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团队合作学习下计算机应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团队合作学习下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团队合作学习下计算机应用论文

一、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业,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而有些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只是摆设,只讲授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根本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更有些不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入学后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很快的接收老师教授的内容,顺利的完成上机练习,容易产生自满情绪。然而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不论是听课还是完成上机练习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各高校招生人数各不相同,少的班级有二三十个学生,而多的班级有些时候班级人数有时会超出50人,课堂上,一个老师要指导四五十个学生,根本无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很难面面俱到地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

(二)部分学生课堂专注度不高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而且知识内容相互独立,这就导致了课程内容分模块、分阶段的特点,课程内容较为分散。因为该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因此所有的课程均安排在机房。导致学生在机房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二、运用团队教学法提高教学成效

几个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组成的小组不一定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分组和团队是完全不同的。作为小组,其成员有可能部分时间在一起工作,而主要还是以个人独立工作为主,仅把工作结果汇集在一起,成员之间缺乏讨论、论证,主要精力放在与作业有关的个人所承担的任务上。而运行有效的团队则完全不同,有时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工作,有时各自在独立工作,但他们总是知道团队各成员具体工作内容。他们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各自的责任,最大程度的相互帮助,友好地解决成员之间的分歧,尽可能不让个人的问题影响团队工作。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整体力量大于多个个体之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的专注度,如何为每一位同学提供最好的帮助,是任课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隆重组队,增强归属感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第一次课中,在教师进行课程介绍时,要向学生介绍团队合作教学法,并将组队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组队。要求学生自由组合,6-8人为一队,每队推选一名队长,队长和队员们一起确定各队的队名、口号、队歌并形成文字材料,在下一次课上课之前上交任课教师。在学生上交组队信息后,教师将各队信息形成电子表格,方便在课堂中实时的把各队的得分情况反馈给每一位队员。在第二次课的一开始,请各个队上台展示各队丰采。在队长介绍完本队成员及分工后,全队成员一起说出自己的队名,喊出本队的口号,唱响本队的队歌。在各队展示完毕之后,正式进入课堂教学,团队的竞赛活动也从此时开始拉开帷幕。

(二)竞赛形式多样,奖罚结合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专注度,将团队竞赛融入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引导各队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各队之间的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每个月盘点各队得分,奖励优胜团队,惩罚后进团队。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接受知识也更容易了。团队教学中的各队同学内部分工合作,协心齐力,各队之间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并且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竞赛。具体案例如下:

(1)团队合作式:全队同学在课内或课外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通过对各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比加分。要求每一位队员都要参与合作,完成任务。适合需要多人合作类的任务,如学院简报制作、团队介绍幻灯片制作等。

(2)突出表现式: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励各队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去解决,每一个队员的突出表现也可以为整队增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团队中只要有一个队员能回答正确,就可以为整队获得加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习兴趣,突出优秀队员的个人能力。适合具有一定难度,而学生又可以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尝试的任务,如:IF函数讲解时,在学习了IF函数的简单应用后,可以让学生去尝试IF函数的嵌套应用等。

(3)共同进步式:出于对团队的责任心,人人都要认真听讲,掌握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经得起多方考验,要求每一位队员都不能落下,大家共同进步。这种方法常常应用在检查课堂练习完成情况上,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讲解过的课堂练习并上交,教师当场抽取各队某几位同学的完成情况,完成的好的加分,完成的不够的不得分。以上所述的三种竞赛方式中涉及的任务可以由教师布置,也可以由各队出题,相互考验。每月的竞赛奖励与惩罚也由教师和团队成员商议而定。奖品虽小,可意义重大,因为它代表了胜利。然而,表演节目常常是对后进团队最有效的惩罚,而且效果良好。

(三)团队表现与课程考核相结合

好的考核方式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应该调整考核方式,让其变得更加合理和有效。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考核方式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行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其中,期末成绩为上机实践考试,平时成绩(100%)=人平时表现得分(50%)+个人团队表现得分(50%)个人团队表现得分的计算方法如下:个人团队表现得分经过三个步骤计算完成。

第一步:月团队表现得分月团队表现得分=月团队竞赛得分(70%)+教师评分(30%)月团队竞赛得分:各队根据每月获得星星的个数在班级各队中排名,前10%的队为优,得90分;前10%-20%为良,得80分;前20%-40%为中,得70分;前40%-60%为及格,得60分;60%以后的队为不及格得50分。教师评分:教师根据各队课堂及课外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考勤等方面给各队打分,分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五档。在每月月考核结束后,得分记入学期考核,月成绩清零,下一个月各队从零开始记分。

第二步:学期团队表现得分对一学期中各队月团队表现得分求平均值,并将平均值进行排名。并按排名计算得分,方法与月团队竞赛得分相同。

第三步:个人团队表现得分各队队长根据队员一学期在本队中的表现,可以以本队的学期团队表现得分为基准进行上下浮动(浮动范围在正负5分之内),而各队员所得分的平均分不变,从而得到队员的个人团队表现得分。如:某团队的学期团队表现得分为80分,则该队中最高的个人团队表现得分可以为85分,最低分可以是75分,经过浮动之后,全队同学的平时分仍为80分。

三、结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而且团队成员固定,贯穿课程的始终。鼓励各队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从而弥补了教师一人无法辅导所有有困难学生的问题。团队竞赛月得分即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又可以让学生更快的到达学习的更高点。

作者:商凌霞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