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反思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该文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根据朱孝平《职校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文章的观点,对中职计算机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对策,以期望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谈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很多人似乎比较模糊。一种是认为计算机专业就是能熟练使用一些办公、动画或平面图像处理之类的软件;另一种则极端的认为,计算机专业就是只要与计算机沾边的什么都要学,包括硬件、软件以及网络。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难题,因为计算机专业涉及的方向太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想跟上技术的更新真的太难。据了解,现在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几乎离不开几大块:应用设计类、网络类、软件开发类。但由于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因素,我们的课程难度也是一简再简,样样都学一点,可是样样都不精。学生觉得学着没用,对口就业率低,教师没有成就感,专业特色难以体现。
2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曾读到朱孝平同志《职校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的文章,文中提到了中职生课堂教学的三点要素,即适宜、有用、有趣。其中一些观点给人启发,对当前中职的专业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价值。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以及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特点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2.1适宜
文中提到,“适宜”就是要“学得会”。具体措施就是要过滤掉过难的内容,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多实践。对于计算机课程,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在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但问题是,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做得不够就是做过了头。比如,对于“过滤掉过难的内容”,我们为了精简课程内容,降低难度,很多中职学校将程序设计类课程全部减去,目的就是不要为难学生。因为这类课程理论性、逻辑性比较强,怕学生学不会,学生似乎也开发不出能用的软件。然而,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连最基本的程序设计方面的思维都不具备,作为专业教学管理的主体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也不将这类课程纳入,那就是教育的失职。因为程序设计可以说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不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哪个方向,只是在偏重程度上有所区别而已,但绝不是完全没有。再如“多实践”。我们的很多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由于硬件要求高,设备更新速度慢,耗材量大,成本高,导致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吃不饱,甚至让理论学习占用了原本实践操作的时间,对学生来说却是不公平的。这就是做得还不够。
2.2有用
文中提到,“有用”就是所教的内容学生能在现在或将来用得着。我觉得这里的有用应该分隐性和显性两种。在部分中职学校,很多学生比较抵触文化课,觉得没用,因为有些同学觉得自己不打算参加高职高考,再加上本来基础就不好,学起来更加痛苦。在这方面,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引导。例如,学习语文能培养一个人感性思维能力,加强洞察和理解力;学习数学能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思考的严密性和严谨性。这些对专业学习都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培养的中职生不应该总是定位在只会动手而不会动脑的机器。正是这两种思维能力的欠缺,中职生在面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时望而生畏,面对平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网页设计类课程时则只会照猫画虎,不能理解别人的作品特色,不会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更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理念,从而把技能学死。所以,这些文化课带给学生的就是隐性的“有用”。而显性的“有用”就是专业类课程了。然而,这个“有用”又因为标准制定者的主观因素而出现定位模糊或错位的现象。例如学习某款软件时,由于软件版本的更新,就纠结于学习老版本是否有用;某种编程语言的流行,就纠结于曾经学过的某种语言是否有用。诚然,学习最新版本和最热门的语言当然更好,但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太快了,一味追求最新永远不现实。教师或学生都不能以此找到不教或不学的理由。再者,就是在面对中职生时,我们总是谈理论必色变,似乎如果重视理论学习就是违反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学生难掌握,就认为学起来没用。任何一门学科和技术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技术方法更新很快,但基础理论是不变的,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技术。如果只教给学生怎么做,而不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那么学生就变成了只会收割不会耕种的农民。我们只图学生在某个具体的任务上学得快,做得好,老师学生都轻松了,可是技术更新了,老的技术淘汰了,学生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学习,不能自我更新和提高,于是又归零了。
2.3有趣
文中提到的“有趣”就是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感。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来说,由于操作类课程诸多,要做到有趣却是不易。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现在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想严格施行,必须要为每节课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如果一个老师不是具有强烈责任心和教育热情,真的很难坚持。再加上由于计算机课程更新速度很快,某门专业课的任课教师也通常是经常变换的,这学期为每节课搜集的材料下学期就可能由于课程的停开就作废了。因此,很多专业教师也不太愿意为了只上一个学期的某门课而花费那么多心血。因为毕竟按照传统课堂,按部就班的上课完成教学任务更加轻松一些。职业教育不同基础教育,通常情况下,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大可能在短期内频繁变化,教师所教的学科也永远是固定的,所以教学资源可以使用很久,教师愿意主动花时间投入。因此,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一方面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除了要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外,也要将激励措施作为常态来施行,让教师觉得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听取和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利用学生的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激励教师主动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另外,“有趣”还要跟“热闹”区分开。有些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华而不实。“有趣”必须建立在充实的课程内容,巧妙的环节设置,生动的思维启发,立竿见影的实践效果上。不能片面认为师生互动了,学生开心了,就认为是一节好课。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优质课都在一味强调课堂的活跃性,学生的主导性。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以此为标准,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难度较高的课程,我们也不能一味排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例如,程序设计类课程,一个算法的学习对于中职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对原理的分析讲解,即便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味靠学生自己探究,摸索是很难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时候,学生能专注地跟着教师精彩的分析和引导,积极思考,循序渐进,然后豁然开朗,也不能说就“无趣”。因此,形式是给别人看的,而效果才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3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实践性课程占大多数,所以对于朱孝平同志文中提到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等的教学方法可操作性都比较强。所以,要想彻底改变我们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长期自觉地加以实施并有所创新,在相关制度的监督和激励下科学有效的改进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为了一节公开课或者是为了参加教学能力方面的竞赛而临阵磨枪,刻意为之,从而让学生当陪练,牺牲了学生,成就了自己。
参考文献:
[1]朱孝平.职校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09-23.
[2]钟广源.中职学校产学研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2):6-7.
[3]叶丕珍.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俪人:教师,2015(6):267.
作者:张屹峰 单位:东莞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