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教学方式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教学方式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教学方式的运用

摘要: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对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其作用,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使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的作用,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应用措施,使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可以和计算机专业类课程的实际内容进行结合,使教学在既定的学时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加深尤其是“互联网+”应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均产生较大的变化。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可以有效弥补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相关概述

1.1翻转课堂的特点

1.1.1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当前,在传统课堂上,大部分大学生均为被动学习。而翻转课堂对此进行了改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得其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面对陌生的知识时,可以主动查找资料、技术知识进行学习。通过查阅他人的研究成果,做好相关要求的总结,然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1]。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高主动性,减轻教学的压力,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1.1.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学生可以合理应用大量网络资源,在上课之前需要依据教师的要求学习相关微课或者现有的教学视频材料,可以提前了解教学的知识,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效率[2]。

1.1.3提升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其可以使学生上课之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对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而言,可以有效提高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自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3]。而对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使其提前了解相关的知识,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有助于降低其在课堂上的焦虑感,顺利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

1.2翻转课堂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实施的有效性

1.2.1翻转课堂微视频丰富和拓展了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教材内容为理论依据,依据生活的实际,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循环结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把教材中循环结构的内容制作成翻转课堂的微视频,视频的时长在十分钟左右,在上课之前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大致了解课堂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生活的实际,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发散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

1.2.2翻转课堂节约了教师讲授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教师常常在传授理论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列举例子,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应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从而解决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而且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模仿编程,可以将自身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寻求答案,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1.2.3翻转课堂能让学生获得更多免费学习资源翻转课堂属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可以解决以往课堂空间有限的问题,也可以有效丰富教学的内容。翻转课堂经过应用信息化工具,可以应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使学生接触网上的免费课,也可以了解比较知名的大型赛事,如软件设计蓝桥杯大赛等,进而激励学生提高软件程序设计能力。

1.3微课的特点

1.3.1微课的内容微课是把一个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其特点在于时间少、信息少、针对性强等。就算微课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少,但是其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微课的制作比较简单,应用比较方便,可以将其当作翻转课堂的数字化资源,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

1.3.2微课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微课在高校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这是由于微课和以往的多媒体视频相比,内容更少,针对性更强,知识点讲解耗时短,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且微课可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由于微课比较短,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浓缩,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应用微课时,需要考虑其实用性;教学时需要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其可有效融入课堂,使微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微课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可以将其运用到课外作业阶段,通过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学习,可使学生在课后学习知识,提高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

2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的运用构建

2.1教学分析

2.1.1教学环境分析在教学环境中,为了使学生可以在上课前了解相关的知识,需要在教学环境上配备所需的软硬件。如在硬件方面,需要给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在软件方面,则需要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软件,使视频可以顺利播放。

2.1.2学习者分析计算机专业类课程是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重点了解其内容,但是由于每位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因材施教。

2.1.3学习内容分析计算机专业类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对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学习内容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工作。

2.1.4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包含着情感、技能、认知等方面,教师需要按照实际的教学要求,再联系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2.2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业和练习可以从个人完成转化为合作完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对教学目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于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的运用设计,可以分成课前、课中这两个环节,前者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然后进行实际的练习;后者则是快速地检测,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教学的总结和反馈。

3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的运用实践

3.1制作教学微视频,提高课前学习效率

3.1.1完善教学微视频制作教学微视频制作和所需素材对翻转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经过反复播放,对其有深入的理解。微视频实际上是把教师的教学内容转移到视频中,让学生经过反复观看获得知识。经过这种声音、图形相结合的微视频教学模式,会比学生阅读教材的效率要高。在制作微视频时,需要准备PPT课件、图片、图像等元素。已经事先准备好的PPT课件,可以帮助教师尽快制作微视频,PPT课件需要包含所需的辅助功能,不仅需要表格、文字,还需要解释说明,使制作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微视频中,加入一些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图片主要起辅助作用,因此其选择的位置需要合适,才能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完成知识点的展示。在音频录制的时候,需要选择较为安静的环境,使声音更清晰。另一方面,微视频的开头和结尾可以加入相关的背景音乐。微视频的作用是辅助教学,因此在应用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微视频更加具有实用性。

3.1.2完善教学微视频制作过程教学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每个知识点所需要的教学微视频段数、时间需要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作出调整。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存储器和CPU的连接时,可以将其制作成两段视频,其时长约为10分钟。在打开第一段视频时,播放20秒较为轻柔的背景音乐,提醒学生注意集中精神,在播放完音乐后,教师简单讲述此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大概了解存储器和CPU连接。在10分钟的视频中,需要包含芯片容量扩展、CPU的地址线、地址译码器等内容。这些内容除了文字之外,还需要配备图形、表格、声音等元素。而且在视频中还可穿插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可以回顾相关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段视频则主要是练习题的讲授,其中包含CPU的地址线、数据线位数、CPU地址线等知识。对此,可有两种解决方法:①首先把已经完成连接的图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解题有大概了解,再记忆相关的细节,使连接图得以完成;②不让学生看完整的图,而是讲述解题的方法,使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完成连接图。在解题当中,教师可以提出有效引导语,使学生受到启发,然后使用各种连线把存储芯片、CPU等知识连接成一个可运行的系统,而连接图的解题步骤可以采用PPT课件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多次观看微课,逐渐掌握知识,最终完成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3.1.3做好微视频的调整制作好的教学微视频,可将其上传到学校的教学平台,也可以发到班级群,供学生自行下载。学生务必课前预习,提前了解课堂内容,认真思考,带着疑问在课堂和教师进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收集学生对微课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建议,使微视频更加完善。

3.2实行追踪和监督,计入考核

在课后,学生需要积极观看微视频,做好笔记。教师需要对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监督,鼓励学生在课后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师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提出一些问题,而答案则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在10分钟的微视频中可以设置两三个问题,学生需要作答,才能继续播放微视频。等到播放完成后,需要将学生的回答情况计作1次平时成绩的分值,使其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增加。微视频中,设置问题的时间需要具有随机性,使学生无法掌握出题的规律,全神贯注地观看微视频。此外,教师可通过微信、QQ等补充手段收集学生的学习体会,有效避免学生因拖延没有及时观看视频进而导致影响上课的效率。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课堂和课后完成作业的表现,还注重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3.3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发展

部分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可以有效掌握许多知识点,在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和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并且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后,会对知识点存在疑惑,对此,在课堂上可以请教老师,尽快获得问题的答案。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加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积累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对于潜能生,教师则需要依据其知识接受能力,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可以掌握复杂的知识点,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4结语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性,丰富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自由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宇阳.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2):105-106.

[2]温志华.翻转课堂在成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3):57-60.

[3]王娟,吴宪祥.慕课时代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5(1):172-173.

作者:陈宇斌 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