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微课”作为微时代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有效运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之中,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可用性及面临的问题,并基于此给出了一些“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微课”;运用措施
一、“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可用性
所谓“微课”,是指借助于微信息与网络技术,按照认知规律所呈现的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数字资源,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视频教学方法。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高校计算机专业很受欢迎,然而尴尬的是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普遍都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随着IT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微课”在制作与传播等方面均已进步良多,因此“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具体表现在:第一,是高教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典型尝试与实践。“微课”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方法,能基于其各项功能促进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的实现,如“翻转课堂”等,还能对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思维及方法等带来冲击,促进高教改革的步伐。第二,能符合当代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不同的大学生,其教育背景、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征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而“微课”则能以其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促进不同学生的学习。第三,具有可视、动态的特点,且内容丰富多样。传统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多以抽象的、静态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理解困难,也就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微课”则可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的综合运用,将枯燥难懂的讲授教学化为可视、动态的视频教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第四,能创设信息化情境,实现课内外教学联动。“微课”能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固定性,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不受时空约束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可及时获得学生反馈,对课堂教学做出适当调整或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从而使课内、课外教学密切配合、有效联动。
二、“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措施
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也被引入课堂,但在具体的运用中也存在着优质“微课”资源制作困难、“微课”教学平台构建不完备、教师对“微课”的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有对“微课”的正确认识,并从各个方面充分探索与实践“微课”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下面给出一些“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措施:第一,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宣介“微课”教学实践的优秀成果,组织教师“微课”讲座及培训工作,加大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建设以及“微课”资源开发力度,推动“微课”的实践应用。第二,教师的“微课”运用能力,直接决定着“微课”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自己的IT水平,掌握足够的IT技术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选择素材,录制、剪辑视频,制作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微课”资源;另一方面要扎实提升自己作为教学组织者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微时代的文化属性等有深刻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微文化素养。第三,微视频的制作是“微课”有效运用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要使“微课”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相匹配,并使其尽可能详细化、具体化,以突显“微课”的价值与优势;同时,通过项目式、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完成规划与重组,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教学章节、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理论结合实际,构建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知识框架,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此外,要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微课”的师生反馈机制,并将“微课”教学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机制相结合,全方位考察教学的实际效果。(2)精心设计、制作“微课”视频。要结合教学的具体需求,通过互联网等平台,采集“微课”的制作素材,或者选择其他教师的优秀“微课”资源;要通过“微课”的有效运用,向学生讲解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重难点(如对C语言的指针问题等),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借助“微课”资源的前沿性、开放性以及知识涵盖面的广阔性,丰富课外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宽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视频内容、把握时长,制作较为完善且趣味盎然的“微课”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以“微课”为契机,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如C语言的程序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与动力;等等。
三、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时代的产物,虽然它的成长与发展才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从其教学实践来看,有着很好的发展潜力,尤其对于计算机这样专业性、实践性都较强的教学活动而言,“微课”的运用能很好地提升教学的质量。但是,要注意“微课”的运用,是教育教学方法端的优化与调整,不能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全部,其应用必须要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并借助“微课”的有效运用探索出更为多样化、科学化,更富有价值且能常态化运用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达格尔丽.浅谈微课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45.
[2]龚磊.试分析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4):135-136.
[3]王敏,赵帅帅,刘稳卫等.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194-195.
[4]方玉林.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6(14):154.
[5]梁乐明,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作者:甘凌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