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素养提升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素养提升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素养提升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摘要:信息素养是高职生未来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学校是信息素养培养提升的主阵地,课程是信息素养提升的主渠道,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其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对目前高职教育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聚焦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围绕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职院校;课程设计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这种变革发生的频率与力度正在不断加速,这也促使着学习者不断革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和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能力成为对当代劳动者和学习者的客观要求,而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素养能够让高职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字化工作环境中更加从容自如,在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中游刃有余。学校是信息素养培养提升的主阵地,课程是信息素养提升的主渠道[1],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信息素养提升的着力点。高职生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国家政策层面上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做出了顶层设计。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标准。学校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形成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课程体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教学研讨、同行交流、查证文献,笔者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如下总结。

1.1课程开设覆盖面广 但学生水平个体差异大

高职院校学生都会在学校接受计算机课程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比例较高,大部分学校将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学生的必备毕业条件之一。由此可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水平,但水平高低确实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主要是受生源地教育水平以及学制不同的制约。

1.2教学设计应试倾向明显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

对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这是能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容易就变成了考证培训课,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任课教师上课必谈考点、必练真题。虽然学生应试技巧丰富,考试通过率也逐年提高,但是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应试高分的背后是对软件考点的掌握,而不是形成用软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没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了[2]。

1.3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及相关教学设计关注较少

在信息意识的启蒙教育、信息需求的准确表达、信息获取的方式方法、信息处理的工具介绍、信息安全与道德的深度理解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过程设计。教师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例如,在《图文混排》这一小节中,部分教师会鼓励学生将作品在教学空间或者社交平台,却很少有教师会由此引申讲解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这与计算机教师的本身业务能力有关,教师是否善于学习、是否对信息素养有深刻的理解至关重要。

1.4教学内容更新周期长 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及学生需求

目前本课程还以MSOffice2010办公软件应用、文件管理、邮件收发等为主要教学内容,无论是内容和版本都已明显不能很好地为生产、生活和学习服务。相关调查问卷数据显示,61.19%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本课程尤其缺乏对新兴技术、前沿技术的关注。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AI、“互联网+”等概念只能作为课堂补充内容,供有兴趣的学生去了解。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不涉及这些知识,计算机教师也就没有动力主动补充相关知识。

1.5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固化

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不符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教学内容、考试考点没有变化,导致部分教师的教案也一成不变。课堂练习题和课件重复使用,没有认真考虑学情,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适当调整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同样的知识点讲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有个性化的订制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体现信息素养对解决专业难题的重要性。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嵌入课堂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发达国家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3]。

1.6信息素养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44%的受访者(学生)表示了解信息素养这一概念,45%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11%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调研对象均为江苏省较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受教育水平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数据结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见,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深入人心,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宣传。

2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建议

2.1高度重视信息素养培养

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天然优势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不矛盾,就考试内容而言,计算机等级考试恰恰是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本课程不应只把通过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目标,而要充分发挥课程内容优势、教学方式优势、教学资源优势,把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信息意识、增强学生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对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如果做到这一点,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2.2结合高职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对计算机等级考试方式与内容进行升级换代目前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主要关注点在理论理解、技能操作、信息处理,是技能水平测试,而不是素质水平测试。未来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应更关注学生对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安全与伦理方面的掌握水平,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转化为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测试”,或者可以增设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开放性试题。随着阅卷技术发展,相信这类试题会出现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让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为综合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

2.3应加快课程内容更新速度

及时整合课内外教学内容做好教材规划,让教师有章可循、有本可依,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新教材内容编写应以满足信息素养教育需求为标准[4]。教材编写应考虑到任课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补充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课堂讲解、课后阅读等方式,利用教学平台、社交软件等工具,拓展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考。让信息素养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随风潜入夜”。

2.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应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定下了基调,也间接决定了学生信息素养的上限。信息化2.0时代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计算机课程比其他课程更方便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一是从课堂主体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互动交流;三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四是要把大量精力放在课下,充分调研备课、反复试讲,建立教学案例库和教学项目库,努力使信息素养课堂富有时代感和活力[5]。

2.5开设信息检索等选修课程

问卷调研数据显示,96%的受访者对“开设信息检索课”非常感兴趣。信息检索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调研数据显示,信息获取能力恰恰是高职生信息素养的短板,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高职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检索课程可以采用短课时、模块化、案例集等形式进行内容设计,采用讲座、社团、寒暑假作业等形式灵活授课。

2.6大力宣传高职生信息素养教育

前文已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机课程教师有义务向高职生普及宣传信息素养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意义和内涵,了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了解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人类面临的新挑战。让学生明白高职阶段仅学好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全面提升个人信息素养与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具备竞争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形成对信息素养概念的条件反射,达成信息素养培养目标。3结语从计算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索信息素养教育,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本课程现存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更多同仁一起进行探索研究、锐意创新、反思总结、学习提升。高职院校应从课程建设出发,特别是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作用,全面提升高职生信息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推动高职教学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璋,陆海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培养“码农”的[EB/OL].

[2]万雅莹.信息素养视角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51-53.

[3]李新利,张瑞芬.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32(3):60-64.

[4]陈芷,刘永胜.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建设[J].职教论坛,2016(32):81-84.

[5]吴海春.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块化设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8):120-121.

作者:石荣锦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