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思考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
1.1仍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多数的中职院校中,仍然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事实已经证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味灌输而不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存在,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不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天赋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不负责任的表现。
1.2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操作
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专,但不偏废任何科目。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虽已开展,但还不是主流。应试教育有很多特征,其中之一便是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中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相关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积极探索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模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1.3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录的传统教学方法。今年来,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形式出现了有趣的变化,变为教师在讲台上面念,学生埋头在下面记录。形式虽然有所改变,但教学此效果却没有改观。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始,是教师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理应掌握案例教学、问题教学、互动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实效的措施
2.1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中职院校若想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对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这里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任务驱动教学,二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三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是指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是对过去教学中教师手把手教学方式的革新。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所在;不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效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使学生经过互相讨论、争辩等形式,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具体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就是在上机时,教师仅仅给学生提供上机练习的素材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即可,其余的一切工作全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在应试教育课堂上形成的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恶习,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应在中职院校中推广开来。
2.2适时、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而中职教育又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跟上社会需求的步调。而当前,多数中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已有三五年没有变化,教学内容也是基本保持不变。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3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对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要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其次,教师还要加强对就业状况的关注,关注学生的就业前景,及时跟学生沟通,使学生具备适当的危机意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再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行举止符合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以身作则,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最重要的,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鲜明的风格。总结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具有鲜明教学风格的教师,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课堂上,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发言、探讨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摸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
2.4积极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使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人而言,拥有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其自身的良好发展。近年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若能拥有创新能力,那无疑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不断努力才能完成。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技术,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探究相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结语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将更为广阔。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职院校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无疑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课堂实效。本文探讨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高中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等改革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实现。
作者:王凯丰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职教中心
(二)
一、数学课程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数学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首先,数学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数学中的矩阵论、微分方程、图论、控制论、数理逻辑等基础理论,为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等各个研究方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本质上,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就是数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因此,数学课程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在计算机领域深造,以及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其次,数学课程和计算机专业的许多主干课程密切相关。比如,线性代数中的矩阵知识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基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形式语言、数据库理论等多门课程都需要以离散数学中的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等知识为基础。数学课程的教学能极大的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更好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再次,许多数学课程和计算机的应用有直接联系。比如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数学中的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求解、数值逼近、数值微分和积分、微分方程求解等问题,能在工程设计、金融、航空航天等各行业中得到实际应用。而数学建模这门课程,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特征建立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求解模型,用以解决企业管理、经济计量、市场分析预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软件制作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数学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有更深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数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论证能力。在一些基础数学课程如离散数学中,学生通过对数理逻辑等内容的学习,可以很大的提升逻辑推理能力;而通过对代数系统等抽象知识的学习,可以弱化常规的数学计算,提升学生符号化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明显,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高校培养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相关的数学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通常并不理想,无法达到开设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总体说来,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下面一些问题。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脱离了计算机的相关应用背景。在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中,就已经开设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两门基础的数学课程。而这些基础数学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有许多的应用。比如,计算机显示器将图像显示在网格上以表现图像,这样图像在计算机中可以表示成二维像素矩阵。因此,线性代数中的矩阵知识和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讲授矩阵知识时,如果没有介绍矩阵在计算机学科中的运用,而仅仅讲授其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会感到很枯燥乏味。不仅在理论上难以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在实践中也无法利用矩阵知识解决问题。此外,在学习这些基础数学课程时,学生刚进入大学,思维方式还没有从初等数学那种直接、基本的运算上升到大学数学那种抽象、符号化的运算方式。脱离了对应用背景的介绍,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大学数学中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容易对数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对今后的数学课程学习。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了同计算机其它专业课程的联系。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和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离散数学的谓词逻辑,可以应用于关系数据的关系操作;图论中的平面图可以应用于应刷电路板、集成电路;通路和回路的概念,可以用于研究操作系统的“死锁”状态判断。由于讲授数学课程的教师通常为数学专业的教师,缺乏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了解。在授课时,通常只是按照教程讲解相关知识,没有把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其它计算机课程相联系。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不能系统的理解整个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也很容易将所学的知识遗忘。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计算,而忽视对其中原理的讲授。同数学专业的课程相比,在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基础数学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中,其中较困难的理论部分内容通常被删去,只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强调如何套用公式计算,但对公式的原理和推导过程往往介绍的很少。由于不能理解公式的原理,学生缺乏推导公式的能力,也很容易遗忘所学的知识。另外,教学过程过多的强调套用公式的基本运算,忽视对学生符号化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这也导致了学生今后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难以进一步深造。
三、计算机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开设这些数学课程的预期目标,有必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数学课程的教学应结合计算机的应用背景进行。比如,讲授离散数学的逻辑代数时,可以利用逻辑代数,把数字电路的逻辑关系抽象成数学表达式,用于解决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问题,从而把离散数学中的逻辑代数和数字电路建立联系。而在讲解树的结构时,可以和它在编译原理中表达式解析以及数据结构中的应用结合起来。采用这样的讲授方式,学生一方面能够将计算机专业各个课程的知识点之间建立一个横向联系,能够更系统、扎实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加强数学意识和计算机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讲授方式,对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方法这类数学课程,应该更多考虑让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数学课程的教学还应该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前沿理论和方向进行。比如,求解最短路径的Dijstra算法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由于其算法复杂、原理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大。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结合其在流形学习这一计算机新兴研究方向的应用。2000年,J.B.Tenenbaum等提出利用Dijstra算法计算流形数据之间的测地距离,并挖掘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篇在2000年《科学》上,成为流形学习这一方向的开创性成果。通过结合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方向讲授数学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早接触和了解计算机的前沿方向,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今后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深造打下基础。同时,这种讲授方式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是一种促进,可以鼓励教师更快更全面的把握计算机的前沿方向,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应该重视对原理的讲授,扩充和计算机专业密切联系的内容。计算机开设的数学课程中,那些被忽略甚至删除的困难内容,往往是对今后在计算机领域继续深造最有用的内容。比如,删除了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内容,学生就无法分析互联网分布式系统,不会设计随机化算法和协议。而线性代数中那些被忽视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内容,却是模式识别领域优化算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选择数学课程的教材和讲授内容时,不应该只从数学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考虑,而应该更多的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和特点。另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但应该掌握如何利用数学公式解题,更应该具有符号化能力和计算机意识,能够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重视对原理的讲授,培养学生将问题抽象化、符号化和建模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结
数学是计算机发展的理论基础,而数学教育在高校计算机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做好数学课程的教学,实现计算机专业开设数学课程的预期目标,需要对计算机教育进行系统性、关联性和整体形分析,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课题。
作者:王靖 单位: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