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当前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计算机教育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普及,很多地区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但是,作为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高校,不能像小学、初中、高中那样去进行计算机教学,必须将计算机基础技术、计算机实践应用技术与学生的动手操作技术、创新能力等联系起来,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主要是对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只是为了等级考试或者是学校考试而设定的,而忽视了计算机领域最基本的知识,也没有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重点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试想,没有基础的教育,只把重点放在应试考试上的教育,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呢?
(二)课程设置存在“一刀切”现象
根据研究近几年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城市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另一类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类学生基本上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都是从零开始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没有做到层次分明。这就使部分有基础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既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又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不重视
目前,我国从事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教师被一部分人轻视,这些人认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简单,只要是学校的教师就都能来讲这些东西。因此,很多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也就变得敷衍了事,不认真讲课,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闻不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解决措施
(一)对课程设置和教材进行重新调整和遴选
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设置,应当及时调整现有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计算机社会应用能力、获得信息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与社会需求相关的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对现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的重构,使教材内容能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培养社会需求型的社会人才为目的,加强基础教育的比重,使学生们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二)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
根据我国新入学学生计算机水平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可以进行粗略讲解,但前提是确保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必须过关;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必须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和Word、Excel等基础软件的应用等等。总之,必须确保计算机专业的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因此,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育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这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具体情况。
(三)重新认识和定位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拿到国家的等级考试证书和考试及格,对训练学生们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一些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这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具备非常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非常高的信息素养的人才,但是,这些正是学校教育中所欠缺的,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和定位学校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目标。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也是当前从事各行各业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相关的基本软件;三是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尤其是运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商务活动以及通过计算机搜索相关的信息的能力,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搜索,它已经成为了我们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所必须选择的方式,因此,学校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重新认识和定位学校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目标,力求从入学开始,就为学生们能够成为社会需求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就目前而言,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都不如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得快,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自身对新知识的学习,使其自身的知识体系能够始终跟上时展的需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最新成果的了解,以便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求知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励自己不断尝试去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跟上时展的需求。
2.积极投身于最新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多参加一些有关计算机方面的教学活动,多跟同事们交流,从而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3.及时更新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大纲,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加大基础知识的比重,夯实学生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4.及时更新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内容,将理论和实践都包括进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比重,并及时加入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内容。
5.建立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评价体系,从而确保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情况。
三、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非常快,因此,要求学校必须跟上时展的脚步,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作者:李懋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第二篇: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一、当前面临的教学问题
1.1高校新生基础水平差异大。改革开放三十多来年,中国的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受地区发展影响,各地的发展参差不齐,教育水平亦是如此。虽说如今我国几乎所有的初中甚至小学都开始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但是从近些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初等教育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其中,乡镇级中学因为硬件设施、教师资源跟不上等问题,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变数,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这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难题,即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兼顾其基础差异很大的学生。如果无视这种差异,对所有学生均采用一个起点授课的做法,则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听,或者干脆就不去上课;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导致其放弃学习甚至逃课的状况。这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1.2基础课程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目前,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则几乎都把侧重点放在对计算机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较少。部分高校将cad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相对冷门的专业中开设,甚至有一部分高校将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与学生的毕业证联系在一起,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乏趣,甚至在学习方法上也趋于应试教育的模式。
1.3教材的选择问题。据专业人员统计分析,如今符合高校计算机教学大纲要求并且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教材少之又少。在如今这个计算机软硬件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但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材的更新周期却很长,难以跟上当前的形势,致使计算机教学内容普遍滞后。就拿CPU来说,CPU已经进入了多核时代,多线程以及超线程技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大多教材上的范例却仍然是以因特尔或者AMD单核CPU为核心。
1.4课时安排不合理。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的一条措施就是大量缩减课程的学时,包括计算机的课时。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都在不断增加。这样,内容的增加与学时的缩减造成了很多不适的状态。教师们总感觉课程上不完,很多授课内容很难完整地讲授出来;学生一方面,则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无法消化吸收。课堂教学的时间都捉襟见肘,上机实践的情况自然不言而喻了。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基本到位,实际操作能力近乎于零的情况发生。
二、教学方法的改善措施
2.1采用分级教学的办法。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可对其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然后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施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课程,将基础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学习,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得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分级教学同样有利于老师的教学,老师如果掌握了所有学生的大致水平,对其教学效果的发挥有着极大的裨益。此外,学生间的竞争强度也势必增大,这样同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提高。
2.2紧密结合专业开设课程。理工科课程的设置可以参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的1+X方案,文科的课程设置则参照《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的1+X+Y方案。两个方案中的“1”,即是分级教学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而方案中的“X”和“Y”类课程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要注意使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开设公共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大量的计算机选修课,以使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到最适合的课程。此外,教学内容要面向专业。有些老师在教授课程时一方面讲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列举理工科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计算机教学内容应该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教学内容要专业化实用化,应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技术发展引入教学,而不是停留在老教材的已经过时的技术水平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问题,还要使学生多了解并参与本专业和计算机相关问题的开发工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2.3选择好的教材。在当今大部分教材中的技术系统都趋于落后的情况下,选择最新的、内容结构好的教材显得尤为必要,好的教材能够让学生在课余之时也可以在寝室里自己利用笔记本电脑完成练习。老教材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大多停留在XP系统甚至之前,而在今年4月8日XP系统退役之后,也宣布着XP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高校大学生的电脑几乎都是win7或者win8的操作系统,同类软件的操作界面与操作方法相较于XP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样旧教材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了,学生们脱离课堂之后很难针对教材自主进行课程练习。所以,对于教材的选择应该多比较多参考,为学生挑选最好的最适用的教材。
2.4教学也应引进先进技术。信息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大学生都拥有、或者有能力拥有自己的电脑,高校宿舍公寓也都接通了宽带,这样就使得远程网络教学有了普及的可能。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软件自学兴趣低是因为网络上的教程参差不齐,好的教程各种收费各种广告,不好的直接连声音都听不清楚,如果高校联合起来斥资购买正版教程,并建立独立的自主学习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之余的时间可以自学自强,尤其针对基础差的同学,入学时的差异可以利用大学里诸多的自由时间弥补上,最终超越基础好的同学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刘洋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