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与加密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与加密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与加密研究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流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常见的就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进行购物,以及电子银行的出现等等,这些新兴的事物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外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威胁,因为在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会上传大量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这些资料和信息如果被人盗取,就会对个人或者组织带来一定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对信息资料的加密,进而保护好个人或者组织的信息,避免因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损失。

1对计算机信息数据进行安全加密的重要性

1.1目前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们完成具体工作的时候九成以上的事务都需要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参与,这种情况下使得工作在网上具有了高度的关联性,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出现信息泄露,那么受到影响的不再仅仅是某一环节,而是整个工作,进而对个人的工作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负面作用。另外计算机信息技术本身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和漏洞,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

1.2个人在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过程中首要目的就是保证自身信息数据的安全,因为个人资料一旦在网上泄露,那么个人隐私和生活空间必然受到影响,这是所有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不愿意看到的。此外企业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如果出现信息泄露,那么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隐私与生活空间的问题,而是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这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都需要充分保证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基于此,对企业或者个人的信息数据进行安全加密势在必行。

2影响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

2.1个人操作因素。

计算机的使用由人完成,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信息安全受到多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影响信息数据安全的人为因素具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黑客、计算机病毒入侵等等,黑客通过一定手段进入个人或者企业计算机的内部,进而窃取个人或者企业的信息数据,对个人或者企业往往造成较大影响。由于黑客的入侵难以准确掌握其规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这种因素的防范具有一定的困难。

2.2非人为因素。

计算机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故障或者受到一定的感染,最常见的就是计算机硬件损坏、操作系统失效或者相关器材的更换等等,这个过程中也会造成计算机信息资料的外泄,比如在维修计算机的过程中维修人员可以检查计算机硬盘内的信息资料;此外当计算机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如电磁波,就会导致计算机运行不利,有时候就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3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加密技术分析

3.1存储加密技术与传输加密技术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主要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信息的储存以及信息的传输,这是计算机的基础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是信息容易被窃取的两个环节。首先要对计算机内部存储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目前在信息的储存过程中应用最广的加密技术主要分为存取控制和密文存储。存取控制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者进行辨别确认并对不同用户的权限进行准确规定,进而实现特定人员对特定信息的获取,避免信息为权限以外的人员获取,这种方式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密文存储通过特定的加密算法或者加密模块对特定信息进行加密保护,防止计算机内部的信息被外部人员窃取。这两种加密方式应用广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信息是要传播的,传播过程也是导致信息泄露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对信息的传输实施加密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主要分为点对点加密和线路加密,点对点加密通过在信息发送之前对要进行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把信息转化为无法阅读或者无法识别的数据包传输给特定的接受者,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进行对应的信息数据包处理,把数据包内的内容转化为正常的信息格式,进而完成信息的获取。线路加密通过对信息的传输路线进行加密,保证特定的传输路线只有得到正确的钥匙才能被使用,如此一来,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难以被其他用户窃取,保证了信息的安全。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息保护作用,其中主要使用点对点的加密方式。

3.2密钥加密和确认加密技术

对信息的加密离不开密钥的应用,为了保证对信息加密的有效性,就必须管理好密钥。密钥在信息保护中起到主要作用,对密钥的管理主要分为生成管理、保存管理和销毁管理等等。密钥一般存储在磁盘或者优盘中,为了确保密钥在生成、保存以及销毁过程中的安全性,就要对密钥的存储媒介进行加密处理。这样一来,密钥在特定的存储媒介中,进而保证密钥对信息加密起到有效作用。确认加密技术主要通过对计算机内部信息数据的使用范围进行规定,保证使用范围以外的人员无法获取信息,进而保证信息的存储和使用都在合理范围内。确认加密还可以保证接受者接收到正确的信息资料,这样一来,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记录也可以保证信息源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避免信息数据被其他人员发送过来,错过了正确的信息资料。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因此必须做好对应的信息加密,避免因为多种数据安全因素导致的信息泄露,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工作人员结合计算机最新发展的理论和技术,进而研究出符合具体需要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加密措施,充分保证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

引用:

[1]于志刚,李源粒.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制裁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100-120+207.

[2]岳立军.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探讨[J].硅谷,2015,03:60-61.

[3]雷清.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分析及加密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2,36:178-179.

[4]钱林红,罗勇.关于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的讨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81.

作者:韦银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