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计算机专业就业与招生探讨(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就业与招生探讨(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计算机专业就业与招生探讨(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与应对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高素质的IT人才也是当代最为热门的行业。因此,计算机专业成为高职院校的常规专业,随着人数的不断攀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率不断降低。因此就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找到其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就业分析;应对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成为当代的代名词。计算机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由于企业对IT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计算机人员却很少。较高的薪资,良好的办公环境,使得学习计算机的人数不断增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供不应求到如今就业率极低。社会的发展导致计算机系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而且出现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人才。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冲击力很大,就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的就业形势不乐观,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下滑。本文对计算机行业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提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措施。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就业现状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职业教育也逐步被国家所重视。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扩招,计算机专业几乎成了各个职业学校的公共专业。由于这种供大于求得状态,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对其造成巨大的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同等专业的高学历的本科人才,研究生人才甚至博士生人才,在找工作时,不占任何优势。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职学生想要找到符合心意的工作,保障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来说,保障其毕业生有效就业,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实际情况似乎不是很乐观,因此需要分析研究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来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虽然现在的社会,人才市场机遇很多,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也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院校应该积极面对,时刻关注市场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当然,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要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以保证自己在毕业之后拥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就是从这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的影响,使得计算机专业人数增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根据研究发现,计算机专业以失业率高,就业率低,薪资很低等问题。但是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导致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的矛盾问题。其实这一些都是表象,计算机行业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一)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存在的就业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存在的就业问题极为严重,其主要因素如下所示。第一,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在最近的十年时间里,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导致计算机专业人数急剧攀升。计算机以其高薪,高就业率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导致学习计算机人数不断增多。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IT行业遭受到极大的阻碍,许多企业进行裁员,改革,最终导致就业生压力的增加。第二,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之间存在的差距较大。很多前去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对高薪的计算机行业抱着极大的期望,然而实际上,计算机行业虽然是高薪行业,但是对毕业生来说,他们的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想要的程度,因此,初期薪资较低。第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对于怀揣梦想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北上广作为IT发展最好的地区,自然是很好的选择,因此大批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涌进北上广一线城市,留守在二线三线的人数很少。一线的人数多,对技术要求自然也很高,竞争压力也很大,导致就业率的降低。第四,计算机行业发展速度太快,毕业生很难与行业直接相连。计算机在当代的发展极为迅速,用一日千里来说都不为过。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导致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跟不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办公环境。第五,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待转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有问题,缺乏相应的危机意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定位是面向企业的,尤其是基层岗位。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方面就存在偏差,怀揣高端的梦想,期望高薪工作,目标放在一线企业和大型企业,比如百度,腾讯等等。但是对发展前景未能充分考虑,我国的IT人才紧缺的中小型企业就完全没有考虑,这种供需矛盾极为严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都会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是因为这种矛盾心态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人对自己的就业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第六,用人单位存在偏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选择的就业单位也没有很广泛,一般就是IT企业,金融企业和外资企业等等。用人企业在进行考量时,首先选取985,211等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都有一定的偏见,普遍认为重点院校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高于普通院校。这是带有歧视性的看法,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是极打的打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另外用人单位要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优秀的实践操作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都是极为严谨的,人力部门也一直保持宁缺毋滥的心态,即使职位空着,也不会录取那些没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毕业生。

(二)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问题严重,因此计算机专业设定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其社会发展以及学校问题,综合分析,提出其解决办法如下所述。第一,高职院校要适当调整课程安排。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要随着社会的变化,适当的对课程做一些调整,跟随计算机的技术更新,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用来满足更新企业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要对IT行业做一个市场研究,分析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和企业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区别。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出适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案。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对应实训环境。高职院校需要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科技的进步使得一些陈旧的技术被替换,因此定期选派教师参加行业培训,了解行业规范。另外在硬件方面要建设起实训基地,进行与课程配套互补的实验,校内的实践项目要与行业同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第三,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首先,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学好计算机相关知识为前提,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积极参加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其次,要经常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的素养,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最后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实战经验。第四,端正毕业生就业态度,合理规划职业人生。在学生入学初期就要培养正确的就业观,而不是夸大其实。陈述事实,增加学生的就业危机感,正确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并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素养。另外要乐观看待挫折,就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正视自己,对就业有着合理的期望,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职位。第五,校企合作。因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也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这一尴尬局面的产生,就是因为计算机行业太快。因此学校与企业可以合作,创造合作基地。不仅可以帮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快速找到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快的招聘到适合自己公司需要的人才。企业也可以参与学校办学,按照企业需求打造专门的人才。第六,用人单位也要改变自己的录取观念。企业或者其他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不要抱着传统的人才录取观念,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改变。要学会将学历和能力分开去观察,而不是觉得高等院校出来的人才都比高职院校的水平高。要对毕业生一视同仁,只要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并且出色的完成任务就是所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分析,制定出符合学校和社会的培养方案,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学校要完善自己的设备,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对学生提供实践环节。学生也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对自身条件进行正确的评估,才能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利军.高职计算机类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2):113-115.

