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微课应用策略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教学微课应用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计算机教学微课应用策略探讨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丰富,微课教学成为非常受欢迎的方法。微课就是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整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校计算机;应用策略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让上课变得更简单更有趣,教师把整个课程的重点难点即其他知识点整合起来,通过剪辑制作出一个视频,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观看这个视频,既可以熟练地知道所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对知识的渴望,上课的效率自然也会提高。因此,微课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高的价值。本文旨在探究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中的应用,希望对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1微课的特点

1.1时间短,效率高

微课的时长很短,由于教师的不断筛选剪辑和整合,有针对性地把重点难点和其他相对容易理解的普通知识点区别开来,加重对重点难点部分内容的讲解,这样不仅缩短了时长,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时间短、效率高是微课的特点之一。

1.2内容有趣,生动

微课是通过视频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与传统的在教室上课的方法相比,微课更具有情景性,有了情景性,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内容生动有趣是微课的又一大特点。

1.3资源容量小

微课时长短,资源容量就小,基本上学生都是用手机移动网络观看微课视频,如果资源容量过大,就会给学生带来不便,那么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资源容量小是微课的第三大特点。微课作为教学的一种途径,其特点有很多,以上三点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并不代表全部。从微课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被应用的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微课有针对性,短小而精悍,由于微课自身一系列的特点,学生对微课的认同感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微课在当代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

2.1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运用意识不强

要想让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充分被应用,还需要教师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微课,懂得微课的运行方式,懂得微课的运作效率以及微课的意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去了解学生最理想的教学模式,然后把最好的教学方法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微课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产物,代表的是创新,创新的教学方式当然会被思想先进的教师运用,而部分相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师仍然“墨守成规”,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并不了解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微课的运用意识并不强。这必将对教学的进程和效率有一定影响。

2.2教师缺少对微课正确使用方法的认知

微课在教学中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教师将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整合放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力军的同时不会忽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挥”作用,即给定一个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很多教师在制作和剪辑视频的时候,盲目的将知识点“一拥而上”地堆到视频中,而忽略了微课的特点和价值是短小精悍,这样就会造成讲课重难点不突出,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明确,最终必然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样使用微课的方法并没有突出微课的作用以及实现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价值。

2.3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中出现动机偏离

现代高校计算机教学任务紧,压力大,很多教师对于微课的使用的动机可能仅仅在于上层领导的驱动及要求,而忽略了使用微课对教学本身的意义以及对于学生深入学习的意义,出现了动机偏离。这样被动的使用微课教学,会使微课的价值大打折扣。现代科技不断地在进步,微课的发展进程也越来越可观,尽管当今社会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按照当今科技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微课就会普及,这些问题也会被一一解决。

3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微课的作用与价值无须多言,运作方式更是灵活多变,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学习惯,但是都有哪些运作方式呢?

3.1微课应用在正式课程前

这样被应用起来的微课起着导入作用,教师在课程正式开始前给学生布置提前观看微课的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还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相对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和负担。可见,微课应用在正式课程前能够起到双重作用的效果。

3.2微课应用在正式课程中

这样被应用起来的微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教师一味地从上课讲到下课的方式会影响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是高校的学生。现代科技在不断创新,而具有个性和思想的新时代青年人往往有种对创新的向往,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不容易被他们接受,而在课程的讲述中插入微课视频,就是创新的象征。插入了微课的课堂就犹如画龙点睛,整个课程下来,既完整高效又不失生动性活泼性。可见,微课应用在正式课程中的价值也不可小瞧。

3.3微课应用在课程结束后

高校计算机教学课程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教师因为着急追赶进度,就加大每节课程的内容,加快讲述的速度。这样往往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速度而落下功课。显然,这样的匆匆忙忙的课程是低效率的。但是,如果将微课应用在课程结束后,即在教室正式讲述的课程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观看微课视频的任务,就会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微课应用在课程结束后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4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4.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微课是通过学生观看视频来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对学生自律能力和意志力的考验。为什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及效率呢?首先,教师通过布置微课任务,学生们就要及时主动的去完成,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养成习惯,慢慢地就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的是,学生可以选择性的学习自己的弱区,查漏补缺,对于自己熟悉掌握的部分一带而过,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可以多看几遍,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2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微课视频的制作,对教师的选取课题和题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是用来给学生看的。首先,教师选取的课题和题材就必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并且有针对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其次,教师对于微课视频内容的设计更应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众所周知,学生都喜欢比较有趣的课堂,尤其是有趣的微课视频,因此教师对微课内容的设计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还要求教师提高对知识的整合以及总结的能力,微课的时长短,要想更有效率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提高总结能力,由此可见,微课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3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微课快速发展之前,更多的是课堂视频录制,而二者相比较而言,微课是课堂视频录制的改革与创新后的产物。微课在继承了课堂视频录制的优点的基础上又摒弃了其缺点。与时间长,内容杂的课堂视频录制相比,微课更短小且有更多精华,更通俗易懂。通过不同微课视频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会促进双方共同进步,经过一系列磨合来促进微课的变革与创新。微课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必然会得到新的发现。因此微课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5运用微课开展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5.1微课中学习资料的选择

微课录制的视频时间短,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到讲得精讲得细,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微课中学习资料的选择。试想,如果短短的微课视频中加入大量的无关紧要的话题,会让学生感到迷茫,进而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准确的选择学习资料,会让微课的作用恰到好处。

5.2课程的衔接

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课程的衔接,微课时的长短,要求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总结出精华,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注重课程的衔接,最终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跳跃,乱了节奏。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的衔接,注意所讲解内容的逻辑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微课视频录制,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3对学生所学成果的检测

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师在传统的讲授课程的过程中都会忽略对学生的当堂检测,而在微课中也会出现这种问题。检测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同时检测也是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行为的好方法。部分不求上进的学生抱有懒惰心理和侥幸心理,觉得微课是可有可无的,就算是没有观看微课视频,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没关系。而对学生所学的成果进行检测就能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督促学生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6结束语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进步,高校计算机教学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微课作为新时代教学体系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它的作用和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加入微课视频,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可以促进教育体系的不断改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微课一定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完善,微课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以上内容是我对于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探究,希望会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熊周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4):146-147.

[2]汪静.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107-108.

[3]徐雪霞,凌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95.

[4]夏继禹.基于微课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革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3):178-179.

作者:王鸿燕 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