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基于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特点表现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章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教学信息查询行为的对策,希望对高校教师自我提升和组织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冀鸿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