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摘要:

本文围绕我国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创业;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任务,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在现阶段中,我国由于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融合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当中,与专业教育之间缺乏紧密的关联性,无法同步开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脱节,学生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在本文中,笔者对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必要融入现阶段高等计算机教育体系中。

一、我国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过分关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受到重视,从而大部分高校教师及高校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使教育的开展模式单一化,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无法有机融合,不能形成正确的创业创新教育观。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目的不仅仅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创业人员,更强调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能对所有先进的文化及思想进行快速学习和吸收,用来帮助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避免受到传统保守文化的制约。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上升至相同水准的专业教育层次。在笔者认为,各个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把国家政策规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作为一种规定行为,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水平及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创新创业的思想来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存在矛盾

我国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所遵循的基本方针及原则,是高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所期待的最终结果,对我国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目前,计算机专业已经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我国高校大众化专业之一。据调查与统计,无论是北大清华这类一流大学还是其他城市规模较小的学院,基本都开设了计算机这一专业,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专业特色,其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及目标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根据现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专业分为应用型、工程型和研究型三个大类,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多数都是以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标来开展教学的,这些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内容或体现上都没有涉及到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环节。我们就以某个本科院校计算机软件高校举例说明,其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及优秀职业道德、扎实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并具备优秀软件研发与实现能力、良好项目管理协调能力、良好交流与沟通能力、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其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包含或涉及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只是稍微提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是不合理的,并没有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有效融合,对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三)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待提高

教学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问题,从目前我国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来看,大部分高校都缺乏同时兼备创新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要想有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基础工作,邓小平也曾经提出:一个学校是否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方位发展、具有社会主义高觉悟的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虽然正在逐渐发展当中,但仍然不太乐观,大部分高校所引进的教师都是具有高等学历或职称的研究型教师,虽然在学术方面非常可观,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却缺乏自主开发能力。而一些同时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又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人才,通常难以得到高校的认可,因为这一类人才在学历上往往无法达到高校要求,且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也更愿意从事自己所开创的事业,对于高校教学工作并不向往。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新潮的不断涌现与发展,高校也正在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但是大多数相关教师都是从行政处或管理处所调配过来的,在专业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基础知识也难以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工作,虽然通过后期培训等方式可以对教师在知识上的空缺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提高,但是缺乏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也只能使创新创业课程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缺乏深入分析和实践技巧讲解,我国师范类高校所输出的毕业生本身就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也没有受到过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培训,严重导致了创新创业型师资人才的严重匮乏。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之下,使当代学生都形成了基础知识牢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足的状况。而现阶段以知识经济体系为主导的时代却对我国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拥有科学的三观及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摆在里首要位置,这对于大学生社会阅历及自身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必须培养学生如何将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到日常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而需要花费长时间经历去学习,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项目,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来影响高校的教学观念及理念,在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将创新创业教育划入教学目标之内,对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是计算机行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因此计算机专业必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在计算机专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前提,帮助学生更好地人事创新创业教育,把计算机专业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正确的理念是好的行动方式的开始,而行动方式又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有哪次正确的教学理念会引导正确的教学行动,最终形成高校的教学结果。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应深刻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使单一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理论得到全面更新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为主要目的,以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为重点,形成一个结合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符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发展的潜力和能力,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并拥有创业规划及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一个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使计算机专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更有效的开展。因此,高校应尽快对现有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新,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引入其中,使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摆脱之前的矛盾状态。例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表述为: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擅长于分析计算机行业中才存在的潜在商机,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挑战精神。

(三)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师资力量是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学校必须不断优化计算机创新创业教师的引进及培养制度,通过合理的选举机制来建立一个优质、保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首先,对于一些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学校不仅可以从社会中引进一些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还可以与一些计算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部分企业家进入校园,成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程。众所周知,在我国计算机领域中不乏一些成功的创业人士,学校可以邀请这类人士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讲师,向学生传授丰富、实际的创业经验,与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其次是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学校可以将所有专业教师召集在一起进行创业教师培训课程,让专职教师的基本知识得到提高。学校应加强在科研方面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多进行科研活动,参加计算机行业所开展的各类研讨会议,使创新创业教师的只是架构和体系得到不断更新和丰富,掌握最新的科学动态。最后是行政管理部的相关人员,从表面上来看,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少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产生联系,但是作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的发展趋势及具体工作的开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师的能力培养工作的同时,也应确保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得到相关的创新创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将创新的内涵体现到学生管理及校园管理工作中,使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上升。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进行绩效考核,通过这种优胜劣汰的考核方式来确保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师的卓越水平。

(四)加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应朝着通识课程的方向发展,将一些专业课程中设计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融合,建立一套功能互相渗透的多元化课程系统。首先学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建设工作,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的种类与特征分别开设相关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开进行管理,必修类创新创业课程应重点围绕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而选修课程则应重点围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进行培养,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其次应对现有的所有公共课程进行改善,公共类课程体系就现阶段而言还算是较为完善的,学校可以利用创新创业的理念对这些公共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融入更多的创新创业理念,对各种文化课程进行全面整合,使用公共选修课程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能动性。最后应努力做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及互相影响力,将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加入至专业课程之中,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2]陆艺.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高校专业教育的路径转向[J].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2).

[3]肖声.创业教育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4]陈能军.对应用型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市场论坛,2009,(12).

作者:孙小淋 单位:烟台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