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构建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整合思维,分析“互联网+”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女性的学习特点,研究采用模块化、动态性的课程体系和三层(基础层、实训层、实践层)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构建适合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整合思维;“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型课程体系

引言

课程研究是一种对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追求更宽广、更深层理解的过程。在我国内地,课程研究起步较晚,关于女子高校本科层面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研究更是滞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培养网络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1],更加需要相应的课程研究跟进。在整合型课程中,课程问题被当成一个整体开展统一的分析梳理和讨论研究,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传统课程体系不足所带来的影响,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整合思维强调全面性地看待问题,及时了解新形势的变化,能够创新思变,适应性强[2]。采用整合型的思维来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及时科学调整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紧扣“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特点,培养高层次“互联网+”复合型人才。1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普遍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女子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1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

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突出“应用”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国内多数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设置存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够严谨、内容不够全面、实践课程课时较少、实践课程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等现象[3]。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采用教师在实践课堂上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仅仅是在实验室中教授学生有限的操作技能。仅有实验设备的实验室与实际的IT行业环境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业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导致学生并未真正学习到IT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现有教学体系普遍存在仅仅重视计算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专业技能融合培养的现象,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而“互联网+”时代的IT行业需要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1.2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足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IT行业日新月异,为适应这种变化,每个高校培养的人才都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过于依赖课堂内的教学,虽然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尽可能贴近IT行业的需求,但是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很难做到与需求完全符合,甚至可能还有较大的差距,而如果学生自主能动性强,就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起相关技能。

1.3女性特色还不够突出

,不利于女生的培养针对女生的学习特点构建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在这方面目前做得还不够,还不足以给女生创造一个更适宜的教学体系。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女生能真正体会专业知识的精髓,做到学以致用,才能进一步提高女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互联网+”时代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特色

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思维融入IT技术,培养“互联网+”复合型人才,探索一条适合女性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途径既是当前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良好机遇。“地方性”“应用性”“有特色”的定位与应用型女子高校的应用型相吻合,女子高校在办学中要注重做到以下三点[3]:①凝练办学特色,坚持转型发展,打好“应用”这张牌;②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③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实习实训力度,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

3整合型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学科研究委员会的定义,整合型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指的是通过整合两个及更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信息、数据、技术、依据、视角、概念及理论,来促进理解或解决某一特定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进一步明确了整合型课程的基本目标:解决或回答那些在单一学科或者专业领域内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或难题[4]。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我们的教学方向。复合型体现在包括课内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为满足IT行业岗位对“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采用模块化、动态性的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整合和资源优化。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灵活多变的职业核心技术和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以某个方面的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来划分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模块,各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在每个模块内部根据模块功能设置所必需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为了适应和满足个人及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课程结构的重心和专业方向的调整可以通过灵活组合模块和增删模块来达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还需要完成包括行业调研、构建岗位群、构建专业模块和构建课程体系在内的四个阶段任务。即通过调研社会行业需求,构建出行业需求岗位群;然后根据岗位群在专业内进行专业模块化分解,设置好相应的专业模块;最后根据行业制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对课程作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构建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新专业课程体系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磨合,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IT行业的要求相适应。课程整合环节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过程如图1所示。按照培养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主线,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女性互联网复合型人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层次,它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层面,也是继续发展的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知识及数字媒体技术。其次是实训层次,在掌握了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后,能够充分结合互联网应用中的典型项目开展相关实训。这一层次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有关的行业知识实训。最后是实践层次,学生通过了解计算机专业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沿,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索实践。

4课程设置

我们坚持以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全面素质为目标,整合传统的基础课、理论课、设计课及技术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通过设置多个主干课程系列,努力使这些系列互为依托,由易到难,实现循序渐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女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是相对弱于男生的,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起步阶段一般接受得稍慢,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将关键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反复讲解、实践操作反复演练。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女生只要迈过了这个初始阶段,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精致、细腻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进度明显加快,教学效果也大幅提升,这促使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相应的培养和调整。在整体培养规划中,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开展了分类教学,对教学内容划分层次,分为应用方法层面和技术提升层面,在内容方面各层次之间相互有侧重,并且分专业对教学进行管理。在课程设计上更加从基础理论偏向于应用、偏向于素质提升。对于基本的素质能力,在网络和数字媒体应用方面,我们更加注重的是网络信息检索和信息安全的提升。考虑到女生动手能力弱,这时候我们又增加了相应的一些硬件改装与维护,以增强她们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计算机专业还设置了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大数据等系列课程。同时我们探索完善学生思维创新的评价方式,通过设立学生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真正的素质能力。始终强调实践育人,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并且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将理论、技术升华为内在本质,才能唤醒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

5结语

本文从整合型课程体系构建方向来探索女子高校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充分考虑女性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特点,实施课程整合,建立模块化、动态性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但课程开设及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廖金元.工程型与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32-133.

[2]杨菁.对金融学实践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421-424,448.

[3]杨兰英.加强女子高校内涵建设的思考[N].湖南日报理论版,2015-10-28.

[4]蒋盛梅,胡秀红.美国跨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5(10).

作者:陈宏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