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普及,计算机应用得到了很大扩展,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逐渐凸显,造成了就业压力问题。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随之面临新的挑战,教学内容与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创新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设计;基础教学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逐渐显现。计算机教育作为一种能力教育,具有非常强的运用操作要求。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为达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重点应是学以致用。如何创新课程体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主要问题。

1关于课程设置思路的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课程内容更新换代速度快、实践性强的特点。按照这些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设置课程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实验室建设。从课程内容创新角度来说,应以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并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应用特点相结合。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分析学校实际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按以下几个部分分类整理和组合,即必备的计算机知识与素养、学生独立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技能、熟练运用当前最为普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策略

2.1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途径,是计算机教师讲授课题的主要依据,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选择一本高质量的教材至关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每所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师选择教材时还需要注重教学对象的选择[1],不但要重视教材的普遍性、实用性,还要重视教材的特殊性与时代性。对普遍性来说,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用性针对生活中是否广泛应用,特殊性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代性则指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轻易出现改变。由于学生专业的不同,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差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教师以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应用操作为目的,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是在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机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选择教材时,一定要科学合理选择,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的教材语言一定要清晰且通俗易懂,使教师教学更加容易,概念知识一定要准确,有详细的操作方式,以便学生能够参考教材上的详细操作方式。第二,选择既有基础知识又有案例编写风格的教材,知识内容叙述简明扼要,同时,带有一些拓展知识,有形象逼真的图片,语言通俗易懂,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对于案例操作编写,需要达到学生能够根据教材编写思路、步骤进行技能练习的目的,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技能[2]。第三,教师所选择的教材一定是最新版本,内容一定具有前沿性知识。教材内容中包含当前较为先进且具有前瞻性的IT技术相关知识,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

2.2采用板块教育的教学模式

板块化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采用板块教育方法已取得一定成效[3],比如板块化教学在测量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讲授测量技术课程时,分类整理测量技术有关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衔接性,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此技术的有关知识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引入板块化教学,可以参考此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将文档、表格的排版部分整合为一个板块、将Excel中的函数与Word中的公式整合为一个板块等,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相关联的全部知识,学习效率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开学初,通过摸底考试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真实状况,然后进行小组编排,打乱学生的考试顺序,根据其真实掌握状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4]。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实施更高层次的教学,使其能够获得更高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对于计算机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根据其所擅长的领域强化训练,结合薄弱环节加强引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逐渐考取更高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对于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应让其从头开始学习,打好基础,逐渐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技巧,以此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更高层面的需求,而且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有效避免了“吃太饱、难以消化”的现象。此外,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减轻了教师上课时的压力,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花费太多精力管理课堂秩序[5]。

2.3及时更新案例

及时更新案例库,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前社会条件下,人们只有具备计算机技能,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6]。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顺应时展的高素质、高技能新型人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非常有限,仅通过有限的课堂学习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太现实,学生必须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实际操作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课堂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最重要的还是鼓励学生不断自主学习、强化技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作为教师,需要把平时积累的质量较好的素材、设计项目、案例、典型例题以及学习网站,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选择性将案例、素材、设计项目等传授给学生,同时,对重新分类整理素材,分享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另外,及时更新案例库,让学生了解应用程序变化会导致一些新的案例出现,解决方法随之更新,明白程序运用不是一成不变,时展会推动计算机系统更新。

2.4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得到普及,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全面。因此,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带领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基础应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进行计算机实际演练,也是一个高效的方法。上机操作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处理,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印象更加深刻,进而真正理解、掌握、运用计算机的相关应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学生遇到的问题。对错误率较高的操作方法,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够向高层次计算机应用发起挑战,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此顺应时展,跟上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融入社会,避免被社会淘汰。

3结语

社会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效率,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才,人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计算机教师,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顺应时展,及时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海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9):149-150.

[2]葛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412(18):232-233.

[3]马莉.新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6):50-51,67.

[4]刘秋静.高职院校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好家长,2018(7):214.

[5]王菊.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37(13):91-92.

[6]刘莹莹,张智瀚.谈卫生类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J].才智,2017(2):61.

作者:敖艳丽 单位: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