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摘要:教学能力比赛逐渐纳入职业院校常规化教学赛事,成为职业院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围绕双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引领、建设成效辐射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教学能力;双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建设成效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0年首创,2018年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大赛的重点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经过十年来的起步、探索、完善和深化,教学能力比赛已成为职业教育一张靓丽名片,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

一、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新方案、提出新要求

2019年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第一年,为落实落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赛推出并实施全新方案,新方案更加体现时代特征,职教特色更加鲜明。

(一)对接新时代职教政策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及培养要求,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2]。第二,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中,教师是主体,教材是载体,教法是途径。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首先需要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3]。教材是实施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要素之一。教材的改革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教材内容要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教材形式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教法是“三教”改革的核心,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生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面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改造课堂,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第三,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通过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相衔接,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夯实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职业院校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典型做法,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循序推进试点工作,遴选几个重点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接国家学分银行,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复合通道;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试点,确保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4]。第四,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育人作用不断体现。“互联网+职业教育”促成了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等多元化办学格局,促进职业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满足全面终身服务、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经济社会各领域创新成果通过互联网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构建以学习者我中心的教育生态。第五,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关键,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高水平、结构化指教师团队结构科学合理,团队中有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有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有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等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要以全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建设模块化课程为突破口,扎实做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二)比赛回归教学原生态,全面考察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自2018年起,比赛内容升级到一门课程12学时的公共基础课程或16学时的专业(技能)课程。比赛全方面系统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信息素养、双师型等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比赛还强调落实国家教学标准,要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课程标准,进行学情分析并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5]。教学能力比赛已经从参赛对象(教师)、参赛内容(课程教材)、考点(教法)三个方面实现了“三教”改革的有机统一和集中呈现。

(三)评审流程更加公正、严谨、规范比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广泛参与和层层择优选拔,程序严谨、规范。评审方式采取网评+现场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专家由每所学校推荐形成专家库,从中随机抽取产生。专家通过学习文件,审阅作品,最后客观、公正、独立地依据评分指标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并提出评审意见。评审指标包括学情与目标、内容与策略、实施与成效、教学素养和特色创新五部分[6]。这5个指标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解决了“在哪儿,去哪儿,怎么去,到达否?”的问题。学情与目标是前提,教学策略与教学实施是核心,教学成效和特色创新是关键。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层次明了、逻辑清晰、设计巧妙、环节相扣,且每个环节有数据支撑、针对聚焦、具体准确、可测可凭。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举措

(一)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有影响的双师队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培养优秀教师、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构建全方位教师培训体系等措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7]。一是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构建骨干教师发展平台,通过个人学习、集中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培养一批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骨干教师[8]。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青年教师有学历、有活力、有干劲,他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学校应为青年教师“铺桥搭路”,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老教师“传帮带”,请校外专家、行业带头人来校讲座,让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听讲座、培训学习等,不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同时鼓励并支持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教师多参与到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加压的形式促进其更快成长。二是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各个学校都涌现了一批以专业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为主力的成长较快的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项目成果丰硕,是推动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优秀教师队伍。发挥骨干教师“带一支团队、抓一批项目、出一批成果”的影响力,将他们教书育人的经历、教学科研的收获展现出来,帮助其他教师提升与成长。为名优教师搭建平台,邀请校外教育专家、学者来校做报告,鼓励优秀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外出交流,形成校内校外联通,良性友好的交流互动氛围。三是构建全方位教师培训体系。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升政治站位,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明确发展目标,引导教师结合实际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发展平台,通过个人学习、集中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做实事求实效出成果;加强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外出研修,到一流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和难题攻关。

(二)政策引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和绩效分配机制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和绩效分配机制,激发教师热心从教之动力,构建教师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一是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以师德、教研、科研、发展为一体的多元化成果评价体系,在全面考核教师履职尽责、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基础上,重点考核对国家、行业产业、学校发展的贡献。针对不同专业类别、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建立分类分层、差别化考核机制。对于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重点考核其评价教学、科研工作的成果。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重点考核其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和教研教改成果等。二是完善绩效分配机制。加强师德考核力度,建立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明确规定师德底线,并制定相对应的处罚措施;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加强教学质量考核,从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和研究、教学获奖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考核;完善科研评价导向,建立“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加大奖励力度;重视社会服务考核,重点考核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教师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方面的工作。

(三)以赛促赛、赛教融合,反哺课堂教学以赛促赛、赛教融合是符合信息时代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新教学模式,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职业院校将教学能力比赛常规化,从选拔、训练到参赛,围绕教学能力比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将专业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联通,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觉悟、文化信仰、社会认知;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大赛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更是教育教学的过程,是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质的提升;加强了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通过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落实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科学的育人理念、扎实的专业学识、娴熟的教学技术,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课堂革命。二是教师将备赛、竞赛过程中的收获反哺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通过比赛,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将专业学习和素养养成有效融合,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教学,先进文化融入育人过程,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融入课堂,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比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适应就业岗位及职业技能的要求,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要通过组织教学能力大赛、微课比赛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赛促教,进一步推进“三教”改革,推动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姜丽萍.新方案、新要求、新作为——对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

[2]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1-2.

[3]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

[4]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6).

[5]褚彪,董雪,刘辉,等.教学能力比赛促进南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实践——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

[6]唐文晶.试论信息化教学大赛对职教教师能力提升的拉动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52-55.

[7]任君庆,胡晓霞.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质量实施“双高”建设[J].职教论坛,2019(04).

[8]朱金龙,龙艳萍.一体化课程模式下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分析模型[J].中国成人教育,2020,20:74-78.

作者:刘燕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