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具备教育思想与素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具备教育思想与素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具备教育思想与素质

摘要:信息化时代对初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育界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作为一线教师,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初中教师;教育思想;素质

一、信息化对初中教师教师教育思想的影响

信息化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深刻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几乎所有人都在探索应对方略。但是,到目前为止,信息化仍在不断向纵深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还在不断的加深,所以人们的探索也还在继续。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思想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导纤维、生物工程、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群的产生与发展把历史的列车牵引到一个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或智能经济)时代。理论界的一个共识是比尔?盖茨及其微软公司的成功是知识经济形成的标志。所以谈知识经济不能不谈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出生于1955年的比尔?盖茨,在其21岁时与好友创建了微软公司。1982年因其为IBM公司新型微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完成,成为同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后不断战胜竞争对手,在其31岁时就成为最年轻的世界首富。对知识经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的令人信服的定义。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革命性的。在传统经济形态中,由于大量非熟练劳动岗位的存在,使未受过教育或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总可以找到工作,尽管其工资待遇低,但其生存尚未受到太大威胁。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后,技术代替了人力,高科技产业对用工的特殊要求,使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结构性失业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教育做基础,不但使高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供给遇到困难,而且还将使众多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追逐日益减少的非熟练劳动或体力劳动岗位的矛盾无法解决,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经济社会里,人们需要通过学习自觉地适应经济发展对就业者素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学习,实现自身从失业状态到新的就业岗位的转变。由此可见,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教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的关键。教育要担负起这样重大的使命,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绝对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受教育者。所以教育要造就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自身必须进行重大的、彻底的改革,其中关键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的教育思想。

(二)信息化与教育思想人类进入20世纪1940年代后,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与传统机器结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改变了工农业生产的面貌。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一家自行车公司,只有20名雇员,1台计算机,却能生产18个型号,1000万种不同款式的自行车,而且有119种颜色、图案、尺寸和规格,几乎同顾客的需求一样多。顾客要买自行车,可先提出个人的要求,员工在测量了顾客的身材后,3分钟就能画出顾客需要的自行车样图,3小时就可以提供顾客所希望的自行车。类似于这样的工厂在世界各地已越来越多,工人逐步从繁杂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和消遣性的活动。计算机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结构。据统计,在传统的机械化生产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员约占2%,而在完全自动化的企业里,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员则占20%-40%。在发达国家就业人员中科技人员增长比非科技人员的增长要快,增长率之比大约是6:1。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国企改革的事实已证明两者的差距已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往往是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下岗者居多,而且再就业机会也少,而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下岗者少,再就业机会也多。伴随着计算机进入教育教学领域,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再只是在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世界主要图书馆的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写作、创造。还可以代替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批改作业。在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能力,所以有人说:未来的学校可以没有教材,但不能没有计算机。计算机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许多方便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许多教育教学任务。目前,计算机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为教师提供帮助:1.对教学进行监控。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2.帮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学习者可在与主机并网的自己的计算机上,向主机提出要求,主机很快就能从资料库中提取出学习者所需要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输出讲解声音。如果学习者仍存有疑难,可请求主机重复播放,或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直到学懂为止。正是在这样的人——机对话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3.帮助教师和学生创设一种探索性的学习环境。这种探索性的学习环境因其真实、生动、安全等特点,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望尘莫及。如现在城市很多学校已实现计算机网络教学,要求每个教师要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软件,存于教学信息库中,学生回家后可以在自己家的电脑上学习。正因为计算机对教学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线的初中教师,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跟上时展的步伐,不能抱残守缺,继续以传统观念对待学生、对待教育和教学活动。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更新观念,适时“充电”,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满血回归”和能量充促,与学生能在同一频道形成“同频共振”,做学生道德的塑造者、思想的雕刻着、知识的“播火者”、能力的引领者。

二、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要求初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此,我们认为作为现代社会的初中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职业道德是开展职业活动的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事某种职业的道德基础,这个基础扎实了,职业活动才能有序开展,反之,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活动就会广受垢病。教师的教育活动同样如此,大凡那些德高望重的名师,都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技能上有独到之处,更主要的是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首要的素质因素。

(二)现代的教育思想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意识指导着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对一个教师来讲,其它素质都是以教育思想为背景的,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或者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操作行为,其它素质都难以实现。所以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必须首先确立并形成现代的教育思想。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知识未必能成为一个好教师,但没有知识绝对成不了一个好教师,这是一个共识。现实中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的很丰富,但不是一个好教师,老百姓把这些教师称作“牛皮灯笼”。初中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对自己所代学科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的把握,既要掌握它发展的历史,也要掌握发展的现状,还得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二是广博的文化知识。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长流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要恰当的解释这些问题,没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的,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才能应对自如,也才能通过教学把知识教活。三是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给教师提供的是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论,教育活动是非常专业的实践活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必须用专业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实践中有些教师不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不学习教育理论仅凭经验也能当个好教师,事实是这样的教师只能成为“教书匠”,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型教师。那些教育家型教师,往往都有深厚的教育理论涵养。

(四)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讲,只有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定的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实践中很多教师有个误解,都在寻求最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事实上是根本就没有最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果有,我们认为最恰当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方法是最恰当的方法?在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既能恰到好处地解释内容,还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换一个教学内容或者是换一部分学生,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再适合。所以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最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最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又是动态的。现实中有些教师在学习别人的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时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照搬照抄,不考虑某些经验的形成环境和条件,结果适得其反,这些教师忘记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告诫。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恒定的主题是改革和发展,最可怕的是以不变应万变。

(五)优化的教学技能优化的教学技能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局部的具体的某个环节问题的,是教学过程的操作行为。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求有从事这个职业的职业技能。比如医生,他们必须经过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了职业技能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教师同样如此,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要做到各种技能的优化组合,才能比较自如地进行教育教学。

(六)科学的学生管理科学的学生管理是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它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学生管理我们强调的是科学管理而非经验式管理,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学生管理就是把学生管住。我们认为管理重在“理”而不在“管”,“管”要借助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理”却要在规章制度的框架内,灵活的理顺各种关系,既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各种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也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同学与同学、学生与教师等各种关系的重要性,如能做到这些,学生管理才是科学的。总之,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未来教育将出现一系列变化:学校实行开放式教育教学;远距离教育成为主要的教育方式;硬件与软件成为主要教育工具;应用信息能力为主要内容;提供咨询服务成为教师的新任务;接受终身教育是学生的新选择;网上信息资源是教育教学的新空间。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必须面向未来,迎接新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立现代的教育思想,重新认识自我角色,重新确立自身角色定位。

作者:魏美玲 单位:兴县一二〇师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