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计算机教学微课程应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计算机教学微课程应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计算机教学微课程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多,微课程是一种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具有规范化的教学设计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环节。在新媒体时代下,微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将微课程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切入点,结合微课程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微课程教学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微课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能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计算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在高职院校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微课程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很多高校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与微课程教学方式相互结合,发现取得的效果十分良好,对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就微课程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一、微课程融入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制作要素

(一)科学安排计算机微课程的教学计划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在校学习五年,前两年以基础课程为主,后三年以专业课程为主,且最后一年需要外出实习,实际的在校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时间只有前两年。相对于大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有限,因此高职院校在安排计算机教学计划时,需根据学生的在校时间尽量为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确定微课程的设计细则,将部分课程的知识点做成微课,并推广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专业技能[1]。

(二)丰富计算机微课程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主要是对应用型的人才进行培养,在教学时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微课的内容时,可将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网络技能以及多媒体技能等专业知识分类,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更加丰富,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微课程设计大赛计算机专业是一种新兴的学科,该学科的特点主要体现于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等方面,由于该学科独特的特点,将该学科的大部分内容做成微课程十分合适[2]。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微课程设计大赛的方式,让教师将自身开发的微课程教学作品展示出来。通过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比赛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锻炼教师的制作微课程的能力,同时还能在校内选出优秀的作品到校外参加比赛,例如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微课程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3]。

(四)在线搭建计算机微课程教学平台每个高职院校都设有网络资源库以及学习平台,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师将微课程设计好之后,可将自己设计的微课程上传至学校的网络资源库或学习平台当中,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随时下载学习。学生在自行学习完微课程之后,若有疑问,可直接在平台上留言或直接通过其他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直接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学习到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留言,不断对微课程进行改进和更新[4]。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微课程设计步骤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设计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微课程教学内容需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的进行制定;二是需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制定;三是在教学结束后,还需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5]。

(一)全面分析计算机微课程内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且大多数的内容都比较抽象,所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学生在学习时十分吃力。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微课程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对解决这些问题能起到很大作用,可以通过录制微课视频,把重难点的内容录制下来,再一点点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6]。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需对每个课程的难度进行分析,着重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固定的学习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做好计算机微课程教学设计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很多学生甚至在课程结束后就忘了上课所学到的知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课程的开头利用微视频展示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进行实操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7]。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微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确认;其次需要设计出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思维以及进度;最后还需要对教学时的师生互动时间以及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时间进行设计,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8]。

(三)做好计算机微课程开发在录制微课程时,负责录制的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录音器材以及视频软件,将教学内容的演示过程中以及讲解的过程录制下来,在录制时,教师还需要调整图像的清晰度,保证演示的内容、字幕能够清晰地在图像上显示出来,在讲解时需保持响亮的声音,保证录出来的声音清晰可闻,才能让学生准确学习到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能力。

(四)有效执行运用好微课程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领域十分广阔,教师在制作微课程时,可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区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的知识点,将这几类知识点分割出来,逐一进行演示及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制作微课程时,还能根据该课程所学习的知识点设计课后练习的题目,学生在自主学习结束后,通过填写练习题的方式,可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还能通过该方法让学生认知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让学生能在微课程的学习中取得更高的进步。

(五)全面评估计算机微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阶段主要是对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微视频进行评价,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制作微课程时,主要是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微视频中的讲解和演示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地保障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微课程教学质量。

三、积极发挥计算机微课程辅助教学的作用

高职计算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并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让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有一个提升的空间。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若学生在观看微视频后还不能自行解决问题,可直接与教师取得联系,向教师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微课的录制,还能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所学的知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可轻松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程,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预习,同时还能通过微课程巩固所学到的知识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将教师的能力体现出来,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方便,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中,必须提升对微课程的重视程度,明确掌握微课程的设计特点以及设计原则,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将微课程完全融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任刚,王红军.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以高职PPT动画计时组应用微课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184(07):62-65.

[2]付兴宏,罗雨滋.高职院校项目教学与微课程的协作模式探索———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5):134-135+146.

[3]周黎明.信息时代背景下微课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2018,430(08):102-103.

[4]王琛.“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研究———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数字化用户,2018,024(039):189-190.

[5]朱鸿鹏,袁赟.见“微”知著提升高效———微课程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8,014(022):99-100.

[6]付兴宏,罗雨滋.高职院校项目教学与微课程的协作模式探索———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5):134-135+146.

[7]李玉华.“微时代”环境下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文理导航(中旬),2018,000(017):98.

[8]王美林.微课程在幼师高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2018,000(011):66-70.

作者:赵连云 宋扬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