[2]王姝.计算机类专业走出就业困境的对策[J].价值工程,2011(4):210-211.

[3]陈万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思考[J].企业导报,2013(13):166.

作者:吴菊花 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指导

摘要:高职计算机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与精神,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就业的需求,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分析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指导

当前社会对于技能型、聚集性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企业追求的是职业技能高超、具有丰富知识结构的人才,而高职计算机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虽然技能与知识并重,但并不能真正培养出技能高超的人才,学校里采取的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听,虽然实践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有一定比重,但学生并不能真正从中学到东西,提升自身技能,同时,由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习环境开放,许多学生自身并没有严肃的自学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并不重视多种知识的积累,因此很难成为技能与知识聚集性人才,在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时只能无所适从。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困难,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一方面经济社会建设中急需人才,这是各地在飞速发展中都会遇到的矛盾。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价值。自我需求的实现主要是指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实现自身目标。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动力,就业是其目前的主导需要,如果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则创业是其主导需要,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增强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意见,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积极进行就业教育,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教育体系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保证学生的充分就业,从而构建和谐社会。高职计算机专业只有大力实施与发展就业教育,对创业者加以培育,使其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一)就业指导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大,但高职并没有意识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程度,没有意识到市场对于人才类型需求的转变,在就业指导教育中主要重视的是提供就业信息,忽视就业指导,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时,手段单一,利用书本或成功的就业案例进行教育。

(二)就业指导的短暂性

随着各类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市场中的工作岗位却因为经济不景气并没有得到增加,因此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就业指导方面只会在毕业的短期内关注学生的就业,同时也为了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自身的影响力和在招生中的竞争力,高职计算机专业在就业指导时只会关注学生就业的短期效益,不能真正考虑学生的长远就业。

三、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就业指导观念

就业指导的目的是通过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等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找到一条合适的就业路。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只关注能否找到工作,很少有人能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职业前景也没有清晰的理解,因此,在就业指导中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准确自我定位,提升学习动力,发挥职业潜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对他们从事的职业的满意度和成功率。

(二)在就业教育传播模式平台中构建多元表达机制

高校应注重打造校园网,建立专题化的计算机专业就业栏目和栏目化、特色化的人物报道,通过典型的树立和传播,构建一个就业平台。利用微信、QQ、移动APP等新媒体,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就业教育与网络相结合,打造互联网+思想舆论引导的新方式,把就业教育正能量传播到网络上去,占领现代网络传播的阵地。建立全面的就业教育网络。除了高校党组织、团组织的吸引力之外,学生社团、班级和宿舍也是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好阵地。这些组织,大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比较强,把这些组织建设好,加强正确的就业教育的引导,大学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就业教育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在完善就业指导的话语权体系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允许不同意见间的交流与争辩,打破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思维,实现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拓展就业教育话语空间。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和批评性精神,鼓励大学生持有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价值判断的能力和道德实践的能力。就业指导还应该注重现实,联系生活,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实现就业指导教育“从单向度“到“双向度”的交流,最终实现目标。

(四)完善就业指导机构

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聘选拥有一定的行业工作经历、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和技能,热爱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教师到学生就业指导的岗位上,在平时的就业指导中,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除教师以外,学校还可以请一些企业人士来校讲课,向学生展示一线工人的工作生活,通过聘任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加强和充实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规划整理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视院系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也通过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调整职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职业指导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肖贻杰,关云飞.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33:104-106.

[2]陈建.基于SWOT分析法下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4,18:27-31.

[3]关云飞,杨虹,严曲新.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调查与培养策略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1-3+8.

作者:刘海蓉 单位:黄冈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计算机专业在普通高职院校招生难分析

[摘要]计算机专业是社会热门专业,但近几年普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却陷入招生难的窘境。本文从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教改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考生源减少;社会培训机构;对抗性教学;流水线化授课

本文中所指的普通高职院校是指不带有计算机相关信息的专业高职院校,比如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其院校名称中不含有计算机相关信息但却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而带有“信息”、“电子”字样的各种职业技术学院不在讨论之列。

一、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兴盛与衰落

1.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计算机专业最早是从数学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国内是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为标杆。目前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84年),其前身是自动控制系(1958年),经历了电子工程系(1970年)、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1979年)的演变过程。

2.计算机专业的兴盛时期

计算机专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2000年至2005年发展至巅峰。仅以渤海石油职业学院为例,在2006年新学年开学之时,专业教师的工作量达到了一周30学时,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课程需要外聘教师来讲授。由此可见当年计算机专业的火爆。

3.衰落时期

2006年之后,计算机专业招生日益萎缩。以渤海石油职业学院为例,2011年有2个专业班,2012年有1个专业班,2013、2014年则没有专业班,计算机专业开课率为0。

