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堂讨论教师角色定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常见的课堂活动,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教师应善提问题,妙营氛围、巧助推进,以实现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学成效的最大化。善当“问题设计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谓“设计者”,一是明确讨论目标,规划问题设计。目标的明确有利于问题的针对性选择。二是了解学生需求,提炼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需要兼顾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及生活经验,从学生现状出发进行问题提炼,设置难易分层、数量恰当的问题。三是把握课堂时机,优化问题设计。课堂讨论的环境是开放而复杂的,因此问题的放与收,并不会一直遵照预设的时机呈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及时作出优化调整。妙当“气氛营造者”。课堂讨论的过程离不开学生无拘无束的状态和畅所欲言的表达。所谓“营造者”,一是教师妙于激励学生敢于讨论、乐于讨论,如可通过破冰游戏、座次安排等方式引发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二是教师妙于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融入学生、感染学生,可通过参与滚雪球式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与学生一起感悟、深思、质疑、论辩,带动学生的交流热情。三是教师妙于对学生的肯定与赞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交往自信。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思想的闸门打开,思维的碰撞、激烈讨论也会随之而至。
巧当“讨论推进者”。课堂讨论的持续推进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观察者、倾听者、主持人、信息提供者、共同参与者等角色中进行灵活调整。所谓“推进者”,一是想办法让学生做准备,即在课前布置好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并自我思考,进行讨论前的经验积累。二是随时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及时点拨与引导,进行潜在引导。当然,成功的推进者最好在学生进行讨论期间少做少说,以最终求助者的身份贯穿讨论始终。三是积极鼓励未参与者,运用小组重构、规则引导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后再巧妙询问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作者:王静雅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