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提出,职校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注重同伴合作、精心备课,力求生动创新,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精心设计深层次互动,并适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坚持反思和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让学生愉快地上好语文课。

一、树立“大课堂教学”观

“大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立足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实行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系统。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作品《诗情画意——探究(关雎)之美》为例,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大课堂设计思路”,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围绕课文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诗歌鉴赏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师生在愉快的教学体验中感受到了语文的巨大魅力。

(一)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多元自主学习,完成对诗歌的初步感知。一是学习微课;二是分组合作画出《关睢》中的一个场景,并结合微课思考本组画作中的意象;三是录制朗诵或咏唱《关睢》的音频发至云班课。

(二)课中首先,将吟唱导入课程,营造学习氛围。其次,在课中用10道文学常识题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巩固《诗经》文学常识;展示学生音频作业并正音,播放名家朗读视频;结合《关睢》音韵图引导学生了解诗中双声叠韵词的含义和作用;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接着,各小组上台讲解画作意图,探究诗中“水”等意象;请学生配乐朗读,领略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淑女、君子的形象,在古今比较中深刻体会如何做真正的君子、淑女;男女生自由搭档进行“情读”,理解人物形象之美,再组织学生开展微辩论:诗中君子、淑女“发乎情而止于礼”的道德追求,是否适用于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以此培养学生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最后,全班学唱民歌曲调《关睢》,感受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完成对诗歌文化之美的探究。

(三)课后结合课堂讨论中列举的上完厕所不冲、洗衣机里洗鞋子、把茶叶渣等垃圾倒在开水机上等不文明行为,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等,在云班课讨论“我离君子、淑女还有多远”,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自我反思,以诗导行,争做现代社会真正的君子、淑女;同时展示学生学习本诗完成的书画作品。《诗情画意——探究(关雎)之美》采用翻转课堂,按“以诗塑美以诗怡情以诗育德以诗导行”的主线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音、意、情、美四重朗读,探究《关睢》之美,学习、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这堂课的授课对象是广告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画诗中场景等学习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又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还能促进学生对诗作内涵的体会和理解。

二、认真分析学情,注重同伴合作,加强集体备课

职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准备每个教学环节时都要想着自己的设计是不是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引发深思,从而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感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注重同伴合作。语文教师只有经常听课、开设公开课、参加相关培训,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分享,才能更好地感知和体验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个性化,夯实教育理论基础,促进专业成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参赛者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参赛,每堂课的设计、教学均由三名教师组队完成,所有获奖作品都是参赛团队花费很多心血和精力,用集体智慧共同打磨的优质课。

三、适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文内涵的挖掘要有一定深度

(一)适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语言的表达,都要力求生动、有新意,并适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诗情画意——探究(关睢)之美》中吟唱导入、常识检测、学生音频正音、名家范读、学生“意读”、男女分组“情读”、微辩论等各个教学环节,既生动又富有新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再看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作品《诗经•小雅•蓼莪》。该作品中,教师充分运用班课教学平台和自行创建的语文公众平台,由一张在风雨中逆行回家的男子背影图片导入,创设生动感人的情境,触动学生心弦。接着用“数字暗号”的游戏,引导学生回顾或增补《诗经》的相关概况。而在体验探究、升华情感环节,教师播放了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中演员斯琴高娃关于母亲的朗读片段,之后请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诵读《蓼莪》,最后学生上台诵读课前自主学习时所选篇目,并结合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经历谈个人感悟。教师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

(二)对课文内涵的挖掘要力求有一定的深度教师还要注重对文本的研读,对课文内涵的挖掘要力求有一定的深度,巧妙得体地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精心设计深层次的互动。这些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网络等各类媒体的互动,课前的专题调研、采访、整理和课堂上的研讨辩论、汇报展示等,将多元互动贯穿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热情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作品《立“据”为证以“凭”成信——凭证类条据的写作》和二等奖作品《墨子•尚贤》为例。在《立“据”为证以“凭”成信——凭证类条据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在注重教学生正确、规范地写作条据的同时,应将现实生活中真实、典型的案例融入人文、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契约意识和诚信品格,使教学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职业素养、职业规范的培养。《墨子•尚贤》一课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教师在“借古鉴今”环节播放动画作品《庖丁解牛》,让学生感悟到“好的作品就是吸引眼球,并富有创新”,在“课堂总结”环节则告诉学生,《尚贤》中的“贤”就是“有优良素养的技术人才”,鼓励学生成为“品格高尚、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使语文知识的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有机融合,也使得教学得到了升华。当然,生动的好课还需要教师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授课。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上课生动有趣,金句迭出,屡屡冲上热搜,就值得教师们学习。

四、坚持开展教科研工作

学无止境,职校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坚持开展教科研工作,不断提升、不断突破自我。一是经常阅读,做摘录、笔记;二是观摩或开设公开课,观摩或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参加各类培训;三是坚持做课题,撰写教育教学随笔、论文,编写教材等;四是指导学生参加演讲、朗读、写作、辩论等比赛。总之,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润物无声、立德树人,是职校语文教师不断获得职业幸福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邓建君.在语文教学中践行“大课堂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J].职业,2010(10).

[2]王寿斌.思政课教师需提升“亲和力”[N].中国建设报,2020-01-02.

作者:邓建君 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