二、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低谷的因素分析

1.社会原因

(1)高考生源减少2014全国各省市高考人数呈减少态势,其中河北、湖北都是“六连跌”。(2)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对计算机专业产生错误认识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普及的对象是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是在90年代初,普及的对象是广大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在21世纪,我国又出现了一次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次高潮普及的对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应该说第三次普及是非常成功的,从那时起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因特网也为大众所接受。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普及率即是家用电脑普及率,也就是计算机普及率(不含办公)。高普及率带来的不仅仅是电脑的使用,还有对电脑利用的误解: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将来就是网管,家里有能上网的电脑,没必要去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就是修电脑,学了好几年还去卖体力,不去;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将来就是软件应用者,得学多少软件啊,太累;学计算机专业就是学怎么用电脑,打字、上网、文档处理……,这些都能自学,没有必要去专门学;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干的就是码字,没出息。(3)大量非计算机专业人才涌入计算机专业岗位就业,降低了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应用技术与时俱进,普通高校由于体制原因,不能迅速跟上技术发展,而社会上大量的计算机短期培训班或相关计算机操作资格认证培训考试却能及时调整培训内容,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社会上针对计算机的各种热门操作培训虽然费用高,但时间短、针对性强,能够脱离专业基础知识进行针对性培训。这样的人才虽然计算机专业基础薄弱,但一般都能考取相关操作资格,比如DBA等。这些人占据了大量本应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胜任的岗位。(4)有些高考学生不认为计算机是一种专业90后的孩子,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几乎都是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几乎成为了空气般的存在。他们已经适应了电子化的生活,对于计算机是非常熟悉的,对计算机的日常操作也是非常熟练的,可以说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常用软件操作,在中学阶段基本上都学习过简单的计算机编程。对他们来讲,计算机是生活中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一种专业。

2.高校原因

(1)计算机专业名称同质化严重,没有品牌、专业效应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本有两种: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这两种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都比较困难。一是因为专业名称泛滥,有着巨量的竞争对手;二是课程设置过于初级和肤浅,达不到专业的职业性要求。(2)计算机专业没有雄厚的师资计算机专业是一种软、硬件更新换代非常快的专业,这就使得它对任课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专业教师如果没有5年以上的沉淀、积累、沟通、充电,是很难将专业课讲好的。普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很少有机会进修,也很少能与同类院校教师沟通、交流,在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情况下,很难形成雄厚的教学师资。(3)对计算机专业没有足够的硬件投入计算机专业是一种随着硬件发展而不断推进的专业,而硬件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一般的普通高职院校对待计算机专业更多是一次性投入,对于后期的硬件更新需求基本上视而不见。这很容易理解。对于不能保证招生人数的专业,投入太多也不现实。而硬件是保证计算机专业与社会应用同步发展的物质保证。做不到这一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命运可想而知。(4)计算机专业设置不合理知识落后;教材落后;课程设置落后,与社会应用脱节严重。

3.学生自身原因

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起点低,基础薄弱,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非常重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听不懂,理解不了;对实践操作软件不认真学习。造成的后果就是论专业能力进不了专业公司,甚至到小公司实习还达不到日常工作要求。

三、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再次兴盛的原因

1.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目前还未饱和据2014-2015人才市场报告,计算机专业在“需求最高职位”中排名第二,在“需求最热专业”中排名第四。以河北省为例,2015年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放首日,2147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各类岗位四万余个,八万余名求职者“挤爆”会场。排在招聘专业前5位的分别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机械制造、工民建、计算机。

2.因特网、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等拓展了计算机专业的范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相关的工作岗位显得极其紧缺,而这些全是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随着智能手机和3G、4G无线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相关需求呈井喷式的增长。各种APP开发应运而生,而且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云技术是互联网的新业务形式。当前,云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社会对于云技术人才需求也是供不应求。

四、对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1.对抗性教学,流水线化授课对抗,产生竞争;竞争,产生动力。对抗性教学,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专业授课过程中,比如java编程,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完成指定功能程序为标准,进行开发对抗。这种对抗并不需要即时奖励,可以采用积分制。但奖励一定要能够兑现,使学生切实感受得到。流水线化授课是指将学习内容整体模块化,摒弃理论过程,强调熟练化操作,对每一部分模块都做到根据实际要求进行修正并完成运行。比如网络数据库课程,可以分为挂库、登录、验证、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常见操作,授课过程中,每一部分都可以给出源码,让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类似功能的改码实现。这种类似流水线工人的教学方式虽然培训不出工程师,但培养出蓝领工人还是可以的。

2.强化认证管理计算机专业要想显得更专业,想要与社会上非专业人才进行岗位竞争,就必须要求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社会认证考试,只有这样才能借专业优势取得成功。学校的认证考试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参加考试,更要积极获得专业认证考试授权,能自行组织该类认证考试。因为这样无论是对院校还是对学生都有极大的好处。补充一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当然要有更专业的名称,这些名称要区别于通用操作,真正做出专业效应。如果能够做成品牌,就更成功了。

3.与同类培训机构相互学习社会上同类培训机构非常多,有一些办得非常成功,可以与这些培训机构进行沟通。除了相互交流,还可以采取人才交换、合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张卫国 单位: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