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计算机专业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思维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计算机专业思维能力培养

1计算思维能力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高职教育对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索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因此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将是重中之重,在此类课程中发展好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为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进步起到良好的先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是依照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定位,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将计算思维能力应用于学习和今后的实践工作当中。

2计算思维能力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及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合理地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对相关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思维的定义,了解应用计算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计算思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将计算思维合理应用,真正成为学生所具有的实践应用能力。下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的改革特色部分为例来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进行阐述。

2.1计算思维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相关课程,虽然现在的多数学生在入学前都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对基础知识的内容掌握并不系统,还是要进行深入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学会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同时掌握使用计算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如下:⑴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组成、操作系统相关知识与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等。在制定授课计划时,要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所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先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点能够应用于哪些领域,接下来在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熟练操作步骤后再去分析解决其他相关问题。⑵适当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word软件中的邮件合并问题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首先将邮件合并的作品(如录取通知书)先为学生展示并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了解该操作的效果,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之后再将具体操作步骤为学生演示,等学生对内容操作过程掌握熟练后让学生自行思考制作成绩通知单、准考证和工资条等实例的设计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2计算思维能力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应用计算思维建立起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养成程序编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⑴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基点安排教学内容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主要内容设计为开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按照对所选教材各个章节和所开发系统各个环节的研究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十大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都对教学内容及实践内容进行了合理地安排,改变了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⑵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法为了很好地应用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编写和调试能力,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授程序编写方法的时候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编写程序之前,先读懂题目,提出相关问题对程序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要简要绘制出流程图,并写出所需变量(包括变量名字、数据类型、初始值),之后再动笔书写程序并完成程序的调试和运行。在学生能够熟练编写该程序后,要求能将编程思路和方法融汇到其他同类问题当中,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编写1~100之间自然数和程序时,首先分析整个结构绘制出流程图并分析变量,之后编写出程序并调试运行,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该程序改写成求1~100之间奇数和与偶数和的程序。实践发现,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在程序编写中效果显著,可以在其他课程中推广。②基于案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如前所述,整个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即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我们将此案例对应十大学习情境分解成十个任务来完成所有章节知识点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程序开发和设计占据了主导地位,整个学习过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并以每个情境任务“驱动”教学顺利完成。

2.3计算思维能力在数据库应用

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十分完整,包括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经典的实践案例,在学习过程中特别需要计算思维的合理应用。主要过程为:教师将计算思维方式应用于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抽象和分析问题,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逐渐理解知识点,并养成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分析和理解问题的习惯。⑴建设师资队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应首先进行师资培训,合理优化教学团队。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参加提升计算思维能力的师资培训,通过培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拓教师的眼界,使教师能够深刻地理解计算思维的含义,之后才能将计算思维应用于教学当中,并能更有效地教导学生;第二,通过定期开展交流和研讨来提高教师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拓宽教学思路,促进教师团队积极探索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法。⑵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①成立课后兴趣小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开课基本都是在大学二年级阶段,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具有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思维能力,能够实现主动思考和学习。在此阶段,为了让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有上升空间,可以为学生成立课后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课下的学习,在兴趣小组中,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实践任务,共同收集资料和研讨问题,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讨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②建立课程资源库辅助学生学习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建立了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资源库,主要向学生提供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课件、教案、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主要案例分析、常见问题解答、相关教学视频等内容。并且,资源库还在不断地完善中。

3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得知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都应对计算思维加以重视,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地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高职教育才会不断地前进,高职人才才会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作者:高妍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